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水岚“肇英堂”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215

帖子

64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0:10: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在古时曾隶属于古徽州地区,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其民居风格形式属于徽派建筑,而位于婺源西北山谷中的水岚村亦沿袭此风格,黑色墙面,白色马头墙及那青石板路,黑是黑的彻底,白是白的坦然,这黑白亦代表了婺源的传统文化内涵。

水岚初名水南,因地处婺源以北,溪水南流而得名,及至清代,因村民喜王维“瀑布杉松常待雨,夕阳彩翠忽成岚”之诗意,而改名水岚。距离县城65公里,村落海拔800多米。曲折的盘山公路,怪石林立的山体,潺潺的溪流,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再配以袅袅炊烟,俨然构成一幅饱经风霜而又令人迷醉的画卷。水岚的民居风格以粉墙黛瓦和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高宅深井及大厅为居民内部特点,以“婺源三雕”为特有的装饰艺术形式,是婺源特有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环境的和谐表现的民间艺术文化精髓。而肇英堂便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完美诠释。


肇英堂——始建于清代中期,占地约500平方米,正门采用石条构建而成,并附有雕工精湛的石雕,在青石古道临水一面,设有用石柱和大石板卯榫成的护栏,祠堂内部为木架结构,三层两进,大厅过后有天井、寝室。“祠堂高耸郁云烟,松柏苍苍不记年”祠堂作为一村一宗最重要、最注目的建筑,是一村的核心,一宗的圣殿,有宗祠和支祠之分,肇英堂便是水岚詹氏一族的宗祠。

走进祠堂,翻开宗谱,《詹氏宗谱》卷之一“科名”中,列举水岚詹氏先辈有名头的人物有:“乡饮僎”9人,“国学生”24人,“岁贡生”3人,“郡庠生”1人,“登仕郎”6人,“武庠生”2人,“敕封修职郎”1人,“贡生候选按察司知事邑庠生”1人,“候选县丞”1人,“军功六品”2人,“军功八品”2人。正所谓“文公阙里出书生,处处苦读又勤耕。”祠堂内部更有琳琅满目的木雕,木雕作为婺源“三雕”之一,以“多”“精”“美”著称, 其图案美观大方,画面立意精巧,散布在祠堂各显眼部件上。正厅主梁上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姿态万千的花草,不仅体现出当时匠人的精湛技艺,更蕴含着优良的传统徽州文化精神。


门厅堂廊之间,有一页天井,两傍甬道,植木种花,在当时天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不仅解决了采风通光的问题,另一方面,徽州商人认为水就是财,聚水就是聚财,天井使雨水财气落在屋顶上,聚集而下,也就是风水学中的财不外露。这可能便是当时詹氏一族对外出经商的一种美好祈愿吧。

偏厅里的那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横联,亦是水岚历经战火的见证者。据村里老人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共皖浙赣省委”在此召开了军人大会,成立红军独立团,展开了艰苦的游击战,如今村头的那两株老树上依旧弹痕累累,对于那些往事,我们不仅能从村里老人的话语中得知,还能从水岚村民詹庆良的日记里获得。该日记是一本记述一个乡间少年建国前后生活过往的旧日记,后沿着长江东下流落上海一个街边书摊,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王振中购得,从日记中不难看出那个年代生活的艰难。詹庆良出生于民国23年,幼年父母双亡,其伯父资助其四处拜民间秀才读书,写得一手小楷,然而多年的教育并没有改变其农民的命运,1950年因农田失收伯父家贫而不得不辍学,很快结婚生子,开始务农的生活,在当时私塾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正逐渐消失,为求生计,曾经挑过石灰去安徽卖,学过道士求雨做法事,如今更是全村唯一一个会做法事的人,解放那会,村里的祭祀活动都都其在宗祠进行举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4-27 16:37 , Processed in 0.7608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