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婺源文公山之零乱印记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389

帖子

116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1:2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文公山,这是一个以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谥号命名的大山。大家知道,朱熹是世界文化伟人,他的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曾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学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的学者影响巨大。朱熹是婺源人,是婺源茶院朱氏的第九代,朱熹祖辈的坟墓多葬在婺源,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他生前曾几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朱熹在他的文章署名时,就曾无数次地表明他是“婺源朱熹,新安朱熹”。

[游客接待中心]

欢迎你们来到文公山旅游观光。文公山景区,位于婺源县西南部,距县城紫阳镇27公里。这是一处以理学大师朱熹命名的景区。景区内还遗存着朱熹载植的古杉群、朱熹祖上的墓葬、千年古驿道等历史古迹,这里被外界称为“朱子文化园”,加上朱熹纪念馆、朱熹诗词文化碑廊、十万亩天然阔叶林、文公湖等湖光山色,文公山已成为社会传统文化教育、访古寻幽的好去处。

[朱熹纪念馆]

为了让在进入朱熹纪念馆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这副门联吧:“紫阳夫子,千秋功业壮山河;徽国文公,万古盛名垂宇宙。”

朱熹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室,这里有两个展室,另一个展室在古驿道上的积庆亭里面。现在我们先参观第一展室。

这是木刻的《朱文公家训》,全篇家训突出强调的是忠孝仁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家和、邻睦的和谐画面。

说到《朱文公家训》,一般人很容易把它与《朱子家训》混淆起来。《朱文公家训》顾名思义,它是朱熹的家训,是朱熹亲自撰写、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而《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当然也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启蒙读物。“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就是《朱子家训》啊。《朱文公家训》与《朱子家训》既有区别,但内容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为这两篇著名的家训都是朱家的治家格言,一前一后,一脉相承。

下面,我们来简要了解一下朱熹的生平。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别号紫阳,又号云谷老人、沧州遁叟,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婺源松岩里(今婺源县紫阳镇)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朱熹的父亲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婺源县万安乡松岩里人,生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闰二月。他自小刻苦攻读儒家经典,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考中进士,授迪功郎,然后就带一家老小,从婺源出发,到福建政和县去担任县尉,后来又调任南剑州尤溪县尉。

就在朱松担任尤溪县县尉期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中午,朱熹出生在尤溪县城南毓秀峰下的“郑安道馆舍”西厢房里。

朱熹从小就生有与众不同的相貌,右眼角边有七颗朱砂痣,好像北斗七星一样。朱熹不但相貌与众不同,而且天资特别聪颖。朱熹5岁入学启蒙,8岁时,能读《孝经》,九到十岁时,就已经熟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并且立下宏大志向,年少轻狂地认为:“圣人亦易做也。”意思是说“圣人也是容易做的嘛。”

绍兴十三年(1143年),年仅14岁的朱熹,因为父亲的去世,更加刻苦地努力学习。遵照父亲的遗嘱,他先后受教于父亲的好友胡宪、刘子翚(hui辉)、刘勉之“三先生”,后来又受教于李侗,这些当时的文化大师,他们先后为朱熹传授儒学、佛学、道学,让朱熹受到良好而严格的教育,这为他以后建立新儒学——理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朱熹18岁考取举人,19岁考取进士,21岁被授予左迪功郎,24岁出任泉州同安县主簿。

但仕途坎坷的朱熹,一生做官的时间,前后累加起来,也只有9年,经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当侍讲也仅有46天。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著书立说、创办学院、教书育人。他先后创办了位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位于福建武夷山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的武夷精舍、位于福建建阳西南的考亭书院等几十所书院,为国家及理学的发扬光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朱熹晚年时,他的学说被当道者贬斥为“伪学”,受到不公正的抨击和诋毁。直到他死后的第九年,他才被昭雪,受到皇帝的赐封,并被历代皇帝所推崇。

