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科同郡两元”和“同胞翰林”

[复制链接]

42

主题

42

帖子

12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9:32: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科同郡两元”指什么
清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第一名状元为徽州府休宁县人戴有祺。而在此前的会试中,第一名会元则为徽州府祁门县人张瑗。戴有祺(?—1711),字丙章,号珑岩,休宁县瑶溪人,寄籍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康熙二十七年举人,三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逢父母相继去世,遂家居守孝,不复出仕。著有《文集》和《寻乐斋诗集》等。张瑗,字遽若,康熙三十年会元,由编修改御史,巡城至香山,见碧云寺后有明代宦官魏忠贤墓,规制宏伟,不胜愤激,奏请平毁,朝野称快。后督学河南,潜心理学。著有《三礼会通》、《潜虬斋诗文集》,并纂康熙《祁门县志》。
同科会考,状元、会元均出自徽州府,这在科举史上实不多见,遂有“一科同郡两元”的美谈。

“同胞翰林”是哪两位兄弟
清代康熙年间,歙县唐模村(今属徽州区)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二人俱考中进士,一授庶吉士,一授编修,均属翰林院,故有“同胞翰林”之说。
许承宣,字力臣,康熙三年(1664)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给事中。典试陕西,察民疾苦,上六疏,语中利害,直声大著。著有《宿影亭集》、《青岑稿》、《西北水利议》。许承家,字师六,号来庵,承宣弟,康熙二十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猎微阁诗文集》。
唐模村头至今仍矗立着“同胞翰林”石牌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5 09:29 , Processed in 0.0763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