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采风打鼓岭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184

帖子

55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5:30: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很喜欢摄影,喜欢镜头下的那些唯美、静谧抑或张扬生命、刻画个性的画面。一个镜头不仅是一幅画,它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表现,是被赋予了情感和生命的。遗憾的是,至今没有拥有一架好的相机,也没有认真学过摄影,总是被廉价的傻瓜相机傻瓜着,并自得其乐。金秋十月,有幸作为特邀信息员参加黄山分行的网讯培训,于是赶紧借了一个相机兴冲冲随队前往黟县打鼓岭采风。

深秋的清晨雾霭迷蒙,随着阳光的铺展,白雾被风推着,被光泼洒着,从一个山头游向另一个山头,又缓缓地被扯成一条条丝带,绕山葳蕤而行。阳光下,一切似乎都如那水、那雾般流动,连同那山那树那露珠,还有歇息河畔的白鹭,形成一道道行走的风景。

车子拐入通往打鼓岭的山道,左旋右转,清流、翠竹、野花、树木,在阳光中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晕乎乎,乐乎乎,仿佛是被桃花源入口的两岸桃花、落英缤纷吸引着寻寻觅觅的行船人,步步驶向桃花源深处。

拐过一个大弯道,车停在景区入口。又随观光车到达景点——打鼓岭。这里溪水清冽,卵石滑润,野花招展,一条羊肠小道在两旁翠竹护卫下通向山林深处。鸟语花香,水流清幽,唯独没有鼓声阵阵。打鼓岭,此名何来?带着疑问,我随着人流向前方走去。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动作迟疑了些。待到赶上队伍,发现人群已经在谷口分散开来,三三两两,端着相机捕捉满意的目标。我也不甘落后,举起手中的相机……

在来打鼓岭的路上,来自省行网讯的老师曾给我们上了简短的摄影课,主要说了摄影作品的三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将画面拍清晰;第二层次,讲究的是摄影技巧;第三层次,是摄影作品的思想性。理论上很好理解,但实践出真知。看到老师蹲在溪水旁对着流水试镜头,我赶紧走到他身边观摩。老师先是透过桥洞拍了一个S形水流图,告诉我们,这种拍摄是为了拍出水流流动的形状。又朝脚下的溪水对了很久,做了一些技巧性的调整,一张光影中晃动的流水青石图出现在我们面前,波光闪闪,连水里的卵石也顿时有了生命和色彩,鲜活起来。我不甘落后,跟着学。可惜,除了拍出了个流水的S形,其他的照片都平板板的,没有生气。老师说:你那相机不行,时间太长了。顿时沮丧万分,后悔没能借个更好的来,这样的相机,注定只能傻瓜我了……

缘溪而行,沿途峰峦叠嶂,树木繁茂。落叶铺路,秋色满目,虽没有漫山红遍的深秋景象,却层林尽染,显出秋的宁静厚重。溪流从山林穿出,飞珠溅玉。沿山体顺势而下的瀑流,有的如长袖飘飘的仙女随着乐声跳跃而起,舞姿翩跹,柔中带刚,携风带雨,激情满怀;有的如长剑入潭,呼啸呈斩妖除魔之势。可无论是何等的激情何等的豪气,一旦注入潭内,顿时消融在一泓如玉般的碧绿中,清幽幽,情悠悠。所谓“柔情似水”,应该就是那般如缎般的柔滑细腻,斩不断的绵绵长长吧。再看同行的来者,无不沉醉其中,留影的、戏耍的、捕捉镜头的,都成了风景中的风景了。我的沮丧顿时一扫而光,加入到拍照留影的行列当中,捕捉着瞬间,也被瞬间捕捉。原来,摄影应该还有一个层次,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快乐,一种身心自由的释放。难怪有那么多的摄影家,不惜长途跋涉,不顾风霜雪雨,不怕涉足险境,拍摄出摄人心魄、荡气回肠的作品。摄影,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一种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

同行中有一位兄长,因其有深厚文化内涵一直被我所敬重。此行中我基本跟他在一起。看他认真听老师讲解摄影技巧,捕捉每一个细微之处,态度之谦动作之憨,像一个听话的学生。看他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还真是像模像样。从山上拐下,沿溪而行,我一眼看见对岸溪边悬挂着黄色的山果,很像我一直寻找的一种可以食用的果实,惊喜地喊了起来。可正在确认是不是那种果实的时候,一个人影已经闪到溪下,踏着鹅卵石过了小溪,钻进枝桠间,举起相机拍了起来。一看,竟然是该兄。他孩子般的可爱让我心中为之一动:大自然的美好,让身染尘埃的人们情不自禁返璞归真,捕捉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

吃过农家饭,大家都聚集在村口,边等待游览车边互相晒着自己的作品和心得。我没有拍出得意之作,对着刚刚翻过的打鼓岭,脑海回放着经过的一幕幕。吃饭时问过村民,打鼓岭名字的来由源自某一处地段,人负重走过时,会发出敲鼓的声音。这样的解释有些差强人意,我是有点失望的,似乎其中应该有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才可以令人释怀。但打鼓岭的秀丽,是小家碧玉似的,温婉可爱,又略带些野性的率真,与同样以瀑布为主要景观的九龙池有异曲同工之美,却比九龙池更加婉约、灵动。

不自觉抬头望天,蓦然望见一只雄鹰在山顶盘旋,俯瞰着大地。我的喊声惊动了大家,不少人开始调整相机进行拍摄。我站在老师身边,看着他对准镜头按下快门,拍出鹰的雄姿方才罢休。难怪打鼓岭如此小鸟依人,原来这里有如此浩瀚之气的保护神啊。

我想,打鼓岭是幸运的,我们的培训班成员也是幸运的,刚柔并济的美丽如此摄人心魄,令人终生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22:59 , Processed in 0.0837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