大家可能会问:朱熹为什么会受到历代皇帝的推崇?这得归功于他的学说了。他的理气论、心性论、认识论、功夫论,广泛地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邹雍以及理学家程颐、程颢的思想,构建了一个“格物、致知、正心、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学思想体系。当今的世人,评价朱熹的学说是“致广大而至精微,网罗百代;尊德性而道问学,体用兼赅”。

“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朱熹作为封建社会中、后期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有三十五种七百三十五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他的《四书集注》,历经元、明、清三代,一直被列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之书。他一生都在潜心于理学的考证、解释、阐述与弘扬,殚精竭虑,不遗余力。闲暇之余,他还坚持诗文创作50多年,存世诗词达1150多首。他的学说、思想,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世界各地。2005年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评选出近千年来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50名千禧人物,朱熹名列其中。

    朱熹能够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代圣贤,当然要归功于朱熹死后历朝历代皇帝们对他近七个世纪的极力推崇。嘉定二年(1209年),也就是朱熹死后的第九年,他被皇帝封谥(shi示)号为“文公”;嘉定五年(1212年),他的《四书集注》被列为国学;咸淳五年(1269年),度宗下诏,赐朱熹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同孔子阙里并称于世;明代规定科考所有文章,必须仿照古人立言,即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写文章。这个圣人就是朱熹。到了清代,皇帝们更是对朱熹理学推崇备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十年(1745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先后为朱熹题赐“学达性天”、“百世经师”、“道脉薪传”等匾额。如此之多的封建帝王对朱熹追加封谥和赞誉,树起了朱熹理学的思想顶峰地位。

我们了解了朱熹其人之后,再来了解一下朱子的故土情结吧。大家请跟我走进第二展室——朱熹与婺源。

先说说朱熹先祖吧。唐天佑三年(906年),朱熹的上九世祖朱瑰,领兵三千来婺源镇守,从此在婺源安了家。朱瑰因此成为朱氏婺源茶院的开基祖。朱熹生前曾两次来婺源,并写下这样的诗句:“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这首《对月思故乡》,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说几个朱熹在婺源的遗迹与传说故事吧。

第一个:廉泉。美丽的故乡山水,浓厚的故土风情,让朱熹两次回故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和动人的传说。绍兴十九年(1149年)冬,刚刚进士及第、少年得志的朱熹,遵照父亲的遗嘱,第一次回故乡婺源省亲祭祖。绍兴二十年春,朱熹与门人漫游到今紫阳镇东门旧城墙下时,发现一股泉水从石缝中淙淙涌出,清澈晶莹,于是他欣然挥笔,为这股清泉题名为“廉泉”。

第二个:虹井。朱熹在婺源的祖居地,位于紫阳镇南门街上。现在,他的祖居屋已很难找寻,只有他祖居内的“虹井”还在。虹井的井圈呈六边形,内径1米,井深超过5米。传说朱熹父亲朱松出世时,这口井忽然白气如云,经久不散;而当朱熹降生在福建尤溪时,前三天,这口井忽然紫气如虹,似乎预告着“紫阳先生”即将谪落人寰,就是说天上的神仙降生人间。

第三个:朱绯塘。距朱熹第一次回婺源之后27年,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第二次回故乡。有一天,他与门人滕膦神游朱绯塘,见这口水塘水面平静如镜,天空云彩倒映其中,好似在梦中见过这情景。多年后想起这事还唏嘘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实,关于朱熹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故事在婺源民间大量流传着。现在,请大家看展室中间“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

[朱子文化碑廊]

大家请看左边,朱熹在微笑着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猜猜他的外貌特征有什么特别之处?古人云:“圣人之出,必有祥异。”大家也注意到了,在朱子的右脸眼角上,有如同北斗七星的七颗朱砂痣。这个与常人大大不同的标志,既说明他就是文曲星下凡,也预示着他的圣人地位。当然,其中故事,都与文公山有着密切的联系,曲折离奇,令人感叹。

[荫泽亭]

