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察关

[复制链接]

248

主题

248

帖子

74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1: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唐朝庐源先锋兵马使詹必胜之子詹之谏(詹初下第九世)于唐僖宗时所建,迄今一千二百余年;是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巴金先生的好友詹剑锋先生故里。村中房屋部分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主要景观有察关水口,徽饶古道,詹氏宗祠,崇俭堂,关帝庙,前山森林自然保护片区等。
一根鱼杆插在溪边,次日便长了枝叶,连村名由来的传说都这么生发,从最初的“插竿”的传奇到”察关”的诗意,是村人经年的对话与村庄成长的丰富。一如村边的小溪,幽幽的清流中伴着悠远的欢唱。那位在溪边的钓者,钓出机缘,成了察关开村的始祖,他的怡然与悠闲,不仅建立了自已内心的秩序,也留给村庄和村人有了千百年的恬静与和谐。
察关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北部,现属于虹关村委会管辖;古村座落在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划疆之地的浙岭(即吴楚分源)南麓,因地处要塞,自古被认为是婺源的北大门,是古代徽州府治(今安徽歙县)至饶州府(初治在今江西波阳)的主要通道,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徽饶古道,大名鼎鼎的徽商(吃苦负重的徽商又被称为徽骆驼)就是沿着这条路发家致富的。婺源第二高峰——高湖山东南端,村庄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整个村落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达到了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神美意境。
自然保护片区
该片森林保护片区近1200多亩,是察关村民留给后代的一片青山,这也是全球唯一保护模式——婺源自然村森林保护区模式的林区,主要为杉树,松树,竹子以及其他乔木。

水龙枪
据《婺源县志》载,该铜质水龙枪是1911年担任广东粤汉铁路总经理兼工程师詹天佑从婺源旅粤同乡会那里了解到家乡察关村遭了火灾,烧毁了许多房屋,便去广州永隆公司订购了这台水龙,赠送婺源家乡的消防器材;此水龙枪系消防水龙的一部分距今有95年,且保存完好;该枪身铸有阳楷书“察关崇俭堂”和“同利号”字样。现已被婺源县博物馆收藏。

察关水口
——2007年被评为"中国经典景观村落",“徽州最美水口”, [3]  1974年由祝新运先生主演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外景拍摄地,也是电影《捕蛇少年》的拍摄地;2016年电视剧版《致青春》的主要拍摄地。察关水口主要包括文昌阁,祭酒桥,祭酒厅,28棵古树(古樟树,古枫树,古苦槠树,古栎树等),印石浮纱,徽饶古驿道,岚山庙溪。
文昌阁旧址,这里是昔日察关学子寒窗读之所,只剩下凉亭一间,虽有些破旧,但马头墙、飞檐、戗角、黛瓦仍彰显徽派气息。
祭酒桥,长约42米,宽约6米,内高约7米,跨径约14米。又名寡妇桥,号称“中国第一寡妇桥”,由于徽州山多地少人多,大部分人很早就外出经商,徽州地区多老幼和寡妇,相传此桥建于南宋中叶,距今已有800多年,后因年久损毁,由村中一寡妇四方募钱,捐资照原样复建。桥上本有石栏,后村人念其功德,特将石栏拆去,取无栏(男)之意。故该桥又名“寡妇桥”。时至今日,村人每逢婚嫁喜事,必不行经此桥,不惜绕道远行,以避“寡妇”之讳。“祭酒厅,”本里高祖十三世,本德公,行十二,字叔义,宋绍兴年间,举春秋明以及第,三任金华太守,后称疾不仕归里,庆元已犯年建亭七间,造村末水口大桥,号“祭酒桥”,同时建一亭子“;这就是祭酒桥和祭酒厅的历史。
28棵古树(察关樟树,古枫树,古苦槠树,古栎树等)组成的古树群,参天而立,斑驳的树干上交错的虬枝在春风的摧促下绽出了簇簇新枝,洒下了一片绿荫。这些古树全都绕着一座单孔石拱桥而种,当地人取“二十八星宿(秀)拱月”之意,就称该桥为“秀拱桥”。
印石浮沙,人站在石拱桥上向上游望去,河中卧着一块大如巨鲸,状若宝印的磐石,那就是“印石浮沙”。相传村中哪位学子能撼动此石,日后定能“高中状元,贵为将相”。
徽饶古驿道,由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在此处古驿道穿祭酒厅而过,从下面的十堡村往北经由古村,通往北面的徽墨名村虹关村,在经由浙岭通往安徽休宁县板桥乡。
此外还有关帝庙,詹氏宗祠,崇俭堂等古建筑。

