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渐行渐远徽州传说之汪直

[复制链接]

39

主题

39

帖子

11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22:28: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直是徽州府歙县柘林村人。因为就在新安江边,汪直自然水性极佳,人也应当很聪明。据明代万历年间《歙县县志》记载,“相传王直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有大星从天上陨入怀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惊诧地说道:“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已而,大雪纷飞,草木皆为结冰。稍长后,汪直闻听母亲讲述关于他降生时的异兆,独窃喜曰:“天星入怀,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将命我以武显乎?”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
这种记载也不可信的。无论是志还是史,总是后人写的,都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正如一句话所说:“所谓历史,除了名字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所谓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有一点可以确信,就是懂水性的汪直沿着新安江进入了钱塘江,进入杭州湾,到了东南沿海做起了生意,最后干起了走私。因为走私最赚钱。
事情于是就来了。

传统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王朝政府朝贡,一种是由民间私人贸易。中华自来是万邦之中心,于是对朝贡国“怀柔荒远”、“薄来厚往”,“赏赐”远远大于“进贡”,带有明显的政治属性,总是亏本,不是正常的外贸形态。元朝时期,忽必烈率军攻打日本,结果输了。之后,日本商人甚至驾驶武装船只来到中国,要求元朝政府开放贸易。元朝政府吸取了战败的教训,不愿再与日本人开战,便采取了海禁措施。朱元璋认为明朝的根本在于农业,且朝贡导致不断赔本,以致“库藏为虚”,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财政负担。加之明朝建立不久之后发生了所谓胡惟庸“通倭叛国”的大案,明太祖确立了严厉禁止的政策,“片板不得下海”,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走私活动于是活跃起来。
汪直的走私经历最早应该是在东南亚开始的,他后来发现日本才是他真正的舞台。于是,于是汪直放弃了苦心经营的东南亚市场,转而进军日本市场。事实上汪直在日本他确实赚到了更多的钱。生意越做越大,自然就与明朝的海禁发生了冲突,也就无法充分进行贸易活动,走投无路时,他就纠合日本的亡命之徒,以宁波双屿为大本营,进行武装走私,号称“五峰船主”。

武装走私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就是他的这只队伍最后不是走私,而是成为海盗,侵掠骚扰,给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于是政府派兵打击,这人不是别人,是老乡胡宗宪,手下还有一个重要参将,就是戚继光。
汪直最后还是被剿灭了,还真不是打败的,是胡宗宪以老乡身份诱捕。汪直至死也不肯承认勾结倭寇入侵之罪,。《明世宗实录》卷478载:胡宗宪谓:“(汪)直等勾引倭夷,肆行攻劫,东南绎骚,海宇震动。臣等用间遣谍,始能诱获。乞将直明正典刑,以惩于后”。明世宗下诏:“直背华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枭示。”汪直至死也不肯承认勾结倭寇入侵之罪,他反驳道:“直为国家驱盗非为盗者也!窃臣(王)直觅利商海,卖货浙(江)、福(建),与人同利,为国捍边,绝无勾引党贼侵扰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夫何屡立微功,蒙蔽不能上达,反罹籍没家产,臣心实有不甘。”

任何的解释解释都苍白无力,也都是徒劳的,汪直还是被杀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斩首于浙江省杭州府宫港口,临刑前见儿子最后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叹曰:“不意典刑兹土!”伸颈受刃,至死不挠。老乡也是信不过的,估计这也是他内心不甘的一个原因。
汪直之后,又经历了一二十年,倭寇之患才得到初步的平息。万历乙酉年(1585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57岁的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当年八月,戚继光来到老师和对手的故乡,顺便游览了齐云山,刻字留念,三年后戚继光病亡。
2000年,日本长崎县福江市的12名日本人在柘林村修建了汪直墓。2005年1月31日晚7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郭泉、浙江丽水学院邬伟民在,带着自备的斧头和榔头来到了王直墓前,将刻有王直名字的墓碑和刻有日本人名字的“芳名塔”砸毁。汪直再次轰动。3年后,郭泉犯罪而被捕,罪行和汪直并无区别,颠覆国家政权,危害国家安全。
汪直已经离开人世430余年,汪直的争议却持续不断。对于大多的徽商来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先做错对,再计得失。汪直走出了国门,但却损害了国门。走出国门需要勇气和胆量,损害国门却是失去了道义和正义,汪直的悲剧人生不过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22:49 , Processed in 0.76892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