前面这两座石桥,左边的叫日桥,右边的叫月桥,合称为日月桥,也叫龙凤桥。男左女右,帅哥们请走左边的龙桥,美女们请走右边的凤桥。

过桥之后,摆在河岸边的这座古塔,上下共七层,叫七星玲珑塔,具有镇邪驱妖、保家卫国的作用。这座塔既与朱熹故事有关,也与西游记故事有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地研究研究。

我们面前这个巍峨的山口亭叫“荫泽亭”。这个新亭,因为原亭已于上世纪50年代倒毁了,所以在原亭基址上重建了这座新亭。这个亭名是2004年深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佳木先生所题写的。朱佳木院士,也是婺源茶院派的朱氏后裔。

大家请看这座石碑,上面刻着八个大字:“枯枝败叶,不得挪动。”是清代乾隆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季秋立的。因为文公山上葬有朱熹的祖墓,此地又是护佑县城紫阳书院的龙脉上,官府就规定当地百姓,任何人都不准到这山上砍树,甚至连枯枝败叶都不准挪动,否则,要捉拿了送去官府,严惩不贷。

[崇圣门]

这座牌楼,是文公山朱子文化园的南天门,叫崇圣门。为什么把它叫崇圣门呢?那是因为朱子被婺源誉为“圣贤”,叫崇圣门,不为过吧?大家看这竖联,这就是曾感叹“一生读书五十余载,只识得朱子一人”的康熙皇帝,对朱熹的高度评价:“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崇圣门另一面的竖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普通天地气象云雷”,横额“修学”、“治平”。

[积庆亭]

这座徽式的山亭叫积庆亭,坐落在古驿道与义岭交汇处,占地面积三十多平方米。亭名中取自《易经》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句,意思是指长期做好事善事、积善积德的人家,其子孙一定会得到先代的恩泽。积庆亭的门联是“辉生堂外,行传国中;名魁南北,仁极西东。”原先在亭两边的门额上各联文,是:“流荫先灵”和“积庆后昆”,大意是,前辈先贤们施仁义、行古道、积善德,他们的思想行为一定会荫庇子孙,遗泽后代。这8个字是朱熹第二次来文公山扫墓后,与亲友的临别赠言,也是对朱氏后裔的告诫与期许。朱熹希望后代子孙永远珍惜荣誉,积善积德。

现今的积庆亭里已被开辟为朱熹纪念馆的第三展室,将朱子文化与理念扩展到山水、天地之间。我们不妨到第三展室里去走走看看。

[古驿道]

我们现在走着的这一段,是这条古驿道最经典、最有名的一段,前后共有200个台阶。这条古驿道不但平稳,而且非常牢固。

利用这个空当,我来给大家说一个朱熹的传说故事吧。就说福建尤溪一带,有一种蛤蟆叫“白颈蛤蟆”,脖子上有一个白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朱熹读书常常要读到深夜,正是春天的时候,书房外的蛤蟆却是蛙声一片叫不停,搅扰得朱熹心里非常烦躁,他就取出一刀黄裱纸,剪成一个个小圆圈,拿到野外去烧,边烧边说:“蛤蟆蛤蟆,不再乱叫。”说来奇怪,原本吵得厉害的蛤蟆们,在朱熹烧过黄裱纸、念过咒语后,果真就不叫了,寂静无声。第二天人们就发现,那些蛤蟆的嘴上全都被上了锁,就是那个白圆圈了。

[夫妻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文公山上的树,与别处的树木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对了,就是很多树都是一个蔸上长出两根来,我们就把这一大片树林叫做“夫妻林”。夫妻林的来历,是有传说故事的。话说唐代末年,文公山脚下,有位穷苦人家的孩子叫日昌,到一大户人家去做苦工,因为日昌年轻英俊,勤劳肯干,心地善良,礼貌周全,很受主人的欢喜。而更欢喜日昌的,是这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月娥。日昌与月娥暗中相爱,生死相许。后来,他们的恋情被主人发现了,主人一气之下,把日昌狠狠在打了一顿,赶出了家门。棒打鸳鸯散,这使月娥的一颗芳心全碎了。他们也曾私奔到外地去过流浪的生活,但又被主人派出的家丁捉拿回来。当然又是一顿毒打,把日昌打断了一条腿。无奈之下,日昌与月娥双双来到这文公山上殉情自杀,死后就葬在这文公山上,他们就化作了这一片夫妻林,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忠孝门]

