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村路如线、亭如珠!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2

帖子

3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10: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许多各式各样古亭,最早的建于元、明、清,迟的造于民国。这些古亭,有的掩映于山泉潺潺、鸟唱如歌的深山幽谷小道,有的挺立在山岗岭脊,有的立于依山傍水清静处,有的如岗哨般身处街道中。
善化亭(国保)、茶子亭、高风亭、石塘亭、推车岭亭、半山亭、仁寿亭、永丰亭、讨饭亭、还金亭、七彩亭、大观亭(国保)、高阳桥廊亭(国保)、永济亭、枕漱亭、二里半亭、五里亭等近百座古亭。
这些路亭、街亭、桥亭、岭亭、村亭、坞亭,一座亭子一处景,组成“路如线,亭如珠”,静、雅、奇、幽风光。
古亭式样
许村古亭式样五花八门,建造风貌色彩纷呈,建筑材料各有千秋。
后塘亭:自古登临一条路。到亭前,将万里蓝天,千山翠绿,百田成格,一水长流,尽拥亭前。
七彩亭:黑的瓦、白的墙、青的柱、红的画、褐的坦、蓝的壁、金的匾。
二里半亭:背靠青山,前临绿水,石片叠墙,杉皮作瓦,看似怪模怪样,实则风情别致。
推车岭亭:挺立高岭脊处,门特大,无遮拦,亭两边埋石柱,供系骡马。亭内置方石数块,供推车人垫车轮防滑好去亭中歇息。
五里亭:河中卵石砌墙,山上大石作凳。
仁寿亭:四根大石柱支撑,四方木作梁,四面翘角,上悬四响铃,四面无墙,边上700年古枫为亭撑伞。
大观亭:立于许村大街中心,南北通衢,巍巍三层,层层八角,亮窗设廊,飘檐滴瓦,歇山脊顶,雄踞街中。
亭 名
许村的亭子,有美丽的名字,更有美妙的故事。
高风亭:许村许宋氏回上丰娘家探母,一月一次不断,感动地方,于途中最高处建了此亭,供其避风躲雨休息。
善化亭,村人许岩保拾巨金,守候失主,由日至夜,夜又达旦,还金失主,失主大为感动,造了此亭。
永丰亭:建在田地路边,意取林茂粮丰。
茶子亭:造于满山满垄茶地之中,有上百户人家常在此处种茶管茶摘茶,沙堘许常海与村人合造这石门框砖墙亮窗设凳的茶亭。
亭 联
亭是一道风景,也是一处方便,亭联更是一道文化,它呼唤行善,倡导积德,推崇和谐,祝福风调雨顺,寄托美好心愿。
善化亭亭联是:“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阴冬无种方寸地中种出”,劝人行善积德,功莫大焉。
讨饭亭亭联是“讨饭本无奈,朱皇也讨饭”,说朱元璋先放牛,曾讨饭,后为僧,终为帝,劝世人莫以貌取人,莫以势欺人。
永济亭亭联是:“先祖三代尽孝道,后辈万世传遗风”,劝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公婆的良好世风代代相传。
紫荆山二天门半山亭联有二,一为“细雨洒松千滴露,淡云笼竹一堆烟”,二为“石洞松花落,云房润水来”,短短两联,就将紫荆山自然美景的山水风姿描写得惟妙惟肖,联句文字也十分优美。
大观亭亭联也有两副,一为“双溪长水岸,一座大观亭”,其二为“过客每于亭下问,人家尽在水边居”,这两联把大观亭在许村的地理位置、功能作用、风土人情通过24字完全展示出来。
岁月无情,沧桑有变,人传文化。许村的亭子不少由国家修新如旧,作为国保单位保护起来,如大观亭、高阳桥廊亭、善化亭等。一些有重要人文历史、地方民俗的亭,也由地方政府和村组民众投资出力修复和重建了,如仁寿亭、还金亭、高阳老油坊廊亭、塔山山顶亭、钓鱼台廊亭、枕漱亭和箬岭古道上的亭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22:59 , Processed in 0.0729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