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汪槎村的白冠燕尾和丝光椋鸟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570

帖子

171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4:52: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油菜花季节,婺源段莘不仅是花的海洋,也是鸟的天堂。两天的婺源徒步,天涯在拍花拍美眉之余,也收获了大量雀鸟,其中山麻雀、大山雀、红尾水鸲、丝光椋鸟、红嘴蓝鹊获得清晰版,并首次记录到红尾水鸲雄鸟和白冠燕尾。我们来看体型稍大的雀鸟。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是我目前见过的体型最大的雀形目鸟儿,它们的分布十分广泛。第一次遇见它们是去年十一骑行在河南嵩山和山西太行山时,春节在四川汉源记录到了它们,今年三月份又在无锡梅园拍到了它们,但都一直没有获得满意的照片。这次到婺源段莘,一共见到了三只红嘴蓝鹊,获得了几张不错的记录片呢。
第一天,在庆源村后的杉树上发现一只红嘴蓝鹊,距离数十米。



第二天,在汪槎村外的油菜花地里发现两只红嘴蓝鹊,先远远记录一张。




弯腰前进,一点点靠近着它,非常幸运地拍到了它的降落照。






它停在了农家枯草垛上,那修长迷人的尾羽啊!






飞到草垛顶端,表演金鸡独立。




它发现了我,迅速飞向远方,我狂按了一梭子,却只获得了一张模糊飞版。




飞到了另一个草垛上,小心靠近着它,终于进入有效射程了。




它发出凶悍的叫声示警。可惜我还是太性急了些,在低头靠近的过程中,它远远地飞走了。






黄臀鹎    黄臀鹎是四川汉源最常见的鸟儿,没想到在婺源段莘又见到了它们,真是喜出望外。在庆源村后的桃树上发现了黄臀鹎,一共七八只,可惜在同行朋友的催促下,只胡乱拍了几张。
黄臀鹎冠羽挺立,臀部特征清晰可见,只可惜背景太杂了。




转过脸来更漂亮。





站在桃树枝头,背景很干净,可惜拍得不够清晰。




这一张也有些糊了,主要原因是在众人的催促下,有些急躁,手抖了。




这张画面中,黄臀鹎我认识,但它栖息在什么树上,我还真辨别不出来。






桃花丛中的黄臀鹎,虽然有些混乱,但也是不错的记录片呢。
[url=]

黄臀鹎[/url]
【英名】Brown-breasted Bulbulandersoni 【俗名】马白脸儿
【分类】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PASSERIFORMES > Pycnonotidae > Pycnonotus xanthorrhous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灰褐色鹎。顶冠及颈背黑色。与白喉红臀鹎的区别在耳羽褐色,胸带灰褐,尾端无白色。与白头鹎的区别在耳羽褐色,翼上无黄色,尾下覆羽黄色较重。亚种andersoni几无褐色胸带。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沙哑的brzzp声。
【习性】典型的群栖型鹎鸟,栖于丘陵次生荆棘丛及蕨类植丛。俗名: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海拔800~4300米。指名亚种于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南部及西藏东南部有记录。亚种
于华中、华东及华南。

白冠燕尾    燕尾是雀形目鹟科燕尾属鸟儿的总称,共有五种,分别是小燕尾、黑背燕尾、灰背燕尾、白冠燕尾和斑背燕尾。其中小燕尾我在老家村子旁的小溪边记录到,这次又在婺源县见到了两只燕尾,回来仔细辨认,终于确定它们是白冠燕尾。
在汪槎村古银杏夫妻树下发现一只白冠燕尾,它们的体型比小燕尾大得多,几乎与灰喜鹊相当了。




可惜它躲在阴凉的溪边,我只能无限制地增加感光度了。





这一张较为清晰,ISO1600,1/250s,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它突然飞上了枝头,慌忙点射一枪,之后飞得无影无踪了。



白冠燕尾

【英名】White-crowned Forktail 【俗名】
【分类】雀形目 > 鹟科 > 燕尾属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Enicurus leschenaulti
【描述】中等体型(25厘米)的黑白色燕尾。前额和顶冠白(其羽有时耸起成小凤头状);头余部、颈背及胸黑色;腹部、下背及腰白;两翼和尾黑色,尾叉甚长而羽端白色;两枚最外侧尾羽全白。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粉。
【叫声】响而薄尖的双哨音tsee-eet,特别刺耳。
【习性】性活跃好动,喜多岩石的湍急溪流及河流。停栖于岩石或在水边行走,寻找食物并不停地展开叉形长尾。飞行近地面而呈波状,且飞且叫。
【分布范围】印度北部、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为清澈山溪两旁的常见鸟,高可至海拔1400米。亚种sinensis为留鸟于河南至陕西、甘肃南部及长江以南所有地区包括海南岛。亚种indicus为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南部的留鸟。
【译注】郑作新先生在以往的著作中(1987, 1994),称本种为黑背燕尾,但他未将Enicurus immaculatus列入中国鸟种。故现从这两个种的英文名而将Enicurus immaculatus称为黑背燕尾,而将本种称为白冠燕尾。

丝光椋鸟     第二天最大的收获其实是邂逅了一对漂亮的丝光椋鸟。丝光椋鸟我已分别在无锡和四川见过多次,但都没有获得清晰照片;这一次距离只有七八米,狂拍了七八十张,最后挑选了16张进入后期,最后一张不拉地全部发上来吧。
在汪槎村古银杏树上发现两只鸟儿,拍下放大一看,正是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
【英名】Silky stanling  【俗名】丝毛椋鸟
【分类】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 sericeus
【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鸟。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尚无记录。(听起来似灰椋鸟呢,早知道我就记录一下了)
【习性】迁徙时成大群。
【分布范围】中国、越南、菲律宾。
【分布状况】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米。

在油菜地里拍完红嘴蓝鹊,正准备返回,就发现一处荒田地站着两只大鸟儿,距离竟然只有五米了。我慌忙蹲下身体,狂按了一梭子。






这是一对丝光椋鸟,其中左侧这只明亮一些,应该是雄鸟,右侧那只是雌鸟。




它们似乎听见了快门声,抬起脑袋四下张望,没有发现异常,继续低头觅食。


不一会儿又感觉不对劲了,雄鸟抬起脑袋放哨,雌鸟继续觅食。






雄鸟冠羽耸立,作预警状。






给雄鸟来张特写,好漂亮的羽毛啊。




它们越吃越远,我试着往前挪了一挪,它们再次感觉到了危险。


我赶快低下头,屏住呼吸,等他们放松警惕再继续抓拍。




草地里的丝光椋鸟,简直太漂亮了。




雄鸟再次抖动羽毛,发出预警。





雌鸟也抬起头来了,我终于获得了她的单人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6 00:36 , Processed in 0.5642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