前面是忠孝门。请看它的门联:“理学化雨,文公圣恩播中外;紫气东来,孝悌母仪传古今。”我们就要走到朱熹的祖墓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从山脚下走到这里花了多少时间?大约就20分钟是吧?可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公山景区还刚开始草创的时候,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姓朱的画家,居然不顾满地霜冻,在山下二步一叩首,像藏民前往布达拉宫朝圣一样虔诚,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跪拜到朱熹的祖墓前!

[朱熹祖墓·古杉群·寒泉精舍]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朱熹祖上四世祖朱惟甫之妻程氏豆蔻夫人墓。关于这座墓,有许多神奇美丽的传说,待我慢慢一一道来。

自唐宋以来,世间就流传有这样的说法:“生在扬州,穿在苏州,吃在广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 意思是说: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人以能出生在扬州而骄傲;苏州是江南水乡,历来富庶繁华,盛产精美的丝绸服装,想穿怎样华丽的衣服,都可以尽心如意;广州自古就是岭南的核心城市,有各式精美可口的粤菜让你大饱口福;柳州产好木,出好棺材;徽州人极为重视风水墓葬,坟墓修得特别讲究。

徽州人历来对风水文化是十分重视的,对墓葬是十分讲究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关于文公山朱家这座坟墓的传说故事,真是神之又神,奇之又奇了。

话说北宋末期的某年某月某日,与婺源隔得很近的饶州府乐平县的风水术士洪士良先生,跟随他的师父吴景鸾先生,要到婺源来拜访相交多年的好朋友朱惟甫先生。吴景鸾先生与朱惟甫先生彼此,相互引为知己,情真意切,就像亲兄弟一样。

那一天,吴景鸾先生带着徒弟吴士良来到这文公山脚下的官坑岭上。吴士良先生口渴了,就到附近地方找泉水喝。那泉水真是又甘甜又凉爽,还有淡淡的香味。他喝过之后,对师父说:“这眼泉水真是奇异啊,清爽甘甜,而且有香气,而且还是胭脂香,这个地方必定会出风华绝代的大美女,胜西施,赛貂蝉。”师父听了徒弟的话,有些好奇,就也尝了尝泉水,说:“这眼泉水的香,不是胭脂香,而是翰墨香,这个地方必定会出圣贤,而且是大圣贤。”师徒二人当即上山寻找风水宝地,结果还真就找到了,也就是现在的这座朱家祖墓的位置。风水宝地找到了,吴景鸾先生想到多年来都一直蒙受着朱家的恩德,师徒二人就决定把这风水宝地送给恩公朱惟甫先生。

没过多少时日,朱惟甫之妻程豆蔻死了,就葬在这里。这位程氏豆蔻夫人,是朱惟甫的继配,婺源县许村盘山人,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朱熹的四世祖朱惟甫,小名道真,字专美,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历官四门博士,拜谏议大夫,后隐居家乡,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去世,享年76岁,葬婺源万安乡松岩里一都,地名“小潋溪”,所以后人都称他为“潋溪府君”。他与程豆蔻生有三个儿子:朱迪、朱郢、朱振。其中朱振即是朱熹的五世祖。

还是言归正传吧。埋坟的时候,地师吴景鸾先生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安排相应事宜。他提出了几个入土的条件,一共四点:一是要鲤鱼上树,二是要有戴铁帽的人,三是要用碗片盛饭吃,四是要有人葛藤系腰。这四个条件里,拿出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在我们听来都仿佛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

