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远逝的西部重镇——古筑村

[复制链接]

535

主题

535

帖子

160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3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你徐徐翻看《黟县志》中介绍古筑村的了了数百字时,你会被当中一句话震撼,是“古筑村历史悠久,以孙姓居多,宋以后一直是黟县的西部重镇。”让生于此,长于此,并工作多年于此村的我竟然心生敬畏与疑惑。

    当我漫步在伴我生活成长34年之久的古筑村中的巷弄时,很难让她与“西部重镇”联系起来。唯一令人心生敬佩的是能在高高的古建筑,深深的庭院,幽长的巷弄,气派的雕花门楼及莲花门上找到当时建筑的宏伟与村落的繁华,得出那时古筑村孙姓宗族的族群之庞大与身份地位之高。孙氏祖先在(983年——1032年)迁入月塘,在(1161年——1222年)迁入古筑村,并很快在数十年之后使古筑村成为黟县西部重镇。是否与孙氏祖先第22代世孙孙权在当时平定叛乱与显赫的帝王身份地位有关?由于缺乏史料的记载,只能在散存的古籍与古文的字里行间寻觅,来搜寻当时古筑村孙氏宗族族群的一些情况。早在宋朝建村伊始,就在现今的村口建有家庙(明朝之后称祠堂),亦是古筑村孙氏最早的宗祠。尤为可惜的是文革前后拆掉的36座祠堂,有两座宗祠是见证了古筑村成为繁华街镇的历史和孙氏祖先在此繁衍生息的年代的。尚古堂与尚义堂(牌楼厅),他们是古筑孙祖在此不断发展,村落不断壮大中用此村北方向不知多年的松树林中相当粗壮的松树和银杏树建造的。耗时耗工耗材,用银如流水。其中孙祖在此建村建宗祠还传有一段神奇的有关建筑风水的有趣故事。随后孙氏祖先在这块自认为的风水宝地一代一代生子生孙,繁衍生息,在宋朝之后很快成为重镇,虽然具体繁荣景象不详,如果有机会能从孙氏祖先留下的文章中寻觅到是一种幸事。但是还有一件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兴旺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建国初,由于特殊时期的特殊原因现在仅存一座祠堂和百余幢古民居。但可以从老长者口中在脑海重现在上世纪40年代宏伟的古筑村,有的甚至在建国后或文革后都存在的,后来不知何故无影无踪了。

    从老长者口中得知,古筑村有祠堂共41座,孙氏祠堂共36座,其余四座村里他姓的祠堂,一座外村的祠堂。总祠为宋时的家庙,在现村口方向,他的宏伟无语能形容,经过岁月更迭,几次失火,后来无迹可寻,一些具体情况不详。是在孙祖宋朝迁入古筑村时建的。离现在千年历史了。只能说一句“此祠建筑人间罕迹,历史与日月同辉”。在近代仍保存完整的这些祠堂中数尚古堂、尚义堂、尚德堂、尚本堂最为壮观,是在明朝古筑孙氏宗族的四个支系祠堂。在450年前建的尚义堂门口的麻石做成的牌楼,徽州少有牌楼能与之相提并论。据我从资料所得不是任何人随便才能建牌楼的,并且分何身份建和等级的牌楼,所以不知孙氏祖先的何种身份荣耀。里面分三进,前厅、中厅、里厅。前厅搭台唱戏;中厅宗族群人开会祭祀所用,可以摆几十桌;每年的除夕,小年,阴历七月十五在里面祭祀祖宗。里厅是摆设祖宗牌位和挂容的,有身份地位的祖宗就能把他的画像挂出来供子孙祭拜,没有的就只能摆祖宗牌位,可是牌位上都是画龙画凤的图案。在尚义堂里还有一特设,在中厅舞台上方有一面大羊皮鼓,两个大人才能抱住,每到开宗族会或拜祖宗时一敲打,全村都能清晰可聆。在上方还有石雕狮与石雕鱼,即大又逼真。这一宏伟建筑一直伫立了400余年,由于里面木料相当古老和粗壮,在文革后被卖了里面的木料而整体落架,在原址上做了西武电影院。其余除少量外姓祠堂都是孙氏各支祠。可想而知当时孙氏家族在古筑繁衍的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当时村中水井72口,巷弄不计其数。整村在东向、北向、南向有像城门似的建筑,晚上到了9时半就关闭不让里外人进出了。村口有三个庙为:汪公庙、关帝庙、周公庙。还有五个牌楼,最靠近村庄的一个比现西递牌楼还高大,穿过此牌楼才能进村。在现村口的建材店位置有还有两个麻石和两个青石接孝牌楼。在村后有占地11亩的“愚公谷”,并有书院、楼台亭阁、庵等建筑和莲塘、鱼塘。广值树木花草,秀丽幽静。在古筑街向东向西这一条十几里的古驿道上有不下10个亭子,供过往的行人休息的。其中有一个在去官麓的路上有一个亭,是一位寡妇修建供行人休息的,目的是说为了下辈子积德修福有好报。座落在村前的是一条与那时并存的古筑街,不用多说当时街区的繁荣了,一个是古驿道穿过,二是古村落生生不息地繁荣了上下五百年不止。这个可以从一些老长者口诉中得知在民国时在黟县也是繁荣的,附近的小村落和祁门靠近的村落都在此街上贸易往来。

