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徽饶古道上的两颗明珠——瑶里和樟源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570

帖子

171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9 10:20: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条条古道无不连缀着古村古镇,古村古镇又无不留下大量值得人们追寻的古代文明。徽饶古道也不例外,瑶里和樟源就像徽饶古道上两颗吸人眼球的明珠。
农历八月初十,我们十八位不同岗位退休的老人,结伴作了一次瑶里、樟源之旅。清晨六点,闻着淡淡的桂香,车发梅城,取道凫峰,转上徽饶古道,经休宁流口、鹤城,越过海拔747米高的六股尖,下梅岭,九点之前直抵瑶里古镇。
瑶里位于皖赣两省四县(安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始建于西汉时期,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瑶里虽属江西地界,却与皖南深山的祁门毗邻,有着相同特色的自然资源,自古与徽州有分不开的情缘,又是陈毅元帅所率的游击队驻地。对身边这样一个未曾谋面的古镇,我仰慕已久。
到了瑶里一下车,立即被这里的地理地貌所吸引,内心不胜感慨:瑶里和我曾经见过的中国几座著名古镇一样钟灵毓秀,又各有千秋。
因是自发组织的旅游,自己既是游客又是导游。下车第一件事,便想搜寻点有关瑶里的文字,以便所见“师出有名”。停车场不出十步之外的桥头,恰有一牌立于大树下,上面有简介,标着导游示意图。走向前粗略一看,方知古镇南临象山,北依狮山,穿镇而过的河流叫瑶河。数百幢明清古建筑皆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一律徽派建筑风格。
路边绿树环绕的山坳里,建有一座高大的“瑶里改编纪念碑”,正面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陈毅之子陈昊苏题写,背面是景德镇市委、政府、军分区为纪念皖浙赣边区红军游击队瑶里改编撰写的简介,大家怀着庄重的心情读着碑上的文字,随后对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深深地鞠上一躬。
离开纪念碑来到一座古牌楼跟前,一见牌楼正面镌刻的“窑里”二字,我就心生疑惑,到底是此“窑里”,还是彼“瑶里”?后来问了当地人,才知“窑里”原为故名。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宋初,有瓷窑80座,水车200乘,直至本世纪初,瓷窑外迁,这一景德镇瓷业的发祥地才改名“瑶里”,一字之改却成了划时代的标识。
沿着宽阔清亮的瑶河,踏上一条青石板铺成的明清商业街,古门洞、古窗棂、古货台,依然保存了做工考究的原貌。重重叠叠的风火墙,飞檐翘角,宛如昂首待征的战马。瑶里的明清商业街,曾是徽饶古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约60厘米宽的青石板铺成的街心路面,两侧镶嵌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光滑剔透的鹅卵石,色泽清纯的古石板,通向一条条诗情画意的街道,隐隐折射出一种文化与历史的完美相遇。
站在进士第、大夫第的石阶前,凝望那些高梁大屋,门楼看上去就像牌楼,古宅内外尽是古徽建筑的“三雕”工艺。这些爬满岁月皱褶的古宅,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莘莘学子,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寒窗苦读,沿着经史子集的阶梯,从这皖赣交界的深山里走向仕途。
狮冈胜揽是一幢建于清代中西合璧的徽派台院式民居建筑,融高雅、简洁、富丽为一体,整个建筑精美如诗。内部的梁、门、窗上镌刻着一幅幅木雕,题材均取材于古代名著和戏文,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漫步在瑶里青石铺就的每条街巷中,举头所见皆是徽派建筑的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在纵横交错的商业街道枢纽处,有一“徽州大路拐弯”的直立石碑,镶嵌在一幢老屋墙角上。这方风雨不化、水火难蚀的古道指示牌,尽管不知立于何朝何代,但却为络绎不绝的商贾指点过迷津,以致今天看到它,仍能勾起一种亲切的古徽州情结。