历史
察关村景点在于他的水口文化,察关也是徽州的一个村落,水口是一种风水文化,同时也具备了多重功能。

防卫
无论是山越遗民还是入迁汉人,经历了千余年征服与被征服的抗衡和波及到此的战乱后,都体验到防御在维持生存的诸多条件中的突出地位。徽州多数村落四面环山,人们自然而然都把水口视作“关隘”,由“狮”、“象”把门。天然的形势加上人工的修整,可以大大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徽饶古道,锦锁南关”便讲述了察关村与其察关水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界定
徽州人多地狭,人们因追求生存需要而对土地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人人都想控制一方他人不能随意染指的生存空间。在基本保持聚族而居状态的徽州,水口即是界定村内、村外两大空间领域的最明显标志。过去村落间械斗,往往是“进了水口就打”、“赶出水口为止”。村中老人过世,女性亲属哭着送葬,走到水口便须返回家中;一堆稻草灰也是烧在水口上。特别是社屋这一专门祭祀社公的建筑,也往往建在水口附近。而社公正是管辖这一方土地的神灵。

实用
徽州山区的村落多在山坞中,一般正是风道。若有水口的关闭,就可以减轻山风的肆虐,此为防风功能。冬天里“出了水口就冻得没做头(不得了)”是好多村落的普遍现象。而对于座落在半山腰或山顶的村落来说,水口的防止水土流失、山体崩塌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象征:在徽州人的观念中,水口的形势状态主宰着村落的盛衰和安危,它是一村居民生死、前程的象征。如绩溪冯村自元代开族以来,“尚未能大而光也”,后“本堪舆之说,因地制宜,辟其墙围于安仁桥之上,像应天门;筑其台榭于理仁桥之下,像应地户。”结果“物阜而丁繁,一时称极盛焉。”此类记载在当地的谱牒中比比皆是。也正是这一原因,过去的族众往往对水口的一石、一草、一木都不敢轻举妄动。

聚会
随着水口的不断营建,这里就会成为村中风光宜人之场所:溪流潺潺,花红柳绿,塔楼伟立。不仅地方俊彦流连于此,咏答唱和,父老兄弟出作入息,亦咸会于斯,聊天作乐,呈现出一派祥和与宁静。

导向
就象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那样,当一个外地人在徽州的幽静山野,沿一湾溪水蜿蜓前行。突然两山夹峙,无从觅路。此时,那格外茂密的林木、隐隐约约的楼影又引领着他从狭小入口继续前行。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水口便充当了他的空间向导。 在对水口的营建中,徽州各村都煞费苦心。在山腰及山顶的村落,多在村下边种植大片的毛竹和树木。在山坞的村落,为彻底扼住水口,增加锁钥气势,营建方式则多在两山夹峙之处修桥,并在桥两端山上植以常绿树。祁门奇岭村就是一个典型:在狭窄的谷口,建起一座硕大的楼阁,两侧又建有屋宇数楹,构成严密的防御型建筑群。若山谷相对开阔,则除建桥外(有时甚至将笔直的河段特意改成“之”字形),还筑堤,堤上植以常绿树。歙县黄备村即属此类。而在平原无山可依之处,则需另作安排。如歙县棠樾,水口在地势较低的东南角,地势较为平坦,为彻底关住水口,就在此仿北斗布局堆筑了七个高大的土墩,俗称七星墩,墩上植树木,墩尽处为一村诸水尾,跨水建桥,桥上并建义善亭。若村落较大,财力厚实,还常建牌坊、庙、亭、文昌阁、奎星楼、文峰塔等高大建筑。当然,这一切均以风水观念中的“障空补缺”为依据。 总之,水口虽小,但从中可窥视出徽州居民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的生存环境的不懈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4-27 22:15 , Processed in 0.0766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