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落榜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也说徽州名流戴震六考进士不中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148

帖子

44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15:40: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学自古至今是很多人人生进阶的重要方式,带大家看一段徽州科考的往事。
清代“经学大师”戴震,徽州休宁人。可以说,他完全具备了研究“四书五经”的博士生水平,但他参加以“四书五经”为基本内容的科举考试却不那么顺利,29岁秀才,40岁才考上举人,后面为了考个进士,竟“六试而不第”。最后,在纪晓岚推荐下,乾隆爷看他也确实有才,这才提议让他参加殿试,并且赐予“进士出身”,算是拿了个“同等学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戴震的考学经历对现在又有何启示?


徽州歙县中学三元坊

最近,知乎上一位史学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我们今天常说科举的知识是“四书五经”,但实际上,科举的核心主要是“四书”,是与考试相关的、类似考纲一类的东西,而非基于“五经”的、具有研究性质的“经学”。
因而,很多经学学得好的人考不好科举。特别是乐于旁征博引、醉心于从研究的角度解读儒家经典的人,反而会对“四书”那一类思维方式产生隔膜,进而导致他们在科场表现尤其不佳,而戴震正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特别拘执的人。


在今天看来,“四书”是科举考试最好的伴生物,特别适合作为考试的大纲。
因为它的篇幅比较简练,学子经过几年时间基本能较为熟练地背下来;
它经过程、朱亲自注解,又经清代官学反复刊刻流传,不仅版本问题很小,获取较为容易,而且句意明确、没有争议。就像现在的《高考考试说明》一样,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题目;
背诵和理解“四书”的关键在于把握孔子乃至程、朱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后人可以根据这些思想,自行撰写文章。这令考试制度在“统一的标准”和“丰富的形式”之间达成了平衡:只要考生围绕“四书”中的义理,然后尽量写出花儿来,就算好文章。“四书”决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具体的写法,则依靠背诵类似高考作文范文的“时文评点”来学习。


而“四书”之外,儒家还有很多重要文献,特别是诸经,为何不能进入考试?
诸经卷帙浩繁,不方便学子背诵。除去少量皓首穷经的学人外,大多数中人之才的士子是无法背全的;
诸经版本情况错综复杂,而且不同学派之间、不同版本之间往往互斥,遇上戴震这种“我觉得我说的就应该是考试标准”的学生,考官也不一定能保证自己的权威性。换句话说,难以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
诸经解读,需要复杂的知识背景,这完全不是系统的官学教育所能搞定的。
这跟现在高考语文考试有些相似:为了考试制度的方便,而尽量把文章写作的知识背景和中心思想“拉平”到一个大多数人都能达到、且可以在争议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的层次上来。我们暂且不管究竟是实际运行的情况将科举逼到这个份儿上的,还是科举考试本来就有这种目的,但总之,清代科举的状况是考试制度的需要大于儒学的创造性。
然而,对于像戴震这种喜欢思考的人来讲,遇事就往“程朱义理”套简直是活受罪。对于他来说,跳过程朱重新去读经典,根据音韵、名物、历史之学的知识来思考经典的含义,这才是有意思的思维方式。当然,这么解读下来,他们会产生和“程朱义理”有区别的看法,这在科举考试中无疑是不占便宜的。
特别是像戴震这种取法于考据、坐实于义理的人,其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甚至个人脾气,都决定了他在举业上肯定是困难重重。
事实上,举凡清儒著名者,科举上很少有一马平川的;而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很少有人能凭借考据学而在学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无他,高考和竞赛不可得兼、学而思和实验室有别而已。



人物介绍:
戴震,一字东原,二字慎修,号杲溪,汉族,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有所抨击。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梁启超、胡适称之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一生治学思考的顶峰,他孜孜以求训诂考据,是为了读懂古代的典籍;读懂古代典籍,是为了理解把握“六经孔孟”真髓,从而达到“闻道”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05:41 , Processed in 0.58002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