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历山历水历溪村

[复制链接]

78

主题

78

帖子

23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0:35: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溪村位于祁门县境内历口镇,座落在牯牛降主峰脚下,一条舜溪河贯穿村落首尾,当地俗称牯牛降为“大历山”,村名即由山水叠加而来。历溪村建于南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P1     映翠桥




       村入口处,是一座廊桥,掩映在葱翠的树枝间,名曰“映翠”。站在桥上张望,一条小溪缓缓流过。

P2     小溪流水



       过小桥,是一片幽静的翠竹林,鹅卵石小路。因为是雨后,石头湿滑,走起来需小心翼翼。走在其中,感受着这种湿润、清新、幽静的环境,像梦里的竹园。

P3     竹林小径



       历溪村的村口横卧一座舜溪桥,始建于明景泰年间,已历五百余年,用当地河卵石所建,全长30余米,宽4米,是历溪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桥边,期待能有一牧童牵牛走过,将是怎样鲜活的场景!只是,古桥冷清,只将一弯半月倒扣水面。

P4     舜溪桥



       古桥旁的高大水口树静静伫立,与云雾中的山峰遥遥相对。

P5     水口树



       古桥西侧石崖上原有观音阁,1948年毁于战火,现仅存佛笼和“历峰锁钥”横匾一块。一处遗址,再现了此地悠久的历史。

P6     观音阁遗址



       沿舜溪河前行,古老的历溪村渐渐清晰起来。村落临水而建,是皖南古民居的典型特色。

P7     临水古村



P8     临水古村



       河边的平台上,有村民临水浣洗衣服。

P9     浣衣



       景区的一位负责人亲自给我们当向导,仔细介绍历溪村的情况。他掏出钥匙打开一处古宅的大门,这里是村里表演“目连戏”的舞台。目连戏,发源于弋阳江地区,因名弋阳腔,简称阳腔,又称高淳阳腔目连戏,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也是我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游客到历溪村,可预约目连戏表演。只是我们事先并不知情,时间也匆忙,只能期待下一次了。

P10     目连戏舞台



       从门上悬挂的匾额可以看出,这里已经是目连戏的传习基地。也算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P11     剧场大门



       步入历溪村,可以看到这里的古民居保存完好。粉墙黛瓦,青砖小瓦,青石小瓦,马头墙,挑檐,大多是高大堂屋数间,毗连矮小的厨房一间,既实用而又各具特色,古朴庄严。

P12     历溪村古民居



P13     历溪村古民居



       村中街巷甚多,纵横交错,宽窄不一,让人眼花缭乱。我在街巷中踏着湿滑的石板路来回行走,看着两边相像的房舍,不知不觉中感到有点迷失方向。

P14     历溪村街巷



P15     历溪村街巷



P16     历溪村街巷



       村中很是宁静,偶尔有人声便传出很远。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在门前狭小的空地上转圈,有老人在街巷中出入。历溪村,仿佛远离现代的一个世外桃源,让我感觉是那么古远。

P17     历溪村街巷



P18     历溪村街巷



村中有合一堂,是明代御医王典所建的王氏宗祠。也是村中最宏大的建筑。堂前的空地,大约是村民的集会之所,或坐、或立、或蹲着数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什么,因为是方言,我听不懂。从神情上看,他们聊得很认真,似乎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话题。一只母鸡觅食经过这里,毫无胆怯之意,在村民间悠然地寻着它的食物。很喜欢这样一幅画面,原始自然的生活,悠闲恬静的状态,古朴真实的乡村。

P19     合一堂



       传说王典于明嘉靖年间闲游京师,治愈太子怪病,被封为御医。但王典不图荣华富贵,告老还乡后,按京城圣济殿式样建造合一堂,意喻“天人合一”。祠堂气势恢弘,古朴庄严,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屋顶四面上翘,宛如一只老凤带着四只小凤飞舞九天,故又名 “五凤楼”。  

P20     合一堂匾额



P21     合一堂内景



       村中古宅大多保存完好,但遗憾的是,一些现代建筑开始夹杂其中,破坏了那种统一的风格。我给景区的负责人建议,可以另辟一地建新村,村民盖新楼可去新村,这里则永久保持古貌,这样既不冲突,又利于对古宅的保护。当然说起来容易,村民是否愿意离开这世代生息之地,是一个难题了。但是古宅的保护确实需要引起当地的重视,否则会不会有一天,古老的历溪村不复存在?!

