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历史文化名村——关麓村

[复制链接]

459

主题

457

帖子

137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15:27: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麓村(Guan lu),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管辖,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
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还因这里古称“堑下”,地势非常隐蔽,此地建村可免战乱侵扰,俗称“官路下”。

历史沿革
关麓村环境优雅,村前一小溪,清泉淙淙来自武亭山麓,故名武水。村口有一人工塘,面积达3000平方米,状似弯月,称月塘。关麓村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以汪姓为主聚居的村落。据《官路汪氏族谱》载:关麓始祖系越国公汪华第七子汪爽的后裔汪振美。自唐宋元明世代相承,关麓村并没有多大变化,在清初时,关麓还只是黟县怀远乡(即今西武乡)的一个小村落。到了清乾隆时期,这里出了个汪昭敩,共生八子,依序为令銮、令铎、令鋠、令钰、令镳、令钟、令录(lù)、令鍠、就是现在所称的关麓八家,昭敩公为八家始祖。他们初期均在老屋春满庭居住,后大都外出经商。他们在潜山、太湖、石牌、黄梅等地收购土特产品,然后贩运到长江下游出售,再换购日用商品到上述地方经销,这样,两头赚钱,生意越来越兴隆。

文化底蕴
关麓村,充分体现徽商亦商亦儒特色的建筑比比皆是。走进村中,简直就象进入了一个“中国古代私塾文化博物馆”,仅“八大家”中就有六处的宅名与书学相关,如“安雅书屋”、“临溪书屋”、“问渠书屋”、“双桂书屋”、“学堂厅”、“小书斋”等。正如村中长老所言:“我汪姓祖先是既经商,又习儒;赚钱财,培人才”。正因如此,村人汪曙、汪烈成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村人汪寿椿创立了古徽州地区第一所西医医院“汉美医院”;村人汪希直烈士成为黟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也是黟县地下党组织的创始人。
关麓是唐朝名臣汪华的后裔聚族而居的地方,建村已有千年历史,因地处武亭山麓和被称为“西武雄关”的西武岭东麓而得名天堂赛因为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官方驿道通过该村,故又名“官路”。

建筑特色
关麓是黟县古时聚族而居的一大村落。汪姓族人自宋代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近千年。清朝中叶,汪氏在沿江一带经商发财,回乡大兴土木,使村庄整体面目发生巨大变化,连片楼房,飞檐翘首,画栋雕梁,造型精美。尤以俗称“八大家”的楼院最具观赏价值。“八大家”为关麓村核心建筑,系同守兄弟八人所建的八座豪华住宅,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房”为首。外观上八座宅院自成单元,而实际上楼与楼之间相互沟通,如同联体,实为宗族观念和势力的生动写照。青石铺就的古巷,白墙墨瓦下的雕花窗棂,古朴而精致,在时光的错觉中,竟然有梦意阑珊的恍惚。

周边景点
敦睦庭
“敦睦庭”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约130余年时间,属“八大家”中老六令钟所建,整幢房子有两幢大屋构成,屋内雕梁画栋,描金绘彩。这户的主人汪景恒是当地出名的“米塑”工艺的最后传人,他与其父最后一次制作“米塑”的照片出现于杂志封页。由偏厅往左行,庭院中有一幢两层小楼,这是家中的私塾,当年六房的子弟均在此处读书,因门前有山溪蜿蜓而过,故取名为“临溪书屋”,书屋面积约10个平方米左右,彩绘清新淡雅,厅中凹进去一块,是当年老师授课之所。

春满庭
春满庭由徽商汪昭学文建于肖乾隆年间,距今约240余年历史,系回廊大型四合屋,最初八个儿子均居住于此,后为老八令金皇及其后裔居住。
现为黟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抗日烈士汪希植故居。

