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山区耿城辅村大成桥轶事

[复制链接]

67

主题

66

帖子

19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18:33: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本概况
    大成桥,又称绿盗桥,六顺桥,是一座清代古桥。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北麓,黄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芙蓉峰下,她横卧于太平湖主要支流之一、黄山区的母亲河——浦溪河上,和黄山群峰遥相呼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恰似一抹彩虹横卧于碧波之上,堪称黄山最美之古桥。
    古桥绿树掩映,四周群山环抱,唯有蜿蜒小道相通期间,虽历经数百年而巍然屹立于浦溪河上。潺潺的浦溪河水从桥下缓缓流过,和大成桥共同见证和承载记录着岁月斑驳的历史痕迹。此桥亦可以成为来黄山的外地游客了解徽文化和古桥梁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地理位置
    此地隶属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管辖,该桥地处黄山风景区北麓,辅村的北端。距黄山区城区10公里,距黄山北大门票房约8公里,上山公路从桥的东侧经过,相距约在200米左右。
    基础数据
    古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面宽约6.6米,跨度约24米,高度约18米。连同引桥总长约36米.,通体由褐色花岗岩砌筑而成。如此大跨度的单孔石拱桥,在建造时的技术要求相当复杂,此桥能够历经数百年风雨而能坚强屹立且古韵犹存,令观赏者无不赞叹古徽州匠人的高超建造技艺。
    历史延承
    据1929年陈少峰所著《黄山指南》卷上《桥》第八十八页记载:
    大成橋 在輔村水口 乾隆间閤村醵資李曜手建 光緒中葉穆梧崗重修 民國初復修之。
    对此桥的描述在《耿城镇志》亦有类似记载。据此推断,此桥应始建于1735年~1795年清代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全村人共同集资由李曜督建,距今已有300年历史。清光绪皇帝执政中期(1875~1908)再由穆梧崗出资修缮。距现在最近的一次对该桥的修缮应在民国初期。对该桥的建造年代仅仅体现在1929年不到40字的记载,略显单薄。
    据史料推断,该桥的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曾到访太平县(今为黄山区)仙源古镇罗村碧山胡家探访故友胡晖(和李白同为翰林学士),并求得白鹇一双。并应胡晖之请,欣然写下了《求白鹇》诗一首,“请以双白壁,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之后,便经由辅村过松谷庵步道登黄山一游。该桥为后山登黄山必经之路,当时浦溪河上就有石桥可通。明万历四十六年10月20日(公元1618年),徐霞客自白岳(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黄山之南)再次畅游黄山时就是自北麓松谷庵而下至太平,当时徐霞客在“黄山游记”中记载为“还餐松谷,往宿旧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此桥依旧是自黄山北麓去太平县的必走之道。看来此地早有桥梁存在,只是文献乏有记录而已,盖因此处位处浦溪河口,此桥曾多次毁于山洪,屡毁屡修又屡修屡毁,直至乾隆年间河道经地方官治理后河水变缓,才得以将该桥保留至今。
    据黄山地方志以及综合资料来看,该桥历史上地处原太平县(现为黄山区)登黄山的必经之路上,况历史记载原来该区域所住居民远多于当今,该桥应为浦溪河上的一座使用率极高十分重要的桥梁。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途径此桥饱览黄岳之秀美,有多少莘莘学子从此走出大山志走四方,又有多少徽州商贾将黄山当地的山珍特产过此桥走向全国。所有这些,均已无法再现当时的繁华景象,仅仅留下这座貌似耄耋老人的古桥,印证和记载着那段曾经辉煌的岁月。
    古桥现状
    鉴于登山道路已改道多年,该桥长期闲置不用,遂乏于维修,无人问津。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和保护,致使杂草丛生目前该桥岌岌可危。每年雨季到来,源自黄北麓的大量溪水都会汇集到浦溪河再途径此桥汇入太平湖。如不及时保护和修缮,此桥还能在浦溪河上坚持多久不倒,很难预测。
    保护修缮
    近几年,该桥终于划归“黄山于志学艺术园”负责管护,这座历经300多年的古桥才又真正地得到了细致的“精心照料”,艺术园经常派人巡视,严密监护该桥的状况。为了防范于未然,艺术园计划投入资金,请当地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古建筑专家对该桥进行一次彻底的综合“会诊”,拿出一个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来,有针对性地对古桥进行保护、加固。同时,艺术园将该桥列为园区内的清代禅师古墓、古庙宇遗址三大重点保护项目中最重点保护的对象。据了解,黄山于志学艺术园正在积极准备将该座古桥申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这三个历史文化遗迹开辟为供游客参观的精品景点。