P22     历溪村


       村中生长着一棵千年古香樟树,植于五代时期,有800多年的树齢,至今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古樟树干粗大,五六个成人才能合抱。树冠覆盖宽广,枝丫伸展造型独特,形似佛掌,故名“佛掌香樟”,又称“万寿樟”,被当地村民奉为“神树”,是历溪村历经千年的标志。

P23     万寿樟


       村后有一片古树林,原是历溪村的水口林,这是古徽州村落的标志之一,起着防风固沙、遮避村庄的作用。林中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百年以上的古树有360余株,珍贵树种有银杏、红楠、苦槠、樟树等,在村落附近能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林而未被毁坏,实属不易,这在全国乡村景观林中是罕见的。置身其中,宛若身处原始森林和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

P25     古树林



       古树林中,有几处简易的木棚,起初以为是更古老的民宅,听了介绍才知道是为拍摄电影临时搭建的,一直遗留在这里。

P26     古树林



       古树林中有一棵大树,因遭雷击,根系破坏,已经枯死,只留下秃枝枯干静立于此,有一种悲壮的美。

P27     古树林



       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干枯的树杈耸立在在一片绿色之中,更加让人震撼。

P28     古树林



       村后小径幽幽,通往历溪村的田园。

P29     小径幽幽



       有不知名的鲜花伸展在路边,色彩艳丽,引人注目。

P30     路边鲜花



P31     路边鲜花



P32     路边鲜花



       就在我专注于鲜花之际,发觉有人从身边飘然而过,身背镰刀,仿佛女侠。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携带镰刀的方法,将一段毛竹掏出一个空洞,将镰刀插入其中,然后用绳子束在腰间,镰刀垂直紧贴在背后,既方便携带,又十分安全。真是聪明的办法。

P33     身背镰刀的村民



       走出村口,绕过一棵大树,就来到了田间地头。

P34     历溪村田野



       田里的水稻已经成熟,黄灿灿地惹人喜爱。几位村民在田间忙碌。

P35     历溪村田野



       因为是雨后,水稻的叶面上还挂满水珠,晶莹剔透。

P36     稻叶带雨



       菜地里品种丰富,最让我喜欢的是鲜红的辣椒,挂在绿叶间,十分喜庆。

P37     鲜红的辣椒



       村边和田间到处有桂花,芳香扑鼻,沁人心脾。

P38     桂花香



       我先前看到的“女侠”也在田中忙着收割她的豆子。

P39     收获豆子



       同行的两位老总显然被这丰收的景象吸引,用手机专注地记录他们喜爱的风景。

       走过田野,不远处是历溪大峡谷,全长约18公里。峡谷中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奇峰竞秀,风光旖旎,当地民谣曰:“三十六大岔,七十二小岔;岔岔环连环,大岔套小岔”,自然景色之奇,可见一斑。

P41     历溪大峡谷



       峡谷中水很清澈,河床中的的石块清晰可见。

P42     历溪大峡谷



       峡谷中的水也是当地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所以环境保护很好。

P43     历溪大峡谷



       峡谷中的一块巨石上有几只蜻蜓驻足,但颜色以蓝色为主,让人颇感意外。只是距离太远,难以看得清晰。水中有鱼,在水中划出优美的波纹。

P44     蓝蜻蜓



       峡谷中流水潺潺,或急或缓,从岩石上冲刷而过。

P45     历溪大峡谷



P46     历溪大峡谷



P47     历溪大峡谷  



P48     历溪大峡谷



       历溪大峡谷保持着它原始的风貌,在峡谷中行走,需要手脚并用,有些探险的味道。有些地方则必须涉水而过,稍有不慎,就会湿身。

P49     探险历溪大峡谷

       峡谷边有油茶树,累累的果实缀满枝头,压弯树枝。这是当地山茶油的原材料。

P51     油茶树



P52     油茶果



        时过正午,我们放弃继续向前探险,返回历溪村的停车场。历溪村是我们祁门行的第一站,一个上午的时间匆忙,未能深入探寻,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祁门历溪、观音堂、九龙三个景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历溪村,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俱佳,让人流连忘返。
        待清闲时,来历溪村,住农家,去田中采摘,吃农家饭菜,看目连戏,探幽历溪峡谷,登大历山,做一回历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0 08:24 , Processed in 0.7443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