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话雄村“前世”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17:22: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雄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乡境内,距歙县县城大约7公里左右,周边没有公交车直达,从路口自驾到村里,也花了好一番工夫。或许是地处偏僻的缘由,这个坐落在新安江支流浙江边上的小小古村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仍然保存着农耕时代的旧态,浑然一派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盛景。

竹山书院正门
修竹掩映,书院风流
元朝末年,曹操的一支后裔避难逃荒至此。面对眼前清新的山水,风尘仆仆的曹氏一族,心情也一下子变得清新起来。于是,落地生根;然后,枝繁叶茂。现居雄村的人家,一半以上都姓曹。
灰白砖、青黛瓦、走马墙,黑白线条勾勒的雄村,浑如一幅陈年的水墨画,而竹山书院无疑是这幅画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地方,仅明清两代就走出了30名进士和54位举人。
通往书院的山坡甬道两侧,修竹掩翳,古树参天,密密匝匝的枝枝桠桠,如一道天然屏障,掩住了红尘,也掩住了喧嚣,走在山影树影交错的石道上,似乎找到了属于过去的久违的清净。与世隔绝,烹茶读书,古时的雄村学子该是何等福分。
山坡下的新安江锁碧自转,穿过劝学亭,跨过雄州台,甬道尽头,一溜粉墙漏窗映入眼帘。两层沿脊牌坊状的门楣匾额,写着“竹山书院”四个中规中矩的隶书大字。
登七级台阶,跨过高高的门槛,走进这座古书院。房舍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轩敞亮堂的正厅布置得古雅简洁,庭柱上一副藏头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暗嵌了书院名“竹山”二字。
老建筑以苍灰和黛青为基调,格局是老格局,窗户是老窗户,在这种老宅里行走,能感受到岁月的心跳和呼吸。灰瓦和飞檐就像雄村上空凝重的浮云,从容地伴随书院走过了八百年光阴。




竹山书院正厅
耕读传家,源远流长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迫于“七山一水一分田”的恶劣自然条件,曹氏先祖曹堇怡与许多徽商一样,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途,开始了风雨兼程的磨难。奔波经营多年,终于腰缠万贯,成了称富宇内的“土豪”,跻身两淮八大盐商的行列,还接过圣祖康熙南巡的圣驾,可谓风光无限。但在“士农工商,商居末次”的封建社会,此等殊荣并未从根子上改变商人卑贱的社会地位。老爷子弥留之际,把曹景廷、曹景宸两个儿子叫到病榻前,千叮咛万嘱咐要造一座像模像样的书院,培养后代子孙读书进学,给宗族和徽商争一口气。
于是,新安江畔、桃花坝旁,一座徽派风格的园林式书院从此拔地而起。竹山书院的房舍是老派徽式的粉砖黛瓦马头墙,北半片为园林庭院,南半片系正宅讲堂。曹氏兄弟一方面广延名师硕儒来此任教,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学田制度、捐助“膏火费”等形式,让宗族里那些聪慧灵秀但因贫不能入学的孩子也能安心在书院就学深造。
拐过一条曲廊,折至后院清旷轩,满庭古桂多不胜数。书院里有这样一条规矩:但凡学子中举,便可在清旷轩亲手植下一株桂树。蟾宫折桂的殊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雄村学子悬梁刺股。54株桂花树,见证了54个熠熠生辉的传奇。
清旷轩东北侧是一座双层八角形状、砖木结构的文昌阁,阁高三层,飞檐画栋,亭脊装饰狮、虎图纹,阁顶用纯锡铸造成宝葫芦形,每层每角均悬有铜铃,微风吹来,翼角下的金雀铃叮当作响,不绝于耳。
在空旷寂寥的庭院站久了,依稀听得那旧日楼头传来若有若无的琅琅书声。多年来,多少亭台殿堂在歌舞升平中坍塌,多少琼楼玉宇在战乱兵燹中焚毁,而这座书院,历经时光洗礼和朝代更迭,风雨不腐,尘封无蚀,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实属罕见,也堪称奇迹。
一品雄村石牌坊
枝叶分布,所在为雄
站在书院门前状若雉碟的桃花坝上,脚下新安江水曳翠逶迤,对面青山如屏,群山翠峦间的一抹黄墙黛瓦,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从前,有个男孩自小顽劣,不肯好好念书,父母屡教不听。待字闺中的大姐劝他,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能子承父业,当个好官?男孩不服气地说,今后我当官,一定比父亲更强!姐姐和他打赌,你若为官,我就出家当尼姑。一番话激起了男孩心底的志气,自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三更灯火五更鸡,到蟒袍加身归故里。
看着春风得意的弟弟,大姐果不食言,剃去一头青丝,男孩苦劝无效,又担心姐姐孤苦伶仃,便借当地“隔河千里远”的俚语,在江对岸建造了一座黄墙黛瓦的庵堂,取名“慈光庵”,让姐姐潜心修禅。
这个男孩就是鼎鼎大名的三朝名相曹振镛。曹振镛为官清廉正直,言行举止有乃父曹文埴遗风,乾、嘉、道三朝天子都对他宠信有加。
行走在村落里,闲聊之际,村民们会自豪地告诉你,咱村里出过一个宰相哟,皇帝出巡时,放心地将朝廷大权交给他,留守京城代君处理了三个月的朝政,这就是“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佳话的由来。
饶是暮春,桃花坝上的桃林也已谢了大半。年复一年,它们走过了落花流水的无奈,经历着花开花落的等待。“姐劝弟学”的故事,在渐行渐远的春意中,陡然滋生出一种美人迟暮的落寞。慈光庵如同一双脉脉深情的眼睛,默默凝望着对岸的书院。铁打的学堂,流水的学子……兰桂齐芳的风光为竹山书院乃至整个徽州增色。
枝叶分布,所在为雄。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暮色中回首,但见那座三间三楼的“四世一品”石牌坊巍然独秀地屹立着,似乎为古村增添了几分神圣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4 02:16 , Processed in 0.5444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