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虹关•时间的韵味

[复制链接]

324

主题

323

帖子

96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10:3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村
虹关

       婺源虹关古村是一个古朴静谧、时光不老的好去处,“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说的就是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


      虹关村也称墨名村,是始建于宋建炎年间的古村落。
     过了水口村不远,跨过通津桥就到了虹关村。通津桥为始建于南宋的石筑单孔拱桥,长16丈8,宽3丈2,宛如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桥两侧及桥头台阶上均有石护栏,结构十分完美。古人在这里观景时曾写下“四面烟云绝顶下,一湾溪水斜阳中”的诗句。

      村头的溪畔广场,有一棵古樟,十几个人拉手方可围绕,树高冠茂,气势非凡,看过树旁的石碑方知,这棵古樟树的树龄已有1200余年,是南宋建村时先人手植。有人云“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

     明清时代,虹关村是徽墨的主要产地之一,有世间烟墨七分出徽州,徽州烟墨七分出虹关之说。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研墨写字,制墨产业也无人问津,现在村里只剩下一家以宣传古法制墨的尚逸工坊,供人怀古。
     虹关村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整个村落嵌于锦峰绣岭之中,白色的马头墙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神美意境。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虹关古村自南宋建村已经千年,时间的沉淀让古村落美轮美奂,古村的街巷全由老青石板铺成,漫步在迷宫一样的狭长街巷,欣赏着散落在村子里至今还保存完好明清两代的古建筑,我依稀可以感觉到其鼎盛时期恢弘的气势。残阳透过荒废院落窗洞,把对面的白墙染成了金黄色,使本来就斑驳墙面产生了印象派油画的感觉,美的不忍离去。人生短暂不过百年,但是巷子里斑驳的墙面忠实的把建于南宋,发扬光大于明清的古民居建筑的悠久历史忠实记录下来,时间是最好的画家,它让一面普普通通的墙面,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了油画般的感觉,这是历史的积淀,即使是最优秀的画家也无法用画笔去呈现出其历史印记和深刻内涵。




古村
虹关


      古樟树的左手边有所明代保留下来的老宅—留耕堂,留耕堂的大门开在左侧的青龙位,右侧远山为白虎,前有清溪,背枕翠岭,形成了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风水十分讲究。留耕堂现任的主人是婺源县的詹显华先生,他说起自己的祖屋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留耕堂是詹显华先生祖先在明代为其四个儿子所建的宅院之一,取名“留耕”,缘于一幅祖训名联:“书为恒产,百世留之有余;心作良田,一生耕之不尽。”可惜四处宅院现在仅有留耕堂保存完好。留耕堂在门楼、梁枋、花窗等雕刻工艺远远比不上村子里继志堂和务本堂,但也还算古朴。留耕堂二楼至今还完好保留着一面老墙,墙上“福自天申”四个大字清晰可辩。“福自天申”出自对联“福自天申来,喜从人道去”,我以为,莫道无神自有神,举头三尺有神明,思前想后修善果,“福自天申”享太平,这个说法非常贴切,在这里准确表达了留耕堂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从事古宅保护的吴志轩经过近五年的改造,留耕堂终于在4月21日正式开门迎客。在留耕堂吴总设置了一间茶室,杭州的小姑娘湘云把这个茶室布置的古色古香,与整个古宅相得益彰。在千年古樟下,在六百余年的古宅里,品千年古茶树白茶,也算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好去处。这里的古树茶没有经过任何的人为加工,真可谓是“一叶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住在老宅院,品味历史的味道,岁月静好。湘云她弹得一手好古琴,因此特意为她在茶室外面天井的一角布置了一个琴台,在茶室里听琴,只闻琴声不见人,更平添了些许浪漫,但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十指间流出的远古呼唤,天籁之音与这座百年古宅融为一体,给这座古宅赋予生命。

     黄昏,漫无目的的在村子里闲逛,除了几条黄狗懒懒的趴在巷子里外,基本上就看不到人,本来就窄的巷子,被两侧的房子夹持就更显得越发的窄,踏过青石板小路,我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砰砰的心跳声音,整个村子静的似乎已经让时间也停了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4 00:51 , Processed in 0.6069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