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 巍巍沱川

[复制链接]

601

主题

601

帖子

180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0:34: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沱川这个仁者,她有着高湖山的高度。古时,这座沱川与浙源交界、婺源与休宁分界,最高峰“摩天顶”海拔1116.6米的雄秀山峰,山上有平湖,湖边有寺庙、书院,还有神话传说、名胜古迹,常年香客云集、书声琅琅……诠释着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因此,它博得了宋代诗人汪铭燕赋诗《题高湖山》称赞:“晴峦界断半边秋,雾锁山腰白浪浮。无数小峰时出没,湖光万顷点轻鸥。”


   
   
       ——沱川的高度,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
       有山,就有树、就有根、就有果、就有路、就有财……沱川,这个仁者,她还出奇制胜,下出了“两树迎客”的妙棋。他将两棵古树“种”到了沱溪,让驱车赶往沱川的游客,先在沱溪村口降下速度,瞻仰这两棵决定路宽的古树,解读“路让树”的生态自觉,提提神、醒醒脑,再往前走。
      这两棵古树迎送着八方来宾,是沱川版“迎客松”。


       沱川,还是乐水的智者。不用说,一悬瀑布震山聋、一河清水入我心,也不用说山泉甘冽、潭水幽深,更不用说进入沱川会经过“水帘洞”……单是一尾鱼儿,就游起了“无沱川不婺源”的不朽佳话。
       “红、绿、黑、白、黄”,婺源的“五色”特产,它以“红”为先,让“鸿运当头”的美好祈愿融入到饮食文化中,实乃妙笔生花、天赐良缘:掌握这支“妙笔”的,是沱川名士余懋学;御赐这段“良缘”的,是明神宗朱翊钧。
       相传,明代隆庆二年,沱川进士余懋学在南京任户部右侍郎(卒赠工部尚书)。明代万历年间,他因“代天巡狩”有功,得到了天子的高度赏识,明神宗朱翊钧特将供养在故宫御花园水池里的红鲤鱼御赐几尾给他。后来,余懋学告老还乡,便不远万里、不辞艰辛,将这些红鲤鱼“护送”到了家乡沱川理坑,将“皇鱼”供养在石缸里。谁料,“无巧不成书”,这种红鲤鱼受到沱川珍稀水质的滋养,竟渐渐长成了民间绣荷包的样子: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色泽鲜红、惹人喜爱,赢得了“荷包红鲤鱼”的芳名,成为馈赠佳品和无上食品。数百年来,这种“水中瑰宝”游入婺源寻常百姓家,也将沱川带到了十里八乡,将余懋学送进了千家万户……


   
      在婺源“红、绿、黑、白、黄”五大特产中,除了“黑”不耀眼外,沱川的绿茶、梨子、皇菊等,均是茶中之珍、果中之王。“一堂山水养沱川”,这“一堂山水”养育的沱川美食,如粉蒸豆腐、粉蒸冷水塘鱼等,也是其他地方难以望其项背的。原因何在?我的《一河清水入我心》曾作了“解谜”,这里不再赘述。
       沱川这“一堂山水”不单养育万物,还滋润人心呢!的确,沱川虽不盛产歙砚,但她“丰产”才子呀。沱川英明,她不让“黑”停留在砚台里,而让它流淌在人身上。君不见,一个小小的理坑,历史上曾出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清官邸群落,文风鼎盛、文脉流长。
       或许,400多年前,在一个风清月皎的夜晚,余懋学捧一掬滋养荷包红鲤鱼的清水入砚,磨出的墨香,一飘就飘了400多年,让今人闻了也受到熏陶、受到教化,润物无声。君不见,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各行各业均不乏沱川英才!如今,就连打造民宿的余晓群先生,也以明代乡贤余绍祉的诗文集《晚闻堂集》为模板,建了一幢“书房”,成为婺源诗教基地。自古以来,沱川文人似乎有着绍兴师爷的范儿。不过,沱川文人是一河清水、绍兴师爷是一坛黄酒,前者隐逸、后者浓郁……


   
   
