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生痴绝处 | 无梦到徽州

[复制链接]

55

主题

55

帖子

16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6:2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清远道人的这首诗很是出名,然而很多人只记住了后面一句。但是就整首诗而言,诗人到底是自嘲还是自讽,还是道千古难题。而深居“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我们也一直对那片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满心期待。于是,带着这些疑问和期待,我们迈上了寻梦之路。
大山深处|农家留饭



周六一大早,汽车缓缓开出雾霾笼罩中的金陵,四小时之后,进入黄山山脉。一行人不约而同被公路周围的美景所吸引,虽然还没到终点,但是崎岖的山路似乎已经在告诉我们前方的特别之处。逃离水泥树林的我们早早地拿出了相机,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临近午时,发生了一件小小的插曲。路过儒村的时候,得知前方塌方,暂时通不过,需要从外围换行。在这快到终点的地方突然要暂停,不免让我们有点按捺不住,也无心吃午饭。不过农家的可口小菜,以及“三棵树”旁的菊花倒是给了我们些许安慰。
碧山闲居|世外桃源



午饭后从西递转车,一小时后便到达了第一站:碧山村。出了黟县,碧山村便映入眼帘,就像一座安静的水墨古画,容不得我们这俗人的打扰。北边黄山余脉碧山上云雾环绕,一条小河自北而南穿村而过,除了水流几乎听不出任何声音。大概这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吧。



进村稍作安顿,抛却尘世的烦恼,我们漫步于田间小路,河边溪前。原来,这真的是一座“安静”的山村,静的不仅仅是景,更是人。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李白说出了缘由:躲掉城市的喧嚣,贴近淳朴的自然,享受农村的恬静,体验农人的真善。真的是,农妇放在门口的小萝卜,主动提供给我们止渴;真的是,老农院里的蜜桔,热情招待陌生的人们。善的是,汪氏后人农耕生活的怡然自得;善的是,传统生活方式的安定从容。静的是,白墙黑瓦没有诉说,过去千年的风卷云涌;静的是,云门塔没有告知,几百年前的迁徙传说。沧桑已然归寂,繁华已经摒弃,一切归于静谧,不用任何语言,只需轻闭双眼,自然心明神清。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诗经·君子于役》中所描绘的就是碧山的傍晚时分吧。夜色即将降临,田间的黑牛跟随着村口的几只鹅,并三五只羊,后面还有一群鸭子,不紧不慢而又大摇大摆地摇进村里,就像是一群在外游玩的孩子,天黑了结伴回家。想起自己小时候贪玩,总会在天黑后才回家,奶奶却早早地在家门口等待,几句絮叨之后厨房里就飘出了她早已准备好的饭菜香。



不知道是我太伤感了,还是饭菜真的很美味,村中友人准备的晚餐,我吃了好多,而且不会喝酒的我今晚也喝了几杯,大概这就是尽兴吧。清淡平常的徽州小菜,吃不出都市的杯弓市虎;香醇绵甜的农村小酒,喝不到城里的华灯璀璨。



然而我们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来此不过是暂时的躲避,终究还是要离开。



周日清晨,碧山还在晨雾中睡着回笼觉,异乡的俗人已经在离开的路上,恋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想起昨晚饭后在村中漫步,夜色浓郁,万籁俱寂。迎面微风吹过,送来他乡有关繁华的消息,村口塔上的铃铛却不曾响起,只有古老的遗风旧俗还在诉说着什么。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前方只有一盏孤灯,独照在碧山书局的门前,就像一座灯塔,告诉来往的人们,哪里才是港湾。



深入村中,一群人快速从我身旁走过,跟着她们,来到了一个好像礼堂的地方,是村里的娱乐活动场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们也参与了进来。羽毛球,农村舞,没有城里的华灯霓裳,却悠然可爱;没有虚假的做作表演,舒展的动作随心而动,顺其自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不知不觉汽车已经走远,碧山的记忆也随着《桃园源记》一起沉沦下去。很多地方,去过一次便不会再次造访,而碧山,会是终点站,会是心灵的归属,或许只是个梦吧。
塔川秋色|天上人间