【故事传说】桥名的由来

绿盗桥

    其由来在当地民间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相传该桥始建于明朝末年。时河东岸下游不远处山中有座古刹,寺中聚集着一伙绿林好汉。这些好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好生了得,方圆数百里财主闻风丧胆。这河上原本无桥,好汉们为方便自己和当地乡民出入,某日星夜去徽州府劫得一家财主家银子回来张罗造了这座桥。事后,这家财主将被劫一事告之官府,官府查明此事便派兵包围进剿。山口一场血战,官兵人多势众,绿林好汉伤亡惨重,幸存者远走他乡,逃命去了。后来官府便称此桥为“绿盗桥”。此桥在旧时是辅村山民出入和自后山登黄山的主要通道,因桥周围古木森森,不见天日,故又称此桥为“绿道桥”。
    大成和尚盗官银造桥
    相传在此间本无固定桥梁,唯有当地住民为方便出入而搭建的简易木桥。由于黄山北麓的山洪经常将便桥冲垮,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很大风险和诸多不便。明朝末期,浦溪河北岸的山上原有一古刹,名曰葵花庵 ,寺中主持大成和尚乃为得道高僧,很有神通。曾多次目睹独木桥的多次毁建,便下定决心要在河上建一座牢固的石桥。
    有一年,当地为祈福而请来太平县最好的目连戏班,在辅村连唱七天社戏,村民都早早来到戏台前。按当时风俗,目连社戏要唱“两头红”,即头天红日西沉唱到次日旭日东升。因大成和尚在当地德高望重,被村民推选出来作为点燃社火的“火把手”。就在等待点燃火把的短暂时间里,大成和尚趁众人没注意,便使出神通,一步到黄山,两步到岩寺,三步就到了徽州府衙。从府衙府库中取得一大包官银,并在几案上留下字据,表明银两乃是太平葵花庵大成和尚所取,随即又三步回到辅村,将银两放回寺中便回到社戏现场,刚好开始点燃火把,众村民看到大成和尚高举点燃的火把,跟随村中父老共同参与祈求仪式,谁也没有注意到大成和尚的离开。
    大成和尚次日便用此银两张罗当地匠人开工造桥。当地村民兴高采烈,都积极参与。很快就将一座坚固的单孔石拱桥造好了。
    徽州府衙库隶次日天亮盘点府库时发现了字据,随即派捕快赶至太平,太平县衙也很重视此事,立即派人一起赶到辅村,此时大成和尚已外出云游不在寺中。当地居民听说是因大成和尚盗的府衙官银,都出来作证说:当日社戏,和尚为火把手,绝不可能到府衙去盗官银的,定是有人盗银后故意留下字据栽赃诬陷。捕快看到村民都在赞扬和尚的功德,加上众多村民力证,也就弄个“查无实据”回衙交差去了,大成和尚自此也难觅踪迹。
    石桥建好后,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地方便,为了纪念大成和尚的功绩,便将此桥命名为“大成桥”。
    大成和尚访渐江
    相传明末清初江苏江宁摄山寺有僧法号大成,喜诗文,爱书画,好云游于名山大川间。崇祯年间曾自九华经太平到黄山慈光寺访新安画僧渐江和尚。途经辅村时木桥被遇山洪所毁,阻于浦溪河畔不得前行,视有村民冒险涉水而求生计,遂怜生造桥之念。待访渐江归,遂四处奔走化缘得款而造石桥于浦溪河上,当地人为感恩特将此桥以其法号“大成”为名,以资纪念。
    注:
    大成和尚,字笠庵,俗姓龙,生卒年月为1610-1666年,湖南醴陵人。据史料载:“明诸生,及明亡,出家为僧。曾云游湖广皖浙,终老于南京摄山。能诗善文,诗风质朴平淡,清新超脱,令人回味无穷。”流传下的《山居》诗:
    一株两株老松青,松下结个小茅亭。三日五日来一次,肩荷榔栗手持经。
    读经读到山月出,听松听罢天落星。适然抛卷松间卧,梦与松根乞茯苓。
    渐江和尚:宏仁(1610-1664),明末清初安徽黄山慈光寺僧。字无智,号渐江。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人。明诸生。少孤贫,以文墨养母。母逝后亦不婚不仕。明亡,入武夷山为僧。曾游历匡庐、雁荡,归黄山,先后住云谷、慈光二寺。工画山水,初法宋人,后宗倪瓒、黄公望两家。笔墨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县画多以黄山松石为题材。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亦称“新安派”。亦工诗文,有《画偈》一卷,皆绝句。圆寂后,葬黄山支脉天马山披云峰。诸友好种梅数十本于其茎侧,称之为“梅花古衲”。
    以上三则,均为传说,当地并无史志佐证。在浦溪河北岸的向阳山坡上,的确有古寺遗址。今在“黄山于志学艺术园”的用地范围内。在此地出土有墓碑一块,虽已残缺,但上镌刻字迹依旧可以清晰显现。据墓碑碑文来看,是一法号为 石的僧人,在康熙五十八年十月携其弟子法号“不昧”和法号“赐进”为其师祖本空和尚、师傅妙慧禅师、师兄静悟禅师所立。
    据此足可推断此地史上确有禅林古刹存在过,何时因何被毁已无史志可查,看来当地流传的大成和尚盗官银造桥的传说应非空穴来风,那段三步到徽州府衙的故事,应属神话演义,讹传所致,更无史料相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0 00:00 , Processed in 0.5946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