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尽的徽州:雄村竹山书院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帖子

4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4:07: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4 22:39 编辑

这次重游歙县,只有一个地方是以前没有参观过的:雄村。离县城不远,开车一会儿就到了。
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东汉著名碑刻《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算起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徽州古村皆有水口,且水口皆为村落的点睛之景。雄村也不例外,其水口应该是徽州村落中很典型的。村子本身就在新安江畔,沿江筑长坝,坝上遍植桃花,所以也叫“桃花坝”。坝顶一条青石板古道,蜿蜒前伸。古道上有亭翼然,名“劝学亭”。



古道旁树木参天,竹林掩映。脚下江水清碧,对面青山如屏,直如清朝大诗人沈德潜在《竹山书院记》中的描述:“缘溪之曲,筑平堤,艺佳树,苍翠无际,隐隐如画图”。
桃花坝东首便是竹山书院。清初,雄村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巨富,成为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康熙南巡扬州曾奉命接驾。曹堇饴临终时,命子创建书院,至乾隆年间历十余年乃成。
书院大门为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古朴凝重,门楣上“竹山书院”四字,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先生手笔。
跨进书院大门,正厅木柱悬蓝底金字板联一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是曹文植所撰,意在勉励后学之士,又巧妙嵌进书院之名。曹文植是清朝从雄村走出的名宦,他25岁即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是《四库全书》的总编修之一。其子曹振镛,也是进士出身,嘉庆年间为工部尚书,道光帝继位后,更是成为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所以在雄村有“父子雄村”之谓。

书院设堂讲学的地方叫清旷轩,也叫桂花厅,因轩前庭院中遍植桂花树而得名。曹氏族约规定,凡族人中有中举者,可在庭院中植树一棵。院子里这几十株桂花树见证了曹氏家族在历史上“蟾宫折桂”的荣耀,有统计说明清两代,雄村出了54个举人,其中进士34人。
桂花厅旁有一走廊,廊尽头有一楼,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百花头上楼。楼前为凌云阁,建于清初,为双层八角形亭阁,楼檐下悬“贯日凌云”四字匾额。
桂花林间,枝叶扶疏,随风摇拽,吹来阵阵清幽的桂花香。书院里有花厅庭园、曲廊通幽,俨然一精致的徽派园林。



古代徽州教育兴盛,明清时期徽州六县有书院54所,但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雄村的这所竹山书院,成为古代徽州教育昌盛的缩影。
与书院隔江相对的半山腰中,掩映着一座古刹,也诉说着一个姐弟劝学的动人故事。传说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幼时顽劣,其姐苦心规劝:“你不用心读书,将来如何登堂入仕,承继父业?”曹振镛夸下海口:“他日我定为官,且胜吾父。”姐姐有意激他:“你若为官,我当出家为尼。”曹振镛从此刻苦攻读,果然不负姐姐所望,中了进士。姐姐不食其言,坚持要出家,曹振镛苦劝无效,又怕姐姐在千里之外孤苦伶仃,就在江对岸建了这座慈光庵供其姐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19:26 , Processed in 0.0739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