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古戏台之乡祁门坑口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570

帖子

171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5:57: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它因古戏台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探幽者来此访古寻胜。粉墙黛瓦,矗立于郁林青山中,依偎在文闪河水上,清新可人,曾经的繁华和繁荣仿佛就在眼前。
徽州祁门县闪里镇西南与江西浮梁县交界,在交界处有个村庄叫坑口村。文闪河尽纳一路的青山精华,在闪里镇左右划了个大大的“S”,由坑口村流出淌入鄱阳。河水亲昵地围绕村庄,尽心育养了陈氏后人,使得这个千年的古村,焕发着繁衍的生机。


▲文闪河
行走在坑口古道上,来到文闪河畔。古道上,存留着曾经的人们的斑斑印迹。水口树,迎送着曾经的人们的来来往往。清清满满的文闪河水欢快而历史,源远流长。村庄轮廓分明粉墙黛瓦,矗立于郁林青山中,依偎在文闪河水上,清新可人,曾经的繁华和繁荣仿佛在眼前。


▲坑口村水口树
坑口环境无比优美,环保十分得力。听村民说旧时河中尺把长的鱼比比皆是,浣沙的姑娘可用衣服兜出鱼来,不过族人规定河鱼不许捕捞。从磻村到闪里中学的这段河古称放生池,如若发现在此捕鱼者将严惩不贷,鱼虾活的放生,死的要用草纸裹烧,非化成灰迹不可。


▲文闪河畔坑口村
越溪涧沿石阶而上你可见一破败的书屋阁,相传是乾隆游苏州时所赐封,古时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要下马。过书屋阁前行但见圆门两座,相向而开,其一门楣上刻有"颍川世族"四个大字,另一圆门上则书有"竹源古里",这便是会源堂外围的圆门。
会源堂的侧门左向刻有"水源"两字,右向为"木本"两字。从这些门额的题字可进一步推知坑口的渊源。会源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史称竹溪陈氏由此分迁他乡及外邑者多衣冠俊秀和名家大族,众人均溯此为源,故名"会源"。


▲祁门古戏台群——会源堂
会源堂建筑恢宏,气势非凡,祠堂木柱皆两人合抱,石础刻有纹饰。堂内天井洞开,异常开阔,与一般祠堂的天井不同,严格地说这并非真正的天井,它不设排水沟,青一色石板铺地,两侧走廊路面由鹅卵石铺筑,十分规整。
该祠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相传由典叔所建,典叔是村中有名的工匠,当时坑口村民为考验他,限其三日完工,如此浩大的工程岂能三天建成?明摆着是强人所难。典叔无奈,心生一计,找来木工天福、石工天寿、砖工天生,四人叮叮咚咚地干了起来。很快三日便过,族人责问,典叔便说:"天福、天寿、天生这难道不是三天工程?"族人无法,便由他慢慢地建造。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由此足见坑口人超凡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会源堂由戏台、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600平方米。戏台坐南朝北,面积97.44平方米,两厢看台及天井206.56平方米。戏台底座皆空,台面以木柱支撑,上铺台板,为固定式,俗称"万年台"。


▲会源堂内景
戏台后壁即祠堂南墙不设大门,是该祠一大特点,此种设计徽派建筑中并不多见。据说这种设计为了方便百姓看戏,人从祠堂侧门出入,不影响演出。另一迷信说法是开门见河不宜。戏台前面明间为演出区,两侧各有一个厢室,为乐队伴奏之处。台前设有石雕拦板,两侧有楼梯与看台相连。戏台正中央顶部有穹形藻井,梁架结构为硬山搁檩式,额枋、月梁、斜撑、雀替等雕饰各种浮雕图案及立体木雕,整个戏台雕梁彩宇,装饰别具一格。


▲雕梁彩宇 别具一格
过会源堂沿石板路前行三十米,便是陈氏宗祠,此祠不仅仅属于坑口村民,还包括由此迁居它乡的陈氏族人。宗祠前方正中是石板道,两侧是青一色的鹅卵石路面。祠前有圆形石础四座,石础置放方墩之上,上刻录的"恩进士"等字样依稀可辨,此础专为南宋进士陈樾而造。陈氏宗祠右首的墙角原有一块碑,斜靠墙边,上刻有"放生池"等字。祠两侧各有圆门一座,右为"凤起",左为"蛟腾"。


▲陈氏宗祠
沿祠前石板道上四级石阶,两侧均有半人多高的石栏杆,栏杆将祠前围成三米多宽的走廊,廊前有方形石柱六根,柱顶设有斗拱。祠前的弓形横拱原悬有一匾"恩进士",今已不见踪影,只是门前石鼓依然古朴而典雅。
进入祠门,堂内气势恢宏,天井前上方是百岁枋,祠堂正中悬有一匾"先祖是皇"。两边对联书道:
分土从豫章距颍川千里而遥发源自尔
传家在唐史沿僖宗六年以后托本于斯
此联可进一步佐证坑口的渊源与历史。古时坑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风纯朴,文风倡盛,才俊辈出。


▲陈氏宗祠
有人说岁月是把无情的刻刀,它剥蚀了人们美丽的青春,它雕蚀了古老建筑的雕梁画栋,也洗涤了历史无比的辉煌。据陈氏家谱载坑口古有八景:花园丽日、竹溪清风、绿绮仙楼、探花精舍、保安灵迹、道院胜墓、新桥春水、古岭云峰。这些景致听来令人神往,可如今这些多半早已难以寻觅它们的痕迹。或许这才给了我们更多追寻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31 13:28 , Processed in 0.0824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