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年俗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4

帖子

19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6:12: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翻译见文章末)记录在《左传》中的这一段,应该算是先秦“黑宋人”文化的“魁首”(“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野人献曝”“趾高气昂”中的宋人只是群众,宋襄公是领导)。

宋襄公虽然尊“礼”(姑且算作礼吧),但却野心勃勃。
公元前642年,这位个人品德有问题,但却很尊“礼”的中年人,撞大运帮齐国公子昭登上了王位。在他看来,公子昭继承的是齐桓公的王位,齐桓公是上一任“霸主”。自己有能力帮公子昭继位,那下一任霸主非自己莫属。
  如果春秋时期,所有国君都遵守宋襄公的“礼”,宋襄公称霸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残酷的现实却是,襄公愚蠢的“礼”并不被任何国君所推崇。
“愚蠢”的礼仪随着时间被淘汰,是必然的。我在徽州行摄二十余年,听见导游提及最多的就是各种礼仪,大多数对徽州不太了解的人,对徽州的印象大概就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高墙深院里锁着一个无法选择自己命运的小脚女人,小脚女人守寡至年迈老死,换一座贞节牌坊”、“守活寡的母亲或祖母,严苛的要求子孙念书,子 孙最终金榜题名”。如果徽州真的被“礼”所捆绑,明清时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徽州籍官员,徽商也不会崛起(行走于官场、商场会有很多次“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史料论据太过冗杂,我只想简简单单的通过现有年俗活动,向诸位展示一下别样的徽州。

普遍存在的大众化年俗:

(宰年猪)


(传统字豆糖)


腊月初宰年猪,做年糕、糖点,会动用全村的力量。这是同村住户相互联络感情的重要活动。年前有过小摩擦的亲戚、邻居,即便自己不愿意参加,也会让家人参与。忙碌中嘻嘻闹闹,矛盾也随之缓和。活动结束后,主人家再给些猪肉、多分些年糕、糖点,矛盾自然也就......
(打“扬尘”)

腊八打“扬尘”,村中孤寡老人的屋子,会有旁系后人帮忙打扫。

(贴楹联)


年三十午后的贴楹联,是联络父子感情的方式(以当下社会为例,村落中的青壮年大多数出外打工,一家团聚只有春节)

(请“祖容相”)



(家庭拜祭祖先)


三十下午请“祖容相”,供奉、拜祭祖先是村落老人的精神寄托。

(认大小后,按“大小”敬茶,年过古稀的“小”也可能向初出襁褓的“大”敬茶)


年初一,族人聚集在“祖容相”下按辈分“认大小” ,向先祖表示感恩。“认大小”结束后,“祖容相”会被送回族老家中。

目前只有少数村落保留的特色年俗:

(祭天地、五谷众神Ⅰ,此图片非本人拍摄,摄影:林坚)


年初二,祁门县闪里镇潘村祭天地、五谷等众神。感谢这一年大自然的馈赠,祈盼来年五谷丰登。

年初四,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祠祭活动(祀祭人员按照古老仪式,穿戴礼服,进行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等一整套祭祀活动,旨在宣讲“乡约家法”,训诫陈氏子孙要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和睦乡里。

(村民品读今年参赛诗文)



(宗祠老年乐队)


年初六,祁门县渚口村倪氏祠堂举行“正月会文”活动,这一儒雅的诗文活动在这一宗祠有着500多年的历史。

年初六,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汪满田渔灯会“进入准备阶段

初六,歙县三阳乡叶村开始派发“罗汉帖”,收到“罗汉帖”的男丁将参与今年的“叠罗汉”

(傩戏)


年初十,祁门县芦溪乡傩戏开演。傩戏的内容不做透露,有兴趣的可以去现场猜戏

(“抬汪公”进村)


正月十三,歙县丰瑞里“抬汪公”。“汪公”即汪华,在徽州被尊为神,隋唐时期汪华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李渊建唐之后,汪华主动称臣,再一次使六州免于战乱。徽州纪念“汪公”的活动很多,正月十三“抬汪公”是众多活动中的一种。

正月十五,休宁右龙村板凳龙。“板凳龙”是张姓初到右龙,受外姓欺负,为向外姓显示宗族男丁兴旺,而设立的活动。傍晚时分,村中所有男丁带着自家板凳在水口集合,组成板凳龙后再进村。

正月十五,歙县三阳乡叶村叠罗汉。”罗汉“顶为7岁左右的男童。

正月十五,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渔灯会“(由孩子全权操办,大人只作为义工参与)

正月十五,歙县许村”舞大刀“。为纪念唐朝睢阳保卫战英雄许远而举办的祭祀活动,旨在告诫许氏后人“习武强身”,大刀足有十多米。

(此图片非本人拍摄,摄影:许琦)


正月十八绩溪余川村赛琼碗,也是为了纪念”汪华公“的特有活动,徽州人对美食的不断追求,可以从年复一年的赛琼碗中感受。

徽州的年俗活动并不是纯粹的“表演”,延续至今是因为它对村落有着各方各面的积极意义。
同样,“程朱理学”中有利于宗族发展的,徽州人便遵从。对于徽州人而言,“程朱理学”只是“器”,并不是宋襄公所遵从的绝对之“礼”。说人话:六百多年前,宏村的胡重娘正领着风水先生满村找风水,而不是在家里捂着小脚绣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01:59 , Processed in 0.7316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