    古筑村的风情民俗也是五彩斑斓,除婚嫁习俗,还有富有特色的庙会和灯会。每逢农历闰月年的六月十九接观音菩萨出游时,以旗、锣、伞和粗细乐组成仪仗队为前导,继之为香案、迎圣亭、老爷座轿。儿童锣鼓队随后,别行别吹打,周游全村,家家门前设香案祭拜。这时全村禁屠斋戒七天。当年还唱徽剧和目连戏。

    由于原西武经济落后,修马路时间较迟,地理位置上是西边角落,没有了古时重要且特殊的交通要塞地位,几乎与外面隔绝。就在快要建国时,许多在外经商的古筑孙姓人,看到外面的经济发展和家里比较后,都有定居外面的想法和实质的行动。我曾祖父就已经在上海置了房产,而且在上海也是不错的家业,有高墙深院,亭台楼阁。由于战争缘故,只好返乡谋生。但还有相当多的黟县人(不少古筑孙姓人)还留在了外面。后来建国后一系列变革,家产、古籍、古迹、以及对人的迫害,致使断了返乡的念头,返乡了的也只好忍受心灵与肉体的创伤,信念与坚韧从此留存不多。

    从此以后,在外地的古筑孙姓人怕勾起伤心地往事,见到受伤的村落,见到依然可亲的人,当然还有使他不想提起的令人憎恨的邻里。哪怕好不容易回来看看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有着内心深处纠结的阵阵痛楚,有着看一眼又开心又泪流心里的矛盾。也许“一生痴绝处,吾梦到徽州”最能描绘他们对家乡生生不息的思念,就算在病榻前也会发出最后微弱的赞誉,因为那里是他的摇篮,是他从徽州娘胎里出生前汲取营养的脐带。在人生的尽头对子女的许的愿是看一眼古筑村住过的老房子,于是子女不远千山万水用镜头带去长辈的回忆,带去他们在人生舞台将要落幕时最后从幕缝里看一眼的欣喜,以表一生对童年短暂美好时光的眷恋,也只好以这种方式践行“叶落归根”的无奈。

    永别了,远去的昔日西部重镇——古筑村;那些在外乡还漂泊不定的古筑孙姓人回家看看吧!哪怕看一眼总比看镜头强,还有许多留下的古迹和与你旧交好友亲朋,他们在这里默默守候着你的探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19:11 , Processed in 0.59995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