来到塔川,晨雾还没有散去,汽车缓缓进山,就像是来到了天堂一般。



我们选择步行,一路寻找秋韵。虽然已是初冬时节,远方的景色依旧绚烂。放眼望去,七彩乌桕,铺垫着木坑竹海的浓绿,点缀着山村的白墙黑瓦,层林尽染,若干红枫掩映其中,美不胜收。少顷,太阳从东山后漏出笑脸,晨雾渐渐消散,这片山还在雾中弥漫成水青色,那片山已经在阳光的作用下洒满金光。不一会儿,天空收回白雾,氤氲清冷已不再,蓝天绚烂铺满,格外分明。好像是谁弄翻了天堂中的七色油彩,打亮前光,静谧中突然点亮成这佛光普照的人间天堂。



徒步塔川,俨然不在人间。驻步赏秋,抛却尘世,就是一种修行。粉墙黛瓦,山泉汩汩,仙人嘻嘻,枫叶姗姗,如诗如画。
水墨宏村|温柔敦厚



步行下山,我们来到了这次旅行的第三站:水墨宏村。宏村是一座风水山村,既是风水学角度而言,也是自然景观上的必然。四面环山,水脉遍布,潺潺流水,似乎可以让你忘却这里曾经的等级森严。虫鸣深巷,流水潺潺,这里没有其他古镇的灯红酒绿,更没有大都市的纸醉金迷。


浣汲何妨汐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典型的徽派建筑,以牛型分布在山间,水系牛肠穿入各家各户,源源不断,流向南湖,洒向农田。这水是温柔的,又是刚强的,温柔的是几百年的潺潺早已融合传统儒学的中庸哲学,培养出了多少知识分子;刚强的是几百年的汩汩依然不改方向,不被世俗污染,坚守住了传统文化的伟岸。传统风水学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古典水文化的精神也让我们感叹不已。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的水环境也造就了一代代温柔的徽州人,以宏村为代表,可以用传统儒家的“温柔敦厚”四个字来形容。这也是我们一路过来的深切感受,自然,真实,善良,热情,与世无争,安定从容。而这种素养莫非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内涵么?


漫研竹露找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

南湖书院志道堂前的这句优美训言也为我们昭示了这片山村的崇文特色。从这里走出了无数个文人进士,就算是无奈出门的徽商们,回来的任务也是为文,鼓励读书,为功名科举,为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力量是那时的一种荣耀。



午饭后,我一个人漫步在这水墨画里,似乎忘记了现在是个什么时代。敬德堂前是谁立志不随流,却忘了留心学书;树人堂下谁在诵读论语,孝悌忠义四个大字却难以下笔;画桥上,是谁在那来回辗转,归人又在何处;敦厚堂里,是哪个书生还在敲打着四书章句,心中却念叨着指点江山……



梦,终究只是梦。梦醒了,一切都是虚无。也只有这南湖的湖水,依然透彻清新。高宅深井,盖不住历史的沧桑;粉墙黛瓦,掩不了繁华的尘埃。无双胜境,埋藏了多少爱恨情仇,却终归在神秘中沉寂,消逝。宏村就是梦境,古老的梦境,而那归属的文化之梦,也就只在这画里。
一生痴绝|无梦徽州



想说的太多,也终究无言。返程路上,睡意全无,想起清远道人的纠结,已经没那么重要。有人说徽州是世外桃源,可能是因为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抛却尘世的烦恼,忘却带来的闲适总会让人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人说徽州给人一种归属感,可能是因为在这片原生态的净土,淳朴的人性带来自我审视。有人说徽州是传统文化的标本,可能是因为在这里我们能跟遥远的文明来一场最亲密的约会。

只是,徽州还是过去那个徽州,我们却不再是原来的我们。与繁华无关,纵然一生痴绝,奈何徽州无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6:14 , Processed in 0.09723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