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美丽的水乡——李坑

[复制链接]

75

主题

75

帖子

22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11:31: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不美,家乡的水,水成就了好多地方、好多美景,李坑就是如此。李坑的坑,并非我们北方所说的大坑的坑,"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坑,而是说的是溪流、河水。
李坑有"两涧清流",有"双龙戏珠",有"双桥叠锁",有"仙桥毓秀",有石拱桥、石板桥、木桥------各式各样的桥,驾驭着两岸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宅、古亭、古树、古泉,展示着小桥流水人家。
其实,一进景区,迎面就是一座桥——"中书桥"。据说,北宋年间,李坑出了一个进士,叫李侃,官拜中书舍人,回家省亲时,见乡亲们过往溪流不方便,就捐资修建了这座石拱桥,乡亲们为了感激他、纪念他,便起名叫了"中书桥"。


别看这小桥单孔不起眼,距现如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成为婺源现存古老的桥之一。前后有六柱,分别书写着对联,很是不错,不妨抄录下以飧读者。"不嫌漫步观为景,何妨小坐听溪声";中柱是"亮节千秋垂竹帛,清流终古挂长虹";后柱是"岸樟堤柳虹桥外,山观水色画图中", 都押"庚韵",特别有生活,连起来好似一首诗。


过了"李坑"石牌坊,再往前走,一边是稻田,一边是小溪,仍有一长亭,匾额是 "见田",楹联是"远树平林村落,小桥流水人家。"亭那边,匾额是"理田",楹联是"双桥叠锁留雅士,一亭留客笑春风"。
有点看不明白,不由向老乡打听,才知道是"见田亭",描写的是李坑先祖李洞迁徙这里时,曾请风水先生占了一卦,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之句,于是就有了"见田"的说法。加之李家始祖,曾在尧帝时任过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一职,后以官职为姓,故因"占地从田之签"起名为"理田",这就是李坑原名的来历。到了后来,人们渐渐居住在溪水两岸,便有了如今"李坑"的称号。
到了狮傩庙,与其相连的一座桥叫彩虹桥,是明代出生于李坑的一位风水大师所建,目的是为了锁住村里的地气,使其不外泄。在这位风水大师看来,"水是注财"、"溪水穿桥而流,世代衣食不愁"、"沿溪生息,大吉大利"。为了这一方财气,一溪福水,特设置水口,建起了彩虹桥,收敛"天地之灵气",造福子孙后代,保佑李坑人们世代平安,故又称平安桥。人们离家出外,都要经过这里,仿佛是西安的灞桥,离别桥、相送桥。"灞桥折柳",演绎出一幕一幕。


进了村庄,溪水从街心穿过,两岸是住户人家,有名人故居、大夫门第、平民百姓,一家家,一院院,沿水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溪水相通,门户相连,青石铺路,纵横交错,家家门前都有水,户户门前都有桥,大桥小桥、古桥新桥、石桥木桥,仿佛是桥的世界,水的故乡,特别有中国水乡之神韵。


到了村子中心,突出有"申明亭",古时候村民们集会的场所,楹联写道:"亭号申明就此聚义公断,台供演戏借它鉴古观今。"看来是一亭两用,既可调解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纠正行为规范,又可过年过节,搭板成台,戏剧演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4-28 19:04 , Processed in 0.5766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