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 婺源段莘石佛村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389

帖子

116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1:2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有南方乡村的祭祖,到尾声都会有一种力求达到却未能达到的遗憾。并不是因为祭祀的心不够纯粹,而是祭祀活动的呈现,为配合人类的耐性,正摆脱掉它应有的繁冗和机械,不断地浓缩。

年轻人亲历传统祭祀,会先后生出两种心情:心乏、心疼。这可类比成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女人乍看不起眼,外表不美所以让人的心不起劲儿;当男人弄懂她的内在精神,得知她的本性让人很愿亲近,于是心疼,知道再多溢美之词都不够形容她的美。

爆竹、唢呐、香楮、供桌、酒盅、鲤鱼,细雨蒙蒙的早上,祭祖开始在婺源段莘乡石佛村。噼啪作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是很能服众的。尽管新潮的人们捂着耳,远远地议论,这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多不环保。但在充满响声和硝烟的气氛中,看村里老人红通通的眼睛,才领略到什么是华夏文明。民间的风俗,对这些靠吃瓜子糖果打发晚年日子的老人家,别具深意:他们愿意弯身打扫地上厚厚的红纸屑,他们自有自己的方式来呼吸烟花爆竹之后空气中的味道。

石佛村,是个古村落,位于婺源县段莘乡。它不算是第一眼见就会喜欢的村子,细致多于壮观,恬淡之神多过跃跃之势。

村里的栋栋房子,没有什么建筑的新意和技巧。它们互相之间,生成和追求的是一种相似。白墙黛瓦的房子,由一条清静的小河作衔接。沿途走,渐渐地,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便和这些古老房梁一样稳稳当当了。只一会儿,你思考的方式、说话的态度,就紧紧地跟这村庄联在一起:缓慢却充满感情。

这个充斥着简朴和单纯的村子,最重大的问题不是什么‘生’与‘死’,而是在祭祖之后吃一碗乌米饭。祭祀活动中午之前结束,灶上已在蒸热腾的乌米饭。然后,这便成了最生动的一顿午饭。

石佛村人没有像捍卫个人遗产一样,守着乌饭的制作方法不肯分享。他们很友好,用很详细的语言告诉各个步骤。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这一碗乌饭的介绍,负有责任。‘乌饭’是个让村人自豪的词。

传说,研制乌饭的人叫杨环。杨环的父亲是村里威望颇高的人,却被恶人诬陷入狱。他是个孝子,想尽办法让狱中的父亲吃一顿饱饭。但他每带白米饭,总被狱卒们吃了。一天他看到了黑黑的乌饭叶,突然想到办法。他从山上采来乌饭树叶,捣烂滤汁,等糯米蒸得半熟倒入汁水搅拌,再在饭里放些干笋、腊肉、黄豆。狱卒们看到一碗黑黑的饭,觉得很难吃,才让杨环送进去。没有哪一个人,能不谈那背后的故事,只谈一碗乌饭。因为能折磨人的,终究是那么一个故事。没有故事,一切都是脆弱的。这碗乌饭的价值,在于村庄人遵从孝义的精神本质。

石佛村的人,因为参加祭祖活动,所以成群结对。统观村里人,发现他们不太会笑,尽管内心的感情足够强烈,却还是把那种笑的激情珍藏起来。他们把笑藏在生活的匣子里,待到来日遇上什么烦心事,再拿来匀一匀。想啊,村里百姓心里的各种滋味,因这村庄大体上的调子,而显得平淡。也正是缓而慢的内心世界,帮他们撑过全人类皆要面对的暴躁和崩溃。

那一天同去的是很多知名的作家老师,加上我们一群爱好文学的人。可石佛村的人,没什么机会同谁谈上几句文学……他们只顾着生活。他们掂量着作家们,掂量着拥簇作家的我们,想必心中也揣着了或大或小的文学梦。他们看到的我们,天真且一心向上。他们乐于听我们口中被文学熏陶过的话语,我们说他们对在哪里,而不是错在哪里。

那一天,许多人的言语举动共同构成了一篇文章,没什么规矩和技巧,只有每个人身上本身具有的东西。男人与女人,冲突与和谐,加上一点儿泉水叮咚,然后就写成了;年长的人和年轻的人,一种希望和一种照见,加上一阵风吹草动,然后就写成了。

我们都得谢谢这个小村庄,因它澄明的背景,一切文章都成形了。

婺源段莘乡石佛村,你或许可以考虑移民来这儿,而不是纽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5 17:07 , Processed in 0.6914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