坟坑挖好了,棺材扛到了,把棺材沉到坟坑里(婺源人把这个叫“下黄金”)“封金”的时辰也快到了。来看热闹的人很多。有一位过路人,手里拿着买来的两条鲤鱼来看热闹,顺手就把两条鱼往树上一挂。接着又有一位头上顶着一口新锅的过路人,也到埋坟处来看热闹,因为乡下的大锅买回家不好拿,一般的人都喜欢把锅举在头上。看见有人顶着铁锅到来,葬坟的人都喊:“戴铁帽的来了!”地师吴景鸾心想四个条件,现在只差两个条件了。就在这时,一位朱家的女佣为埋坟的人送饭来了。土夫拿碗,发现碗是碎的,女佣不好意思地说:“路上摔了跤,碗又都打破了,想回去取,怕误了。”大伙儿都说:“不用了,现在就用碗片吃饭吧。”地师说:“现在就缺最后一个条件了。”女佣听了,奇怪地问:“还缺一个什么条件?”地师说:“葛藤系腰”。女佣说:“我就是葛藤系腰”。原来她上岭时裤腰带断了,就顺手在路边扯了一条葛藤,系住腰上的裤子。”葛藤束腰也已经有了,四个条件都有了,可以封金了。”吴景鸾在棺材头按北斗七星的样子摆放七块石头,并接着说:“这块风水宝地发了朱家子孙里,头上必有七颗朱砂痣。这是记号。”这个坟墓做好之后,朱家的后人都牢记着吴景鸾先生的话,仔细辨认头上有没有七颗朱砂痣,直到朱熹出生后,大家发现他的右脸额上果真有七颗朱砂痣。

说完了故事,接下来我就要跟大家说说环绕在朱熹祖墓周围的这些古代杉树了。你们见过这样高大集中的杉树吗?它们就是著名的“江南古杉群”。那么,这些古杉群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听我给大家细说来龙去脉吧。

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第二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这时的朱熹已经47岁,他在门人蔡元定的陪同下,于农历三月二十日抵达婺源,当时正值清明节前。到县城的头几天,他就遍走山间,到所有他家在婺源的远祖墓地,包括一世祖到八世祖,全部一一进行了祭祀。他祭扫四世祖朱惟甫墓时,写下了这篇《归新安祭墓文》,“熹一去乡井,二十七年。乔木兴怀,实劳梦想。兹焉展扫,悲悼增深。所愿宗盟,共加严护。神灵安止,余庆下流。凡在云仍,毕沾兹荫。酒肴之奠,惟告其衷。精爽如存,尚祈鉴享!”即便今天,我们重读朱子的那些感怀,也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

第二次回婺源的朱熹,不但全部祭扫了所有的在婺源的祖墓,他还按“封前植树”的风俗,在每一座祖墓的四周,都植下树苗,目的是要“载祀久远”。意思是说:我朱熹远在福建,不能长久地陪伴在你们身边,也不能每年清明都来为你们祭祀,那么,就让我亲手种下的这些树永远陪伴在你们身边,表达对你们的孝敬和祭拜吧。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朱熹当年在高祖母墓前亲手种下的24棵杉树。这些树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尚存的16棵,其中,最高的近40米,最粗的胸围有3.43米,最大的树干材积近18立方米。这16棵巨大无比的古杉树,就组成了闻名天下的“江南古杉群”。

或许有朋友会问:这24棵树,有什么寓意呢?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这24棵树,代表的是二十四节气,也有人说:这24棵树,隐含着二十四孝,这24棵杉树的分布形状,就像一个八卦图阵,每一棵树都有卦名。到底真实情况是什么,恐怕是一个永远无法求解的谜了。

可能还有朋友要问:既然当年朱熹种下的是24棵树,为什么现在只剩下16棵呢?原先在文公山上义务守山十多年的程赣英老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根据陈老先生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第一棵,就被人偷偷地砍去了。因为这个地方的风水太好了,偷根树,想沾点“灵气”。官府及时出面,把砍树的那人抓去坐牢了。这件事记载是《吴景鸾先生传》中。

