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祁门古城历史指南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3

帖子

3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祁门明代古城建于1566年,距今近五百年。

   1、祁门明代城墙的建造时间

       祁门现存的古城墙属于砖石结构,应为明代所筑城墙。查阅明万历《祁门县志》卷四人事志之城池篇,明确记载:嘉靖丙寅,知府何东序,以流贼发,檄知县桂天祥营筑(新城)。

嘉靖丙寅是公元1566年,那年知县桂天祥接到徽州知府何东序的命令,在祁门督造新城。以前祁门皆为土城,祁门有砖城墙从此时开始。

目前发现完好的城砖上,刻有6个字:祁门知县桂造。这与县志记载是一致的。明代祁门建造新城墙是公元1566年。

   2、祁门明代城墙的范围

       县志详细记载了祁门新城的范围:循石山岭,跨龙冈桃峰,绕朴墅,并溪上,至荷嘉坞,与石山会,延逶千六十丈。

       万历《祁门县志》的主纂是谢存仁(1555年—1632年),祁门县城西人,殿试授户部主事。

      1566年当桂天祥在祁门建造新城时,谢存仁已经11岁,对祁门新城应该有清楚的记忆。万历己亥(1599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存仁纂修《祁门县志》,对祁门新建城墙的记述,应是相当准确可靠的。

       3、明代祁门建造新城的一些重要数据

城墙长度

       明万历《祁门县志》记载祁门城墙长度为千六十丈。明代一尺约合现在的32厘米,换算成现在的公里数,差不多是3.4公里。

城墙高度

      万历《祁门县志》记载祁门城墙:高二丈,莫七尺。

       清同治《祁门县志》记载更为精确些:(城墙)自山累高二丈,地城加高二尺,水城加高一丈,厚视高缩七尺。

      由此可见祁门明代城墙分为三种:在荒山野外修建的城墙为山城,高度二丈,约合现在的6.4米;在平地区域修建的城墙为地城,比山城增高二尺,约合现在的7米;在阊江河段修建的城墙为水城,增高一丈达到三丈,约合现在的9米。城墙的内外宽度一律为七尺,约合现在的2.2米。

城门数量

      万历《祁门县志》记载大小门十:东曰祈春、西曰宝成、南曰文昌、北曰钟秀。东偏曰上元,以上五门都建有崇楼。北为阜安门、北折稍东为润泽门、下为迎晖门。水门两座。

      同治《祁门县志》记载为九门,水门仅一座,其余城门记载一致。

请参考本人专门论及祁门城门的文章

       4、历史上城墙毁坏与重修重建情况

       乾隆二十七年(1762),因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城墙压侯峰(侯峰下是县衙),伤龙脉,知县吴嘉善奉旨修改外城二百六十三丈六尺九分,内城二百五十丈四尺。改侯峰山城于称锤山冈。

   乾隆五十三年(1788),城墙东南段被洪水冲圮,翌年知县谢兰修复。修补内外城多段,计九百余丈。

       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城,城垣毁坏严重,西北段不存,惟余东南。

       同治七年(1868),洪水陡发,东南段城楼及堞垛,被冲圮,仅存石基。

       二、祁门明代城墙遗址保留现状

       万历《祁门县志》已将祁门县城大致轮廓作了说明:循石山岭,跨龙冈桃峰,绕朴墅,并溪上,至荷嘉坞,与石山会

       由于近五百年来城区历经水患、兵燹等毁坏,祁门明代城墙今日已不可见。但是一些地段古城墙遗址是很明显的。如1958年修建的阊江路,是以古城墙的石质河岸为基础修建的。1987年祁门内河街居民区改造,填平城墙改建护岸人行道,巨大的古城墙基础也保留下来了。

       阊江路以及沿河一段古城墙遗址的路线比较好确定,而位于山地部分的古城墙遗址就难以判断。笔者前前后后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将山地部分残留的城墙基搞定,并完整走了一遍。2019年12月5日用户外运动软件记录,祁门古城墙遗址4公里多。由于现在一些地方建了成片的房屋无法直接通过,所以笔者走的一圈比明代城墙3公里多距离长一些,是在所难免的。祁门明代古城的范围基本包括在其中,完全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31 18:58 , Processed in 0.0769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