      沱川,还是真正的艺术家。她的艺术作品也不是停留在书卷文书里,而是体现在村落景观中。于篁村,尤为凸显。一个篁村,足以让沱川在艺术的殿堂里引领风尚。
    据记载,宋政和戊戌(公元1118)年,沱川余氏先祖余道潜,与朱熹父亲朱松为同科进士。余道潜任职浙江桐庐主簿,勤政廉明,深得百姓爱戴。当时,宋徽宗建造“寿山艮岳”,奸臣朱勔向民间搜罗奇花异石,民不聊生。余道潜愤慨道:“吾岂剥民以媚权贵?”于是辞去官职,外出游学。
       后来,余道潜来到婺源县城拜访朱松,在北城门楼上遥望东北方山巅,有高耸的黼峰,气势甚雄伟。于是,他沿溪流而上至水之源头,寻访星峰来到沱川。只见此处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面峰峦叠嶂、绿水潺湲,后有茂林荫翳、幽谷荡然。余道潜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对堪舆学造诣颇深。通过对山川地形地貌的踏勘观测,他认定这是一块钟灵毓秀之地,于是慕山水之胜,挈妻带子迁居篁村。
      学识渊博的余道潜巧妙利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融合精深的村落文化,围绕“文房四宝”主题打造篁村:大片良田作纸、半月池塘为砚、挺拔的红豆杉是笔、宽厚的添丁墩如墨。有了“文房四宝”,还要有“书房”。余道潜出奇制胜,精心营造水口景观:在清溪上架筑廊桥,增强“锁钥气势”;根据“障空补缺”原理,村口种植樟树红枫,石道两旁植树造林……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设置了天然屏障。

古杉为笔

田为纸、池为砚

添丁墩如墨


   
       篁村,在余道潜的精心打造下,呈现出了气度不凡之势。它的强大气场与一棵倒插罗汉松和谐共生,震撼了千年,还在继续震撼着,并吸引了余秋雨先生的目光。据说,这棵罗汉松便是当年余道潜为卜村庄成败兴衰而种植的,如果倒插成活就迁居此地。其结果,不仅是沱川大幸,亦是婺源大幸。
      历史上,文脉发达的篁村,造就了“文武登科”“金殿传胪”“钦点翰林”等美谈。在篁村这个伟大的艺术家面前,其他名头再大的艺术家都只是学生,而且是小学生吧?
       如今,历经千年风雨,这棵倒插罗汉松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无怪乎,余秋雨先生要在这棵“祖宗树”前合影留念了。如果说,要评选沱川“乡树”,我要推荐的一定是这棵倒插罗汉松。虽然,金岗岭的红豆杉群,随便放在哪个地方,都能压倒一域的生态天平。但在沱川,它们只能受点委屈了。





       行走篁村,分明是走在文中、走在画里、走在仙境……

       沱川,不单是艺术家,还是文曲星。
       北宋末年,余道潜挈家迁居篁村后,第六世祖余德忱分迁鄣村、第十世祖余景阳分迁理源。至此,一段佳话又诞生,并传颂古今。理源,出自“理学渊源”之意,因村人自古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而得名,如今叫理坑。婺源村落,以“坑”命名者不计其数,唯有“理坑”能以“理学渊源”自居,其文化自信,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上,理坑这方水土孕育了一批批文人仕宦,成为崇尚正统儒学的仕宦名村。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这里涌现的“兄弟进士”“兄弟尚书”余懋学、余懋衡,更是被乡闾传为佳话,享誉大江南北。


   
     走进理坑,但见桥亭内外有四门,门额上分别题写“山中邹鲁”“理学渊源”“闳开阀阅”“笔峰兆汉”字样,其气势,着实令人满怀敬意,高山仰止。村内,明朝工部尚书余懋学、吏部尚书余懋衡、礼科给事中余懋孳等京城高官,他们返乡建造的尚书第、天官上卿、大夫第等官宅,无不儒雅厚重又与村落风貌协调统一,清新隽逸、淡雅明快。作为朝廷高官,余懋学他们并不高傲自大、我行我素,而是与村民低调共处、谈笑风生。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理坑村“青山浓翠、绿水渊环,园池整洁、檐宇森齐”,村落秩序井然、艺术瑰宝伟岸。理坑,因之被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理坑,是这样的高大,又是这样的谦逊。
       …… ……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正是这样的沱川,这样的“一堂山水”,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沉淀,守护本根、甘守寂寞,终于像一坛农家酿造的陈年米酒,芳香四溢、宁静致远,散发着老少皆宜的迷人芳香。这种芳香,穿越幽深古巷、穿越千年古道、穿越万水千山,飘进了世人的心中、进入了世人的生活、赢得了世人的青睐……终于,于不期然而然中,一道神秘的艺术光彩投向了沱川——“中国写生之乡”从此诞生!


   
       远望沱川,那高湖山、金岗岭似乎变得模糊了,因为云雾在缭绕;近观沱川,那双河口、三溪口似乎闪现光点了,因为鱼儿在嬉戏……而豆腐香、草鱼味又不时飘了过来。
       沱川之风,山高水长。
       纸寿千年,古意跌宕;画不完的山水,写不尽的神韵。


   
   
      或许,一场“秋雨”,会让沱川更加绚丽多彩。

      
婺源——
茶园绿绿地紧贴着山坡, 菜花金黄地铺展到天际, 一个个富庶村落里炊烟袅袅,而宗祠边的傩戏又要开场.....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 在婺源的山 川间呈现得特别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6 06:18 , Processed in 0.6054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