程氏宗祠是整个村庄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保持着古徽州祠堂高大宽敞的体貌,呈现出庄严肃穆的神韵。我们到来时,里面正在演出地方戏,铿锵的锣鼓声、优雅的二胡声、浑厚嘹亮的唱腔,似乎从天井中飘出,越过了马头墙,灌入了左右巷弄。可惜没有提前购票,无缘一览祠内的精彩。
离开程氏宗祠,踏上一板板小木桥,从河东走向河西。一路的山光水色,一路的古朴民居,有不少大学生坐在这里写生,绘着油画。拐进几条蜿蜒曲折的小巷,便寻到了隐没在民居中的陈毅旧居。我陡然想到了陈毅元帅曾在梅岭那场惨烈的战斗之后写下的《梅岭三章》。已作为陈毅革命历史展览馆的旧居内,一件件游击战、运动战中留下的珍贵展品,都在向我们述说过去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匆匆走访了瑶里,尽管没能挤出时间去寻觅古窑遗迹,去观赏模仿古人手工制作瓷器的工艺,但我们的身心却都同时进入了一幅古代历史的画卷中。
离开瑶里,返途中车子又爬上了梅岭,翻越了六股尖,来到休宁地界的鹤城樟源。樟源,古名又叫樟源里。
在樟源路口下车,第一眼看到的是两山夹一坞。一条小溪缓缓流出,一段村级公路依山右行,约行四五百米,小溪左边零星散落着新房旧屋,越前行山势越窄,这样的地方让人越看越不像个村庄。待到两山相钳的窄口,连山村公路也到此为止,仅留下一泓溪水,一座古老石门。拱形的门梁上有一石匾,上刻“石门胜集”四字。石门内外有七八个工匠正在旧址上仿建原来的建筑物。跨入石门,眼前豁然开朗,有了武陵渔人甚异之的惊觉。复行数步,眼前是一片古树林,其中一棵挂有“安徽省一级古树银杏”标牌,树龄七百余年,须三四人才能合抱。
缘溪行,两岸屋舍井然,无论古宅新居,皆错落有致,保留着古徽建筑风格。在两面青山绿树的掩映下,不少老屋的墙壁和门楼上尽是爬山虎。因房舍筑在溪水两岸,蜿蜒曲折的溪道上随处可见古朴的石栏杆。每相距十几米,建有小桥一道,青石的、水泥的、木头的,材质不尽相同;拱形的、平板的,造型也是各异。于是急忙开手机视频,沿途摄下这皆是风光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
遗憾的是,我们几个走在前面的“先头部队”还未来得及穷尽源头,后面的同游者中便有人催促该回头了。回头的路上,巧遇该村的一位村民,他主动打听我们来自何地。得知我们来自祁门,便来了兴致,又问是否有赤桥人,有没有姓方的。得到否定回答后,他却兴致不减地开始了介绍。原来他姓方,祖籍祁门赤桥,今年六十二岁,在村中负责祠堂内的供香和古建筑的修复。他介绍,樟源是中国典型的传统古村落,现存文化遗址有水口城墙、石门、石门胜集石匾、明代方氏宗祠、古屋晒台、翰林井、禁渔碑、甘岭古道、红军标语等。随后,他又引领我们看了方氏宗祠和几处人文景点。祠堂是典型的徽州古祠,构建基本大同小异。难得的是,方氏宗祠留下了“让墙”于民房的故事,体现了恭谦、礼让、和谐之美德。村中有位在台湾当博士生导师的老教授,曾三次回乡谒祖,其中一次出资大修了方氏宗祠。
村头有《樟源进士题名碑》《方氏家规》各一方。从进士题名碑上得知该村始祖姓方,名游,字公悦,公元1071年从祁门赤桥迁入樟源,宋元丰辛酉登冯京榜进士,师事程明道先生。初知涪州,寻升资政殿侍讲学士,兼中书侍郎。曾经上言“颜孟继孔子道统礼当配上”,诏从之。方游的子孙后代文脉勃兴,英才辈出。至清朝光绪帝,共有十二人考取进士,其中三人钦点翰林。
《方氏家规》可谓字字珠玑:“敬祖睦族,子孝双亲;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勤俭自持,戒骄戒惰;诚实守信,赋税不缓;尊师重教,严立学规;患难相救,疾苦相恤;婚贺丧吊,毋尚浮奢;尊长爱幼,族如一家。”正因世世代代严格遵守着这样的家规,樟源村方氏人才辈出,经久不衰。这位村民还告知,樟源自祁门赤桥迁支以来,到如今九百三十七年,男性中全是清一色一个方字,没有一户杂姓。这一现象,在中国绝大多数传统古村落中,极为罕见。
坐在返程的车上,我不禁想,无论是著名的古镇还是传统的古村落,它们长盛不衰、熠熠生辉,不仅与钟灵毓秀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与底蕴深厚的文脉根基和气正风醇传统文明的教化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5 23:48 , Processed in 0.4020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