九思庭


九思庭为八家老三汪令金辰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50余年历史。
九思庭廊步三间结构,三幢相连。屋内有边门相通,屋外有一长方形大庭院,以花墙一隔为三,亦有门洞相通。“九思庭”的墙院门洞上方有大理石门楣题“啸月”二字。
庭院右侧靠墙有一长方花台,花台植有一棵十分奇特的紫薇树。无风的时候,紫薇默默站立一动不动,但只要人们在它的任何部位轻轻地抓搔,全树的枝叶便会抖动。抓搔不停,抖动不止,就好比人体发痒一般,故这颗树又名为“痒痒树”。这株奇树,树皮平滑,入冬树皮片状脱落,逢春发芽时又长出新皮,光滑如初,树干多扭曲,颇有风姿,花期7-9月,树高3米多,恰好探过墙头,此是关麓乃至古黟一独特景观。
正屋为三层楼房,大厅是左右对向“明三间”结构,靠墙天井,高于楼上阴裙数尺,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地面用水磨砖铺成,既可防潮,又十分整齐美观。
大厅左边有小门通向便厅,便厅四壁饰以木板,地面亦是以木板铺成,这里冬暖夏凉,是休闲度日的好去处。便厅有楼,楼上厢房分前后两间,厢房内部的陈设设计者都将它们与厢房的板壁连成一体。如前厢房的连壁床架的另一边还连着一木橱,橱子后面又连橱,打开橱门可放衣物,关上橱门又成了进房的过道壁,其设计十分合理,被游客戏称“古民居中的组合家具”。后厢房一侧有一门洞,通入夹壁层,可藏物躲人,这正是当年房主人藏匿隐私之处。
瑞霭庭

瑞霭庭


瑞霭庭由八家老四汪令钰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140余年历史。
此屋为八家建筑之最,廊步三间结构,六幢相连,楼上楼下均有门户相通。“瑞霭庭”正厅四壁油漆成红色,特别是厅堂上面藻井的那数十幅彩绘图更是令人称绝。“瑞霭庭”的藻井彩绘的形状有宝鼎、鲤鱼、葫芦、彩蝶等不同的形式,而内容多为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画中人物神彩飞扬,呼之欲出。
从“瑞霭庭”右侧边门踱出,迈步转过一个小巧玲珑、饰有石几、石台、石池的小庭院,是“瑞霭庭”的附属部分——双桂书屋,书屋结构呈长方形状,分为大小厅两个部分,均是作为读书授课之用,且建筑至今保持完好,四周均以木板装饰并油漆成红色,既干爽防潮,又美观隔音。
穿过书屋狭窄的过道,便来到了一间小厅,面积十数平方,左右各有对称的两间小卧房,厅中设有条案,八仙桌,太师椅,两旁窗户高且小,但顶篷设有亮瓦采光,使室内的光线十分充足,由于过道窄小,厅中的八仙桌等家具无法搬入,于是就地打制,这也可算是“双桂书屋”中的一趣景。
与其它地方重男轻女传统习俗不同的是,关麓村不少人家都设有供小姐、女子读书求学的书厅,双桂书屋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小厅藻井彩绘多以花草、美人为主,特别是数十只彩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虽经历百余年时光,至今仍清晰可睹,与四壁悬挂的书画楹联相映衬,显得格外优雅。身处其间,使人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昔日那朗朗的读书声。穿过长长的过道,就来到了双桂书屋的第二部分,此厅较前者宽敞,分上、下二厅,中间有四方“天井”采光,天井仅有三尺长、二尺宽,面积虽小,制造时的工序却一道也不马虎。站在屋中,不仅空气好,而且也能见到阳光雨露,却也十分别致,这也是黟县最小的微型天井了。
厅中地势上高下低,并装有太师壁,是先生讲学授课之处,下厅装有八扇莲花门,可与天井分隔,左侧有宽大花窗朝向庭院,光线充足,是学生们读书习字的地方。

延禧庭
延禧庭由八家老七汪令錄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历史。共有厅堂四进,楼上楼下均有双层门户,院中植有百年天竺。

迎祥居
迎祥居建于民国初年,主人汪绅甫早年在安庆经营钱庄,此屋历时三年建成,为四合结构,全堂白果木,横梁、莲花门、窗均有精美木雕。

吾爱吾庐
吾爱吾庐是八家老大汪令銮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50余年历史。
书斋式建筑,门口题额为清末书法家赵之谦所题,典出陶渊明《读山海经》“仲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由门口进入,有一正方形庭院,约四十平方米左右,中有石板甬道直通正厅,四周建有回廊,靠三面墙壁的14根主柱为空嵌暗柱,放眼望去,似悬空而立,这种颇似西北民居的建筑样式,在徽派古民居中却是不多见。
回廊通往正厅两侧的仪门,右边柳叶形,左边画帘形,行于其中,如同画中人一般,庭院中设有石桌石几,植有花草,极富情趣。
正屋名萱荫庭,二层三间,廊前装有10扇莲花门,以供采光和档风。正厅两面三侧厢房,窗户面朝庭院,一反古民居惯例,又宽又大,四面隔扇皆雕以花纹,使房内十分明亮。
厅堂中最值得欣赏的还是藻进彩绘,其图案多为鲤鱼,成群追逐嬉戏,大者盈米,小者盈尺,这象征鲤鱼跳龙门,其意是对在此处求学的弟子们的一种勉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06:05 , Processed in 0.0838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