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婺源赏花之旅】探访桃溪村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4

帖子

19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5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县中云镇桃溪村位于婺源龙山乡,建村一千四百余年,因晋代潘岳带领村人沿村中小溪种桃树而得名。桃溪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即坑头、孔村和豸峰,是保留的比较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一、坑头村

    【资料】据史料记载:唐朝广明(公元880年)年间,福建三山人潘逢辰由黄巢寇乱避难地安徽歙县黄墩始来婺源,定居桃溪(即坑头村),为潘氏始祖。

      坑头村有“两多”、“两绝”。

      一是“自古以来文人仕宦多”

      村民流传有“进士满街走,秀才多如狗”之说。村谱载:仅明正德至万历年间,该村中进士者就有十一人,任尚书者六人。其中潘璜祖孙三代里出了九位进士,潘璜一人就先后任过吏、刑、工、兵四部尚书的史实,在婺源辉煌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村中“尚书故居”曾有联:“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清初,该村潘姓子弟中举者亦有二十余人,但多研究学问和著书立说。当代台湾著名红学家潘重规即该村后裔。

      二是“古桥多”

     至今村中央小溪上历代所建的三十六座半小型石拱桥,蕴涵着一个意味深长的传说——村中共出了三十七位达官,其中三十六位系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村人允许其各建一桥(谐“轿”音),以示荣耀;而有一位是花钱捐来的,村人只允许他建半座桥,以警后人。 
“一绝”是村中以一口据说是吕洞宾所掘泉水酿制的“老水酒”,谱载明代宰相严嵩酷爱饮用。

“二绝”是村民引溪中活水入宅放养的“冷水塘鱼”,鲜嫩味美而又可入药。


       同行的青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个远离尘嚣的古村落。据他说,前两次路还没修好,也没有班车进去,只能徒步,沿着那条土路一直走到尽头,就是坑头村了。

      这次的探访之旅很轻松,桃溪村距县城30公里左右,离开江岭后,在中云镇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餐馆,吃过正宗的婺源菜,然后开车往龙山乡方向走,坑头村——孔村——豸峰村18里为简易公路,豸峰至中云镇为水泥路,青云驾轻就熟,很快就把我们带到坑头村。


       在"黑瓦白壁马头墙"  百年老房中穿越 :


        一直走在坑尾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点特别,远离了其他村民,独家独户的。青云说,他每次来都要探访这户潘姓人家。

被油菜花包围着的民居:

        这是的大家族群居, 特别之处不是油菜花的围绕,也不是房前屋后的几口鱼塘,而是一进大门竟然是一口鱼塘,几代人几十口人长年累月的围着这口鱼塘生活,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绝,引溪中活水入宅放养的“冷水塘鱼”,据说这口鱼塘的鱼已经养了20多年了。

        家中的老奶奶80多岁了,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很开心,带着我到处转,特意把我带到她的房间,让我好好的把她的花雕床家拍下来。交谈中我发现,他们比较忌讳谈及祖上的历史,既然不愿意,那俺还是闭嘴吧^_^

      在他们家二楼拍的,请忽略那乱乱的电线:


        离开村尾这户人家,我们继续在村里晃悠:


         全村有几百户人家,整个村子由两条山泉绕着,河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清澈冰凉,流经每家每户,村里的人常年都在用这河水洗衣、洗菜并饮用,非常原始。村民为了进出方便,纷纷在家门口搭建青石板桥,平均每两户人家就有一座模跨在流经村里小河的桥,时至今日,全村共有七十二座各种各样的小桥了。

穿过数不清的桥,就是没看到那半坐桥在哪:


       我们在村里的一户人家住下来,青云跟这户人家挺有缘的,上次带同事来,同事的老婆就把这家人的儿子认作干儿子,现在干儿子在南昌读大学,老公在上海打工,家里就女主人在家。女主人很朴实,跟我们说,你们住这里可以,但要自己做饭,自己到菜地里摘菜,哈哈,太爽了~~~,第一次在地里亲手摘下的蒜子,在手里已经闻到了蒜香味。虽然,住的地方很简陋,吃的也很简陋,在溪水洗菜的时候水很凉很凉,还是青云大厨在炒菜,但这是我们吃到的最香的一顿饭。
      洗菜工作照:


       女主人家里有十几个有半人高、直径大概有一米的大缸,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绝”,是村中以一口据说是吕洞宾所掘泉水酿制的“老水酒”,这自酿的米酒浓郁芳香,据鸥统计,我们三个人喝了 5斤,当然了,我只能是1,他们俩东北人各2^_^。在宁静的乡村的某一夜,喝了个酩酊大醉,真爽!!!
     热情的女主人还用塑料瓶装上“老水酒”让我们带回去,这不,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还喝上一杯呢,嘿.....

      这是其中的一个酒缸,酒就从那小竹篓渗出来:



第二天,晨曦初现,来到住家后面,拍下本次行程最漂亮的一张照片:


    婺源县中云镇桃溪村位于婺源龙山乡,建村一千四百余年,因晋代潘岳带领村人沿村中小溪种桃树而得名。桃溪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即坑头、孔村和豸峰,是保留的比较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二)孔村

       沿着昨天进来的土路,离开坑头村,我们来到孔村。

       一条相对宽大的溪水流淌在村子的中间,民居依溪而建,生活用水全部在溪水中解决,洗菜、淘米、洗衣服、刷马桶等等同时进行,溪水下游垃圾成堆,但依然改变不了村民的生活习惯。

     村子里见到的大部分是妇女、老人和小孩,估计青壮年全在外打工了。


依溪而建孔村:



悠然自得:

生活用水全在溪水中解决:


桃花梨花油菜花,构成了孔村的春天美景:



婺源县中云镇桃溪村位于婺源龙山乡,建村一千四百余年,因晋代潘岳带领村人沿村中小溪种桃树而得名。桃溪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即坑头、孔村和豸峰,是保留的比较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三)豸峰村

【资料】关于豸峰村名的来历。相传豸峰建村于北宋年间,早先并不叫豸峰,而是因在回龙山下结村聚居,故名寨峰。后有一外地官员路过这里,闻其名,观其形,疑有结寨谋反之嫌,便密报朝廷。好在村里朝中有人,快马送信,告知乡亲,改村名为“豸峰”。“豸”,方言与“寨”相谐。遂躲过了一场灭村之灾。

我们去的时候,村子没什么人,也没见到其他游客,这样就能让我们能静心品味这个古老才村庄:

从村庄的建筑能看出其文化底蕴,听说这房子是在10多20年前修建的,秉承了徽派建筑风格: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成义堂,砖雕、木雕、石雕,惟妙惟肖,堪称三绝。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大门紧闭,进不去,透过门缝看进去,能看到一小部分的砖雕、木雕,已经让我们赞叹不已了,下次有机会再去的话,一定要进里边看看。

只能在门口遥想一番了:

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资深堂,精美的木雕依然保存完好:

这是在民居里拍摄的木雕:

围绕着古建筑周围的那些短街深巷,都用青石铺就,碎石点缀,不由使人联想起昔日豸峰村的繁华和房屋主人的高雅。今天的我们,也忍不住装装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6 23:48 , Processed in 0.0768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