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悠悠古巷,情深徽州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1

帖子

12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23:53: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徽州,一个外乡人若想深入了解这里的民俗风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喧嚣,轻轻地踱进那些古巷。徜徉其间,一幅幅清新淡雅、儒风徽韵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烟雨朦胧,丁香撑伞走过时,更惬意。

挚爱乡村,尤喜漫步在古意悠悠、风情万种的古巷。

古巷像是一位腼腆的姑娘,撩开那云山雾罩的神秘面纱,最真实、最质朴的素面便凸显出来。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窃喜。历经时光磨痕,依然光洁的石板清幽清亮,仿佛是面铜鉴,照出天空、老宅的影子。

两列高高耸起、削壁而立的长墙,马头高翘,像是母亲在等候天涯游子归来,中间一条宽不盈丈的逼仄通道,裁出一方长长的天空,漏出一道金色的阳光,这就构成了古巷的骨架。


古巷是有灵性的。古巷兴于何时,难以考证,但古巷的年轮,就是村庄的历史。村落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擎天而立的大树,那么,繁华的大街就好比是树干,而巷弄就是那纵横交错的枝干,两边人家就是那密密的树叶。


富庶点的村庄,巷弄中会有穿针引线般的水圳,门前流水家家枕,溪水淙淙,弹奏着和谐悦耳琴弦,唱着古老的歌谣,年年岁岁。无意间,拐弯处,巷口墙角处,嵌着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碑,好似一位将军在守护着小巷的平安,日日夜夜,不避寒暑。


在徽州,大凡小城镇或稍大点村庄,枕山面屏环水,千年老樟树之下,鳞鳞青砖粉墙黛瓦之间,都会藏着弯弯曲曲的古巷。古巷中,那“东南邹鲁,朱子之乡”的文化气息会扑面而来,儒雅、庄重。


古巷或长,或短,长的数百甚至上千米,曲径幽深,一折又一折,引向深处,巷穷路尽,柳暗花明,如漫步在徽州区呈坎古巷,就有那番感觉;短的不过几米或几十米,一目了然,一览无余,如乡野小巷。不少巷弄是四通八达,“条条古巷通京城”,层层环绕,总能转到大街上去。还有的是一条死胡同,巷子尽头建一石门洞,装上小木门,白天打开,晚上可以锁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古巷中,居住的人家往往有贫富贵贱、高低雅俗之分,有的赫赫有名,有的寂寂无名;有的是阳春白雪,有的是下里巴人。


徽州的每一条古巷,就是一幅世间百态、市井人情的社会风俗画。


蓦然走进千年古镇罗盘之乡的万安皂荚巷内,春雨潇潇,循声访古,发现巷内有一私塾。孔圣人的匾额下,长条课桌边,遥想百年前,几个孩童在咿咿呀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老先生正襟危坐,瓜皮长辫。这里面就有个“小行知”,这位后来成为伟大的平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就是从这古巷中走出大山,漂洋过海。


在黟县南屏村,这个桃花源里的古村落,号称72条巷,36眼井,人灶千丁,至今徽派建筑还保留着当初的风貌,成了著名的影视村。人们喜欢去南屏,往往对村庄的古祠堂“杨家染坊”感兴趣,而我却觉得那些古巷,让我找回了童年的感觉,当年我外婆的村庄,率水岸边的霞瀛村也是如此。


在古巷中徜徉,仿佛穿越时光,历经风尘,让一颗喧嚣、浮躁的心,变得宁静淡泊,仿佛停泊在温暖的港湾,一任岁月流转,意韵依旧。


繁华谢去的徽州,一如耄耋期颐,红尘褪去,宁静与安详,青苔斑驳的古巷更显悠长悠长。这是最真实的徽州,充满着烟火味的徽州。


如果你真心想去寻觅那一分儒雅与诗意,最好的选择,就是遐思在徽州古巷,慢慢徜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15:54 , Processed in 0.07946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