从那以后的几百年间,23棵树一直留存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初期,“破四旧”盛行,这文公山下有个小队长,——请原谅我不能明说他的姓名,因为他也有后代儿孙的,——靠造反起家,他不信邪,就到这里来要砍一棵大杉树回去建新房。结果树被砍倒时,大杉树的“树老”砸断了他的左手。

第三次,是在文革高潮的时候,当时晓林垦殖场官坑分场,为了打禾斛,到这山上来砍苦槠树作木料,结果那苦槠树倒下时,打断了这些杉树中的一棵。这事向当时的垦殖场书记一汇报,书记想,做棺材正缺上等的杉木料呢,来山上砍走了5棵大杉树。这样前后相加,共少了8棵古杉树。

传说当年朱熹来文公山祭扫这位程氏豆蔻夫人的墓地时,也是写了祭墓文的,还传说当年朱熹写祭墓文时,不小心把墨汁撒落在地上,后来就变成了“文公墨”。什么是文公墨呢?就是这山上的土中有一种乌黑发亮、形状小、呈方形的石块,但极不容易找到。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谁有运气捡到文公墨,谁就能沾上朱文公的才气,就能成为文学泰斗,才气冠绝天下。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一下“寒泉精舍”。

寒泉精舍到底是什么呢?据史料记载,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母亲祝氏夫人病逝。第二年五月,祝夫人卜葬于今福建建阳莒口镇马伏村寒泉坞。朱熹就在母亲坟墓的侧边建了一栋草房,守墓三年。朱熹还给这栋草房的门脑上挂了一块匾,题上“寒泉”二字,寓意“掘地汲泉,母子重逢”。

朱熹在母亲坟墓边守墓三年,一是要尽儿子的孝意,因为父亲去世太早,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二是利用守孝期间,潜心著书立说。可以说,这三年,是朱熹一生著述最丰富的阶段,是他作为一代圣贤的奠基时期。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寒泉精舍,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它原来不在此地。在这里建这样一个寒泉精舍,就是为了缅怀朱熹。

这是朱熹的塑像。我们虔诚的给他上上香,跪拜一番,让他护佑我们吧,让我们心想事成吧。

各位朋友,这里的朱熹祖墓、古杉王群和寒泉精舍,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文公山的核心和灵魂。

[廉泉传说与茶楼]

大家看,路边的这股泉水,它叫廉泉,与婺源县城的廉泉同名。民间传说,山上的朱文公高祖母落葬后,风水极盛,导致山北面的村子干了田,故名“干田”,山南面的几个村子干了坑,故名“干坑”,也就是现在的官坑。奇怪的是,在朱子文化园的半山腰中突然冒出这股清澈甘甜的泉水,真是天随人愿,不妨舀一筒廉泉水喝一喝,既清凉又解渴。

边上的这个茶楼,叫“廉泉茶楼”。大家有兴趣,可到廉泉茶楼品味用廉洁泉水冲泡的婺绿茶的香美滋味。这茶叶,“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是绿茶中的上品。

[竹林]

一路走来一路行,我们现在进竹林。这些竹子叫“茅竹”,又叫“江南竹”、“孟宗竹”,在江南,特别是江西一带,山坡上常常长满竹子,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与松树、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竹笋味道十分鲜美,是春季婺源百姓的“当家菜”之一。

[观景台]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三层的楼阁式建筑,叫“观景台”。让我们登上观景台的最高层,去“登高壮观天地间”,去饱揽文公山的秀美景色吧。

[文公湖边茶楼]

上山,下山,这一路走来,朋友也够辛苦的。我们就在这文公湖边的茶楼里休息休息吧。各位朋友,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我们正在努力把婺源建成世界最大的生态文化大公园。希望这里的文化底蕴、生态环境、自然景色,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6 10:30 , Processed in 0.7207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