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官坑古道行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2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11: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官坑村古称官源,隶属于婺源段莘乡,离县城有70多公里,位于青山岭下,与高山平湖相依,不远便是巍峨雄伟的远方——五龙山。
远山虽连绵不绝,村落却地势开阔,有觉水和桃溪双溪贯流,田地富庶。传说该村最早有俞、朱、韩三姓。自唐德宗朝洪氏始迁祖洪经纶于公元783年后,与子全游迁徙婺源官源(今官坑)居之,来由是以官名地也,有寓意儿孙代代像观察史洪经纶一样加官进爵。而俞、朱、韩自洪姓迁后逐步衰落,虽有旧址存在,可惜均已迁走,三姓资料无存,无法查考。
我们穿官坑村而过,我们沿桃溪河顺流而上。
经过一座单拱石桥之后,队伍步入一条规整的青石古道,之后渐次拾级而上。如果记忆没有错误的话,这条古道应该是前往充山岭的重龙山古道。
登山台阶则更加精致,每阶高约5公分,平缓整齐的石阶随着山体凹凸,呈流线型迂回而上,宛如缠绕在青山上的一条绸带。除了美如旋律的青石台阶外,重龙山古道上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途中的五座路亭。


古道东西走向,以重龙山为界,东面平缓悠长,建有“朱尔亭”、“下坳亭”、“中坳亭”、“上坳亭”。西面陡峭,其间仅有一座路亭,名“癞痢亭”,其来历已无从考据。在五座路亭中,最具内涵的是“朱尔亭”和“下坳亭”。
“朱尔亭”距官坑约一公里,四周石墙,青瓦悬山顶,穿心结构。路亭原名“朱和亭”,相传官坑村古有朱姓兄弟二人,因水田排灌纠纷长期不和,后经劝说,冰释前嫌,于是二人共同出资建成路亭,以示“和解”,因当地方言“和”、“尔”相近,便雅化为现名。1987年重修时,官坑村的洪焕鑫老先生特意撰题了《修朱尔亭记》。
古道由岭脚人捐建,路亭设置及命名自然以岭脚为起点,一路攀山登高,过了重龙山垭口,便入山坳,按高低落差确定“上坳”、“中坳”、“下坳”,山坳尽处即为“下坳亭”。
“下坳亭”位于两条“小道”交汇点,此处东临官坑,南接庐坑,西连岭脚,北向青山脚下“青莲庵”,翻越“青山”可穿插至觉岭古道,为一处十字形“交通枢纽”。
继续北上,青莲庵到了。好一座宝刹,有诗为证:千里来龙云中游,结穴圣水日夜流。龙腾虎跃朝山远,佛圣山灵众信求。“青莲庵”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据说此处有一眼泉水可治百病,且因菩萨“灵验”,曾经四方信众来朝,香火极旺。如今清泉依旧,残存的庵堂却寥寂在人烟罕至的青山绿树间,推庵门而入,只见青莲庵面积577.67平方米,有600多年历史。古庙前,是一个占地二百多平方米的月塘。月塘全是用青石板彻成,里面种有荷花,养着小鱼。小鱼在荷塘中穿梭往来,人见人爱。月塘旁边,还有一口方塘,塘水清澈见底。这口方塘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塘边住着一位老人,此人医术高明且心地善良,附近百姓皆来看病,如若遇家境贫寒者,分文不收,送医赠药。老人死后,这口塘却有了灵气。后来一些家境贫困无钱求医者,饮了塘中水之后,一般的伤风感冒头痛之类的小病都治好了。有一位腰痛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青山,喝了塘中之水后,回来的路上,就不用拐杖了。人们说:这塘中的水真是神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村里有许多老人还经常拄着拐杖,背着竹筒来塘中打水喝,以求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4 09:25 , Processed in 0.0767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