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访裔村五龙山

[复制链接]

75

主题

75

帖子

22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0:10: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龙山脉,一条逶迤舞动在皖赣边陲浩瀚天宇下的巨龙,300多里长,宛如天然屏障,横亘在古徽州的休宁和婺源间,主峰五龙山海拔1468.5米。



  这一带崇山峻岭,山高路险,古代两地之间的边贸来往兴盛,大多靠古道连接。便有大大小小的十几条古道,塔岭、燕岭、浙岭、觉岭、平鼻岭等,古道有等级之分,犹如今天的公路,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之分。回岭是介于海拔1375米的回峰和海拔1041米的石屋山之间一条古道。岭因峰显,又称休婺古道。五龙山古城关位于海拔742米的两峰之间垭口处,离主峰五龙山较近而得名,又名回岭洞。



  现在的回岭古道,从休宁回岭村鸡公石大桥为起点,到婺源段莘乡裔村,长约十公里。宋代歙县籍诗人杨公远先生曾经著有《回岭》一诗:“梯级因层层步艰,岭头清吹逼人寒。四边绝壁诗怀壮,一片苍空眼界宽。何处山坳吞落照,长年石罅喷鸣湍。支筇对景盘桓久,领略留将作画看”。诗句表达了诗人当年攀爬回岭时一路所见所闻的独特感受:美景如画。



  徒步回岭古道多次,最初的一次,是清明时节,山脚下回岭村一位学生陪我来的,古道蜿蜒,溪水相伴,飞瀑流泉,两侧是茫茫的林海,路旁箬叶丛生,那一次,我不仅到了古城关,还一直爬到了回峰的峰顶一带,见到了本世纪初江西科学考察队新立的“饶河之源”碑刻。饶河是江西五大河之一,属长江水系。



  第一次,我就被五龙山古城关的规模和气势所震撼。古城关的总体风貌还依然完好。巨大的青条石砌成,长约10米,宽约15米,高约6米,而其中有个关口,俗称洞,长约10米,宽约5米,高约3米。这里显然是个军事设施,据村民反映上面上面还有一层楼阁,供驻守的官兵居住的,只是后来坍塌了。

  洞内嵌有五块碑刻,多为捐资碑,有明代的,有康熙年间的,大多模糊。走过许多古道,两山峡口处,一般都有些建筑,但大多是路亭,面积不大,几个到十来个不等,是提供过往路人休憩,遮挡风雨的,往往还有些附属设施,比如茶水锅灶。但如今能够保存下来的,已是寥寥无几。



  唯有一块“南干止峡”的碑刻非常清晰。在五龙山脉各条古道的垭口,这里是最为险要的,两山夹峙,易守难攻。城关南侧的门额上镌刻着“峡挹”二字。意思是:站在这里峡谷两侧的风光尽收眼底。这一点并非虚言。尤为奇特的是在城关南侧前方5米处,建有一个大平台,青石砌筑而成,大约有50多平方,这是一个作战的平台。古道与平台之间非常逼仄,七八米长,且呈弯曲之势,仅容一人通过,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如今平台虽然是荆棘丛生,非常难爬。但每次我都要爬上去,站在那平台上,峡谷两侧风光一览无余,散落在南面山谷中的裔村、西垣等村粉墙黛瓦,清晰可见,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在古城关的北侧,有一棵高大的五谷树,冠冠如云,有十来米高。五谷树似乎很神奇,民间称它能提前预知五谷的丰歉情况。果子我见过,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但它的果实比较像五谷之一,那倒是真的。

  因为年久失修,因为地处皖赣交界,这样的地方往往成了两不管。这些年,我曾经就五龙山古城关的保护一事,在县人代会上提出过修复保护的建议。但因为地处荒远,人微言轻,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近的一次来,是一年多前,那时古城关虽有少量石头已有所松动,但总体风貌还是较为完整的。今年前些日子去看时,发现城关南侧部分坍塌。



  很喜欢人们说的一句话,生活在徽州是有一份责任的。是啊,徽州,不仅仅是地域之名,更是承载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近些年,这些传承历史文脉,历经风雨的徽文化遗址,由于地处荒山野坞,涉及两省两县,往往成了两不管,成了保护的真空地带,实在令人惋惜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4 04:48 , Processed in 0.7105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