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野藠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帖子

4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10:5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鸡子,是古徽州人对鸡蛋的一种俗称,语中大意是指母鸡产下的"儿子"。作为身处国务院确定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婺源,虽然目前在行政上是在江西省的管辖之内,但婺源划归江西的历史很短,才60余年。婺源是在1949年5月因解放军南下才被划归到江
西省来的,婺源人无论在为人处世的思想观念上,还是在衣食住行的风俗习惯上,一直珍藏和保留着与如今仍属安徴管辖的歙县、黟县、绩溪、祁门、休宁一模一样的人文特征,而与江西省的其他地区即便是毗邻的景德镇、浮梁和德兴等地的风俗习惯却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野藠,也是婺源人对"蕌"这种可食植物的一种俗称。起初,婺源的"藠"都是野生的,只有到了后期,人们熟悉和了解了"藠"的生长习性和存活环境后,才开始人工栽培。经过人工悉心栽培的藠,虽然茎更粗大,藠头也更饱满,但无论人工栽培技术如何日臻完善,单单从"香气"这个角度来论,家种的"藠"无论如何也无法和野生的"藠"相媲美。因此,一直以来,在素以讲究以食养生的徽州婺源,始终保留着采食野藠的习惯。时至今日,无论是村姑老妪还是少年贵妇,大家对"采野藠"的活动仍然兴趣盎然,并乐此不疲。野藠和鸡子,相比之下,得到野藠的机会当然更加辛苦。


鸡子是母鸡产的,只要家中饲养好一两只母鸡,就不愁没有鸡子吃,而野藠则不同。首先是季节,在婺源采食野藠,一般都是在春季进行。到了夏末秋初,即便这个时候还勉强可以算是野藠的生长期,但这个时候的野藠茎部已经"菜老筋多",煮不烂,嚼不动了,只能等收获的季节再享用藠头的美味了。其次是采集。采集野藠不等同于去菜园摘菜,菜园的菜是现成的,弯一弯腰就可以了。而采集野藠,首先要了解野藠的生活习性,哪些地方的野藠粗壮茂盛,哪些地方不长野萵,哪些地方的野的品质不好等。而且一蹲下去就是半天,满手满脚满衣服上都是泥巴杂草,腰酸背痛腿软,十分辛苦。


野藠耐寒性强,也耐热、耐旱,唯不耐涝。多生长在田塍磅和茶园一带。婺源,这个坐落在北纬28°-32°线范围内,被江西怀玉山脉和安徽黄山山脉所环抱的"世界最大的生态公园",茶园凉爽荫翳,土地肥沃干爽,这样的环境,不但适宜茶叶的种植和生长,也同样非常符合野藠的生存环境要求。


因此,茶园里的野藠,一般都茎圆色绿,株数繁多,婺源人采集野藠,大都喜欢到茶园、田磅上,采集者不分男女、不拒老幼。每年春节去乡间走动,稍一留神,总会发现许许多多采野藠的男女老幼们。他(她)们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提篮携笼,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俏皮话,一边眼睛像电脑扫描般扫射着地面,哪根野藠长得粗壮,哪根野蕌叶绿茎圆,都逃不过他(她)们的"法眼"。采蕌,一般都只采野藠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而不会去深挖还尚未长成的埋在土里的藠头,而且都采大留小。野藠这种植物,繁殖能力特别强,就像家里种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次,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8:49 , Processed in 0.0721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