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车田的地标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18

帖子

35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9: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灰白色的黄荆小花,以原生的淡雅绽放在大鄣山的腹地。相对于周边绵延的山峦,葱郁的树木,四棱的黄荆枝条,干瘦而细小,却以一种树性的强健,生长出一片清疏、朗阔。一位名为洪延寿的唐代归隐长史,从安徽篁墩沿着五龙山脉,走进了婺源大鄣山深处。在寂静的山野里,在他期待的内心,开始盛开黄荆花的诗意。于是,他在溪边长满黄荆的土墩上,植树定村。他植下的这棵樟树,以站立的姿势,在黄荆墩生长了一千二百多年,樟树的年轮储满了车田村记忆的源头。

历史上的车田,清溪环绕,田畴相连,村基似车轮,亦称轮溪,前后村名都有浓厚的田园意味。樟树发达的根系,连接着车田洪氏的血脉亲情,唐代长史洪延寿,宋徽猷阁直学士洪皓,金石学家洪适,钱币学家洪遵,瑞明殿学士洪迈,一祖同宗,各有建树,却无法留住岁月的脚步,在不同的年月里化作了尘土。即便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己定都南京,还心怀故土,千里迢迢赶到车田古樟下祭祖。“如盖亭亭樟覆霓,专程祭祖到轮溪。残庐依旧莽荆发,故墅犹新鸡鸣啼。河曲流长翁醉钓,山祟峰峭月忧低。裔今壮志乘天马,大训堂开阅战车。”洪秀全当年祭祖时的吟颂,既是对车田古樟风物的观照,也是一位农民革命领袖的自我抒怀。尽管洪秀全在历史上是以悲剧告终,但他推行的《天朝田亩制度》,对中国民生影响至深……

天王诗中阅战车的大训堂,便是车田村洪氏的宗祠。位于黄荆墩边的大训堂,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在古老的幽然中,把车田村的历史推向了纵深。无论是始迁祖洪延寿,还是洪皓、洪迈、洪适、洪遵、洪秀全,他们的智慧在远去的历史烟尘中,成了车田人一座又一座的精神大山,曾经在大训堂中散射出璀璨的光芒。然而,大训堂作为车田村古建筑的代表作,也没能逃脱人性泯灭的劫难。我没必要去追寻一个年代迷失人性的疯狂,更不愿再去提起曾经的伤痛……从我记事起,大训堂己成了村中的小学。村中老师鞠躬的身影,孩童朗朗的读书声,经年传递着一种文化传承的讯息。

黄荆墩上的古樟,在车田乃至洪氏后人心中,己超出了植物本身,成了一个神秘的符号。有关古樟的故事,听长辈人说过很多,比如:古樟樟叶的翠绿与枯黄,预示着耕种的年成或自然灾害;一位村人搭梯上树,锯掉雪压的枝丫,落下了残疾;婴儿夜里时常啼哭,在红纸上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的帖子,贴于古樟,便可酣睡天明……这些,仿佛包裹着一年神性的天意,其实是村人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还有对祖先的膜拜。早年的黄荆墩,除了村民种菜的菜园,还有一棵一人合抱粗的古桂,几行蓬蓬勃勃的茶树,次生缠绕的藤蔓,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形态。如今进入人们视界的黄荆墩,是从保护古樟出发,经过规划的村民休闲广场,鹅卵石垒的基础,花岗岩的廊柱,砖墙石径,花草点缀,给鸡犬相闻的村庄,给村民安宁的生活,带来了一种新意。大训堂废墟上的小学,早已搬迁新址,现在成了村委会的办公场所。从与村干部的交往,到黄荆墩休闲广场的筹建,以及看到村周的山青水碧,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不止是对古朴宁静家园的驻守,还有一种民俗文化的衔接与延续,建设美好家园的态度与使命。

对于远离故土的洪氏后人来说,车田村只是地理家园的一部分,黄荆墩与古樟树,俨然成了精神家园的一分子。这方古朴而又神奇的土地,不仅成就了我的祖先的家园梦境,也养育了我的童年。既便我蜗居的小城,离古樟矗立的车田只有几十里的车程,我时常走进她的怀抱,但她依然让我梦绕魂牵。冬日的阳光,透过樟叶映出奇异的幻影。我伫立古樟下,视线从黄荆墩的碑刻出发,放眼天马山,眺望“三天子都”大鄣山,心中己找到了车田的地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4 23:33 , Processed in 0.5949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