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歙县】槐塘双坊——大宋丞相、大明贤儒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4

帖子

7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5:26: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槐塘村位于棠樾村北,是一处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所在。村里景物星罗棋布,曲径通幽。槐塘双坊是第六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的一处名字,实指槐塘村的两座牌坊,分别为村东南入口的状元坊和村东北的龙兴独对坊。

    状元坊。始建于南年间,以后历朝皆修,现存石坊是明弘治年重建。由于“圣旨”牌是用红色沙砾岩制成,又称“红牌楼”。坊四柱三间三楼,卷草式纹头脊,中有宝顶。龙凤板上刻“丞相”,额枋有“状元坊”三字,其左间题有“亚卿”,右有“学士”。此坊是旌表槐塘村程氏家族的一座功名坊,旌表的是丞相程元凤和其弟程元岳及其从侄宋景定二年辛酉科状元程杨祖和其侄程念祖,为四人共立一坊。     

    明间龙凤匾题:丞相,指南宋理宗时,槐塘人程元凤(1200--1269)官至右丞相之职。上定盘枋施栌斗四攒。托仿木斗栱屋架瓦檐。

    明间字板题:状元坊。指程元凤侄扬祖为廷对御赐状元。因为程扬祖的状元并非通过完全的科考渠道获得,仅仅是御赐状元,大概相当于荣誉职位;故字板上“状”字少了右上角的一点。

    亚卿指程元凤弟元岳官工部侍郎,称为亚卿。

    程元凤侄念祖官至秘阁学士,牌坊的次间字板上刻下“学士”二字。

    丞相状元坊为四柱三间楼阁式牌坊,卷草式纹头脊,中有宝顶,宽约8.4米,高9.1米。

    柱下用片石护峙,屋檐为悬山式样,正脊两侧采用鳌鱼尾。

    北立面形制几乎与正面一样,略显晦暗,大概是不常经受日晒雨淋的缘故。

    明间“状元坊”是双线的空心正楷书。隐约处尚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痕迹。

   “丞相”竖额,位于最显眼的部位。
   屋檐上鳌鱼脊,中心宝顶。两边斜栱。

  学士字板。

    亚卿字板。

     丞相状元坊全景。

    龙兴独对坊位于槐塘村明初贤儒唐仲实故宅前,故宅现已成为一座起伏的山坡。坊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为纪念元末明初槐塘人唐仲实和朱元璋对话而建。明末进行了大的修复改建,清中期进行了维修,近期又对牌坊四周石基进行了加固维护。

    龙兴独对坊较多地运用了浮雕、圆雕等手法,整个牌坊显得卓尔不凡。雀替刻龙头吐水的图案。下枋侧面圆雕瑞兽,枋上一斗三升,镂空刻卷草花卉,上枋侧面刻丹凤朝阳图案。

    明间浮雕。花枋侧面刻狮子滚绣球图案。字板刻:龙兴独对。上款为:巡抚右副都御史李克嗣、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胡洁,落款:徽州府知府张芹、通判何景章、同知王仲仁、推官杨天茂、歙县知县魏谧同立。

     次间浮雕。  
    斗栱屋檐,最后一跳不施令栱。

    明间上字板记录了元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兵至徽州,向大儒唐仲实等人请教天下之道的内容。
    太祖高皇帝自宣至徽,召故老儒者,访以民事。有儒士唐仲实等来见。高祖问曰:“自丧乱以来,民多失业,望治甚于饥渴,吾深知之。”仲实对曰:“大军克复,民获所归矣!”又问曰:“邓愈筑城,百姓怨否?”对曰:“颇怨。高祖曰:"筑城以卫民,何怨之有!必愈所为迫促,以失人心,命罢之。又问:“尔能博今古,谙成败之迹,若汉高祖、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此数君者,平一天下,其道何如?”仲实对曰:“此数君以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主公英明神武,兼数君之长。驱除祸乱,未尝妄杀;出民膏火,措火衽席之上。开创之功,超于前代。然以今日观之,民虽得所归,而未遂生息。”太祖曰:“此言是也。我积少而费多,取给于民,甚非得已。然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以劳苦,恒思所以休息之,曷尝忘也。”仲实曰:“诚如是,民之生息可以待矣!”太祖曰:“有不便者曷尽言之!”仲实等拜谢。乃赐诸父老布帛,抚慰而去。

    明间二柱外础石上立蹲狮一对。

    尽间柱础上为抱鼓石。

    次间背立面。

    明间下枋经过更换,并在两侧增加立柱支撑。

    次间背面。

    龙兴独对坊背面,较之正面确乎简陋许多。

    五重檐。

    龙兴独对坊背东面西,规模宏大,精美绝伦,集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珍贵的史料价值于一身,是徽州石坊中的杰出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5:13 , Processed in 0.57784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