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徽州为什么要改名为黄山?

[复制链接]

535

主题

535

帖子

160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1 16:56: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名称而言,“黄山”较之“徽州”也不算多土。传说轩辕黄帝在此地炼丹得道,故后人将黟山改名为黄山。如此说来,黄山这个名字还挺大气的。如果说黄山名字土,难道像张家界把“乾坤柱”改成“哈利路亚山”就洋气了吗...
一、古徽州范围
徽州是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皖南、赣东北等有徽文化的地方都能这么说,徽学亦如此。狭义上徽州地名应该是指古代的徽州府,是指休宁,歙县,祁门,绩溪,黟县,婺源这六个县,被称之为徽州的一府六县。






上图大致为明清以来 皖南南部 部分区域的行政区划,其中彩色区域即为古徽州传统管辖范围(之所以标出北边三个县是因为后文要提到)。图中数字分别指:
“1”是现在的汤口镇,曾用名为黄山乡,是黄山的南大门,过去长期属于歙县。
“2”是现在的徽州区,是包括岩寺镇在内的几个乡镇,过去长期属于歙县。
“3”是现在的屯溪区,过去长期属于休宁县。
自从宋代将歙州改名为徽州后,上述的一府六县的区划维持的时间长达800余年,且中间虽然朝代更迭,却也没发生过什么变化。可以说,徽州这个名字和它的区划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为人们所习惯。这也是现在大家想把名字改回徽州的原因之一。
二、婺源脱皖事件
说到改名,就不得不说婺源脱皖,婺源脱皖意味着徽州长达近千年的稳定区划被破坏,也使得后来改名时减少了顾忌。
婺源脱皖共有两次,都发生在建国前。
第一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蒋介石为“剿匪”需要,曾划婺源归属江西,却遭到社会各界、婺源人、徽州人的反对,最终迫于压力,于1947年将婺源重新划归徽州。
婺源第二次脱皖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中二野控制了婺源而三野控制了徽州其他县,最终二野在行军中把婺源管辖权交到四野手中,四野又转交到江西方面,徽州方面派人来接收时已经晚了,从此婺源归赣,不再属于徽州。
婺源第二次脱皖时,由于当时时局混乱,民众有没有回皖相关的诉求,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三、徽州专区/地区的范围
新中国成立后长达几十年时间,安徽的行政区划变动特别大,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安徽历史地图册”,那段时间的行政区划完全能让人耳目一新,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五十年代的”超级大芜湖“和”超级大蚌埠“。
为了切题,我就从1982年说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曾设有“地区”这一行政区划(介于省和县之间,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其中在安徽南部就有“徽州地区”。1982年的徽州地区见下图:







这一时期的徽州地区比早先的古徽州要大得多,除了原徽州五个县外,又新增了石台(过去的石埭县主体)、太平和旌德三县。顺便说一句,这些周边县虽然历史上不属于古徽州直接管辖,但也属于徽文化的覆盖区域。
这时的屯溪市(县级市)由1976年恢复设立,已是徽州地区委所在。
四、小黄山市的建立
1979年,总设计师登黄山后,在“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口号下,于1983年,将歙县的黄山乡(图中“1”表示的区域)改名为汤口镇,并将其划给太平县,同时又将太平县改为黄山市(县级市)(此后县级黄山市我统称为小黄山市,地级黄山市称为大黄山市),这样一来,1983年的徽州地区就成了下图这样了:







注意汤口镇此时已被划到小黄山市了。
由于种种现实利益之争,黄山作为当时徽州地区的一块香饽饽,而小黄山市人口稀少(仅十余万人),在黄山旅游兴盛之初,小黄山市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实惠,而徽州地委却得不到好处。
同时,当时的地委和省委之间也存在分歧。省内很多文件不经过地委直接传达给小黄山市,也是激化矛盾的一方面。
前面说过,小黄山市人口少,管理也难免不周。加上当时的旅游业作为新产业,很多领导没有转变思路。我小时候曾听说过一个故事:
小黄山市的甘棠镇和耿城镇交界的(即黄山北大门)的十字畈是巨大的平原,这在山林遍布的皖南山区是比较难得的。当时曾一度打算在该处修建飞机场,然而当时的县级市的领导认为,农田修机场太可惜,于是遂不同意。这也使得小黄山市错过了千载难逢得好机会。
正因为上述种种情况,加之当时整个徽州地区的旅游管理混乱不堪(其实现在也混乱不堪),地委一直吵到中央,徽州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五、大黄山市的建立
1987年,小黄山市、县级屯溪市同时被撤销,设立了大黄山市取代了徽州地区,原县级屯溪市改名为屯溪区,小黄山市改名为黄山区,原歙县西部的岩寺镇等四镇三乡单独划出来,成立了徽州区。
同时,原徽州地区的旌德县和绩溪县划归宣城、石台县划归池州。
这样一来,大黄山市面积较于徽州地区严重缩水,只包括古徽州的四个县、屯溪区(和一个黄山区了。见下图:







这样的区划一直至今,徽州也改名为黄山市,从此在官方行政历史上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徽州区。






其实上述事件的过程极其复杂,加上由于将徽州、黄山的地名的滥用,导致地级黄山市、县级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徽州、徽州地区、徽州市(最初徽州地区改名后的设立目标,后未成功)、徽州区等等这些称呼把人搞得稀里糊涂。
六、太平县
因为下面要单独说一说现在黄山市中唯一一个不属于古徽州六县的地区,即黄山区(太平县,县级黄山市)。即使黄山区设立已有几十年,但是在民间,大家仍将其叫作太平县。太平县在唐朝设县,古代多数时间属于宁国府,宣州等管辖。
由于黄山在过去属于徽州和宣州的分界,有徽宣边界之称(其中主体在徽州),所以太平一直与徽州交界,受其影响极深。建国后,太平县多数时间隶属于徽州地区。
1983年,在成立县级黄山市时,考虑到以后黄山的统一管辖,将歙县的汤口镇(黄山乡)划到太平县,成立一个县级黄山市,太平的名字从此在官方不再有。到了1987年,县级黄山市撤销,成立地级黄山市,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地级黄山市的治所在屯溪区。
总而言之,徽州改名黄山无非是争夺黄山管理权的问题。改名后,从此徽州不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7 14:45 , Processed in 0.0763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