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黟县茶亭文化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2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1: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亭,是古时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的地方。汉代训解词义之书《释名》曰:“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在交通要道筑亭,是我国古代沿袭已久的一种习俗。茶亭,就是提供茶水的小亭子或者小房间。在徽州黟县的乡村道路旁,以及偏僻山岭路间,通常都建有茶亭、茶庵,设有专人提供茶水,为商旅行人解渴歇息给予方便。这些星罗棋布的茶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黟县茶亭文化。
羊栈岭“迎瑞亭”茶亭,位于黟县城北约18公里处的羊栈岭上。羊栈岭重峦叠嶂,山清水秀,“北控宣池,南通歙休”,是宁池古道的重要关隘,兵家、商贩、行人皆取此道。清代刘大櫆《过羊栈岭》诗云:“新安蹊路僻,高入五云中。窄涧回相越,连峦罅忽通。人行森木顶,鬼语暗篁丛。颠仆寻常事,谁怜鹤发翁。”摹状了羊栈岭山高、路僻、涧窄、峰连,树木阴森,行人心惊胆战地颠仆而行。
明世宗嘉靖时期(1522-1566年),羊栈岭的岭头建有利渴庵。为了方便来往过客,利渴庵的僧人化缘集资,建筑了“迎瑞亭”。亭侧立有《重建路亭记》碑刻,记录了迎瑞亭的来龙去脉。迎瑞亭之门是砖拱门,高高大大,南北相望。亭的东侧是房舍,亭内有门与房舍相通。这里常年为行客施茶,烘烤干粮,售卖食品,赠借火把、灯烛、雨具等物件。清代黟县人汪有光博通经史,为茶亭撰写了楹联。“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且坐断铁门槛,办夏水冬汤,应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东东西西,阿谁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敲晨钟暮鼓,唤醒眼耳鼻舌身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上下联共有74个字,主要运用“赋”的修辞手法,平铺直叙,铺陈排比,好像叙话家常一样,把佛、禅、人、亭交融在一起,仿佛是一则禅偈,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佛学禅意、人生哲理。施茶品茗既是平常的小事,亦是修行的方式。



西武岭茶亭,位于黟县城西约10公里处的武亭山西武岭之上。西武岭是黟县通往江西、安庆的主要商道。清高宗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黟县古筑村人孙洪维捐资修路,用条石跨路砌成一座四方茶亭,供行人歇息解渴。茶亭东门上刻“东来紫气”,西门上刻“西武雄关”。亭侧有一株苍劲挺拔的古松。西武岭茶亭有一幅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拿包烟来。”该联共有28个字,语言通俗易懂,托物起兴,以日常生活当中抽烟、喝茶等常见行为,引发人们联想与思考,劝解人们淡化名利,正确面对苦乐人生。
南村岭茶亭,为清朝乾隆年间黟县赤岭村人苏源捐资所建。苏源乃一贡生,平生好善乐施,接济乡邻,深受爱戴。苏源不仅在南村岭上建茶亭,还在三星庵施茶,方便行人。他又在西武岭建如心亭,修如心亭至花桥路三十里,于陶岭旧道石桥十八座。苏源老迈时住在赤岭村多年,很受人尊重,在他高洁人品的影响下,村中的争讼都很少。
黟县茶亭众多,比较著名的茶亭尚有五里柏林乐善亭,“忙里偷闲,行且坐坐且行;劳极思逸,笑而谈谈而笑。”乐善亭的茶联倡导人们学会劳逸结合,享受人生之乐。还有十都岭头茶亭,“起脚都成路,回头便是家。”这则茶亭对联启示人们脚踏实地勤于实践,爱家庭爱人生。
具有施茶功能的场所,除了茶亭外就是茶庵,即建于路旁施茶或作供茶用的佛寺或草棚。如明宣宗宣德时期(1426-1435年),黟县人余富宗修建梓桐石桥与茶庵,方便人们行路与解渴歇息。
在黟渔公路的漳河东岸、石墨岭南麓,距黟县城南8公里处,“山骨秀出,下临石涧,凿石五尺许,就高崖为屋,题曰桃源洞”,此处建有茶庵,汲取山泉水,烹煮黟县名茶,缓解行人之炎渴。桃源洞是昔日府县往来的官路,其南北各镌刻了一副石楹联,分别为“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白云芳草、流水桃花的优美景色,穿戴崇尚古风的淳朴乡民,观音阁、庵堂、茶舍等特色建筑,令人感觉此处仿佛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距离黟县城南3公里处有一名山——林历山,又名玉虹山、淋沥山,一岩独耸,三面壁立,因洞有寒泉滴沥不绝而得名,风景独具特色。山上建有玉虹亭,其对联曰:“世事尽空忙,且到玉虹亭中坐坐;尘缘欲摆脱,邀同淋沥山上游游。”教导人们既要辛勤劳作,也要欣赏自然美景,更要思考人生真谛。山上还建有淋沥庵,其对联曰:“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心无俗累,洗钵泉香带落花。”这则楹联表明淋沥古刹以茶待客,以茶悟道。香泉、落花、新竹、茶烟,人与自然交相融合,闲适恬淡,不知不觉之中就心无俗累了。
茶亭、茶庵构成了黟县亮丽的文化风景,反映了敦厚的乡风民俗,彰显了独特的徽州韵味,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亭文化。概而言之,黟县茶亭文化大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亭事纪记录了建筑概况与募捐名单,流传到今天,承继了黟县先人们的传统美德。有的茶亭是由徽商个人独资捐建的,体现了古代徽商浓郁的乡土情怀,流露出徽州商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徽商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份精神财富,能够引导与激励后人。
茶亭建筑艺术具有相当高度的水平,表现了徽州特色的建筑文化。茶亭的楹联巧对,文字虽然简约,但是内涵深邃,警世言志,雅俗共赏,令过往行人过目不忘,得到启示和感悟。这是传承文化、教育民众、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表现方式,是黟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匾额装饰在茶亭建筑物当中,成为徽州建筑文化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
茶亭也体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徽州黟县茶文化,反映了徽州茶人的精神面貌。无论是烧水施茶的主人,还是南来北往的过客,其中不乏文人、官仕、商贩、旅者,三教九流集合于此,品茶香,唱茶歌,传茶风,悟茶道,使得茶亭既是信息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更是修身养性的难得场所。



黟县生态环境好,山泉甘甜爽口,茶叶色香味俱佳。在这些星罗棋布的茶亭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品佳茗,评好水,真可谓是赏心悦目的乐事。漫不经心中,体味茶联文字的含义,有所思则有所悟,自不必说那心领神会之后的惬意。黟县茶亭文化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在时下日益兴起的茶文化之旅中可以开发利用,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在传承茶亭文化的同时将其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5 01:10 , Processed in 0.0750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