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故里说徽州

[复制链接]

36

主题

36

帖子

10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0 00:06: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说江南水乡是墨画如诗,多情且柔情的,那么徽州故里便是古城画韵,古老且昌盛。二者都属中国文化,占有重要地位,而徽文化相对于江南,便是更上一层楼,与藏学,敦煌学并列,这无疑是荣耀的,是高祖的。

徽州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岂是三言两语能道尽,又岂是文化人和,社会经济所能概括。寻踪江南,踏足徽州,是每一个追求精神文化的人,所不能忘怀的地方。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的790年间,徽州之名整长达780年(其中除去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的十年内称为兴安府)。而今,徽州一直在延续,无尽头的在文化世界里绵延不断。

徽州历史近有千年,其文化其人和在如今占有重要角色,虽有一府六县的局面,但文化从未分化,在其间的文学徽学,建筑精神依旧统一。探究徽州文化的学者,无不为此叹服。在徽州不论是物还是人,都是颇受关注,而此关注就是近千年。第一次去黄山的时候,就去了徽州文化地域,起初是叹服,后来是讶语,实在不知如何诠释眼前的古老文化。一座座马头墙,小青瓦,错落有序的座落在徽州,隐含的学术,历史,人文,在探索中一一赤裸出来,会不禁是一番惊愕。徽州文化相当丰富,就在后来的徽菜中,有人告之这也是一道文化,是徽州的代表之一,凡在徽州,一切都不可小觑。而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州朴学,更是其的最繁盛。而看眼前的座座马头墙,这两学一派,都或隐或现的镶嵌其中。谈及文化,徽州可算是道不尽,说不透。民居,牌坊,祠堂,贵为徽州三绝,既是徽州文化的代表,也是徽州经济的缩影,此三绝,分析其中一绝,也能牵扯出许多其他地域文化,比如说是民居。除其外表是一座座间建筑古色的房子罢了,而房子其内却描画了徽州人文,徽州经济,徽州建筑,这不是一座简单的民居,而是影响了千年且风雨了千年的文化,不可小觑,且不可亵渎。

如果说徽州建筑的特色是徽州三绝,从内到外,从文化到经济,一一概括了徽州历史,徽州春秋。那么徽州的徽剧,徽菜,在古今穿越中,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如果徽州没有百姓文化,没有人间文化,那么徽州的博大精深就是有待考证了。在明清时期,徽州艺人吸取了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演变而形成,在乾隆年间,本是称为拨子的腔声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黄腔,而二黄腔与西北的西皮形成皮黄合奏,奠基了徽剧的基础与发展。徽剧的腔调混合多种,其历史也是深远,直到今天成为徽州乃至整个世界的一道辉煌的成就与创举。而自古由今,听着徽剧,感受着徽州文化,必定也会上几道徽菜。在关于徽州电视剧中,总能看到有钱人家在一边听徽剧一边嗑着小吃,或者就是直接吩咐厨房上几道菜,而岸几道菜正是徽菜。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菜系的形成是文化,经济发达的结果,由此可看徽州从古到今,一度繁荣,这是徽骆驼的功劳,也是徽州自身的优越条件。徽菜的始发地是南宋年间发端于在歙县,菜色味觉是徽州的骄傲,也是徽州的热情之举。

徽州文化博览的太多,习俗,篆刻,方言,文房四宝等都是徽州文化的精髓。而徽州文化的学术,现实意义,可说是徽州的一大璀璨,正因为这些,而形成了其他精髓的生存,致使徽州走向世界。

徽州文化精深,只能片言只语的提及些许。同文化外,徽州景色也是闻名海外。如黄山,如小桃源,景文合并,在品赏景色也可读到历史文化,正如朱熹曾书写的“新安大好山水”。不管是在旧时的新安,还是如今的徽州,景色的形成就是文化人和的合并。虽不能是小桥流水人家,但可是徽派建学大家。曾经,在我未驻足江南小镇,踏足徽州古城时,总是混淆二位的文化历史,而二者也是在我心里比较。但今看来,江南有江南的美,徽州有徽州的韵,其美可韵,其韵可美,其美可寻踪风雨,其韵可踪寻春秋。

走进古徽州府,抛开一切文化,置身其中,忘虚实而穿越,其徽文化在古城韵色中,如灵魂穿入,而在脑海形成。
而今,我决定一次穿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7:00 , Processed in 0.565509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