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的“徽”字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6

帖子

7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4:2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安徽人,一般都知道近代意义上的安徽省,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和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皖水和古皖国,而简称“皖”。既然,安徽的“徽”字取自徽州,那么徽州的“徽”字呢,又是从何而来?
    2006年5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安徽电视台《魅力安徽》摄制组一行,来到绩溪西北方向的徽岭脚下,追寻“徽”字的来历。徽岭也称大徽山,海拔不高但山势险峻。绵延百里的徽岭山脉,将绩溪一分为二,岭南与岭北的风俗差异甚大,比如岭北的“一品锅”,岭南就不时兴。徽岭同时也是绩溪县境之内,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徽州府志》上说,宋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平了方腊之后,朝廷改歙为徽,取绩溪大徽村为名。宋《太平广记》上也说,徽州是以绩溪境内徽岭、徽溪、大徽村而名。还有,罗愿的《新安志》、民国时期的《歙县志》,都有类似的记载,总之,从大多数文献上看,徽州的“徽”字的确出自绩溪。我们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就是文献记载的大徽村遗址,当年是一个千灶万丁的大村落,经数百年沧桑之变,往日的繁华早被雨打风吹去。
    但是对于这一说法,多年以来,一直有人持有疑义。绩溪在徽州一府六邑之中,不独偏处东北一隅,而且是个“蕞尔小县”,“田畴不抵婺源,商贸不如休歙”,苏轼之弟苏辙在此做县令时,称为“巴掌城”。歙州若要改名,尽可以从歙县大好山水中任取一字,小小大徽村,如何可作大大徽州府的府名?
    但是当我们深入走访,发现“徽”字出自大徽村的记载,确有史实依据。徽岭一带山水奇丽,风光宜人,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在此留下过“晓渡藤溪霜落后,夜过徽岭云明中”的诗句。在古代,大诗人的诗往往以春风一般的速度传播,带来很大的轰动效应。所以王安石之后,徽岭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文人们争相追捧,如同今日粉丝们追星。清代休宁人赵继序,就作过这样两首诗:
    大徽一径傍山通,度岭游行云气中
    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
    山多峭壁水清流,岭下村庄景最幽
    山海图经供乙览,歙州从此易徽州
    “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由此可知大徽岭的名气。那一时期,因为有两条商道交汇于此:一条从县城出望徽门而上徽岭,一条由西南临溪方向上徽岭而过旌德,夹在商道之间的大徽村,就自然而然成了通衢干道,经济重镇。而况朝廷动议改名,是在境内方腊起义被镇压之后,而“徽”字的古意,有美丽的意思,因此以府治最邻近的绩溪山水为思考线索,取一个吉祥美好的字眼,从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如今,千灶万丁,喧嚣繁华的大徽村,已被青青桑田所覆盖,空留下麒麟街的地名。麒麟街当地叫作“麒麟干”,是一个很小的自然村。徽水訇然而下,周围有氤氲的水汽。走出村子,偶尔还会看见一段鹅卵石铺成的道路,堙没在田野之间,是麒麟商道的遗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3 19:40 , Processed in 0.5461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