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文化探寻:马金岭古道——挂在徽州南大门上的天路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09:03: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徽州这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里,白际、五龙山脉高逾千米,绵延数百里,宛如虬龙盘踞南部边界,与浙赣相隔,形成徽州南境的天然屏障。其中部的马金岭位于古徽州正南面,最高峰1137米,自古为徽州“南大门”。
马金岭古道是“徽开古道”(古徽州府至浙江开化)最险要路段,也是这条官道中目前唯一残存、且尚可通行的一段。它北起休宁县汊口乡璜源村,越马金岭,至龙田乡古楼坦村,单程约三十华里,号称“十上十下十横”,宛如一条“天路”连接着徽州与外面的世界。


与马金岭紧挨的“茶籽岭”是205国道的咽喉部位,我曾多次驾车翻越这座徽州“南门”。茶籽岭上可揽云,下瞰群峰,汽车盘旋在高耸入云的山峰褶皱里,临崖而行,不免手心冒汗、小腿发抖。
马金岭上这条“鸟道”的险峻就可想而知了。
徽州古道一般以Z字形沿山坡迂回,而马金岭古道自山底起就沿山坡直接拔高,可谓“攀缘兽蹄鸟迹之道,往往十步而九息”。绵长的坡道蜿蜒至海拔700米的第一座路亭处才稍有缓和。到了这座“五里亭”,标志着已连续登高五里路,体能稍欠者已筋疲力尽,即使我们这几位“高强度型”选手,这2.5公里也耗费近一小时。


徽州古道一般三里一亭,在“地无三尺平”的马金岭,直到这横跨另一山峰的山凹处才有一块平地修建路亭。如今,这座本可供商旅行人歇脚的建筑却早已荡然无存,残存石墙瓦砾上已长满亭亭玉立的毛竹和枯黄的柴草。


路亭不存,大家席地歇息。此为马金岭的下第一层山峰,极目远眺,璜源村粉墙黛瓦、鳞次栉比,远远地静默在山谷中;G3京台高速像一条流动的输送带直接钻进脚下的山体;对面山腰上的205国道仿佛一条米黄的草绳时隐时现在山峰褶皱里,并消失在朦胧的山梁深处。站在这石块铺成的千年古道上,这些跨越时空的人类文明痕迹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在脑海中交替映现。
峰回路转,我们继续前行。


冬日的崇山峻岭凋谢了浪漫山花的点缀,零落了秋叶斑斓的渲染,远去了鸟雀啁啾的喧闹,似乎只有在这万物萧瑟的季节,在这静穆巍峨的大山里,才能烘衬出徽州古道的沧桑,才能品读徽州文化的韵味,才能切身感受徽州先人的坚忍不拔。
此刻,我才得闲仔细观察脚下这条无数先人走过的路。路宽约一米,由就地取材的山麻石砌成,千百年的时光磨砺,光滑的棱角处已裸露出淡黄的底色。自1969年205国道建成后,古道自然淡去了原有的交通功能,慢慢地消融在自然的怀抱里。大部分石板路面已被山土枯叶侵占得仅剩中间一尺多宽的踩踏痕迹,幸有当地村民砍伐清理了道路两边的柴草,才使这条千年古道重回现代人的视野。




相传,马金岭,本名黄土山,唐天宝年间(742-756年),被皇帝赐名“方原山”,更名“马金岭”恐与四十公里外的开化县马金镇有关。马金岭为古时皖浙界岭,是通往衢州的必经之路。山道开凿年代已无从考证,首次铺设石板于南宋乾道年间,由璜源吴氏六世祖、时年七十一岁的吴时敏出资并亲自督建,山道“高则夷之,下则筑之”,从此,天堑变坦途,真正打开了徽州这扇“南大门”。南宋至今已近千年,历代应有四五次大规模修葺,但《徽州志》、《休宁县志》等史书对此并无记载,且因沿途石碑、路亭均已圮毁殆尽,我们无法获得更多史料来还原当年的善举。今天,我们仅能以这种行走的方式来缅怀这些徽州先贤的千古功德,来延续这些徽州文化遗产的生命。


随着古道不断攀高,我们身上淋漓的汗水在山风的裹挟下已消失殆尽。山顶上越来越急、越来越冰的寒风针尖般扎着耳朵、粘着脸颊,并从脖颈的衣缝中灌入体内。先前已湿透的内衣冰凉冰凉地贴在背脊上,我们不由得拉紧衣链,把身体包裹得更加严实。
人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冷酷的自然,植物却以决绝的适者生存法则来接受自然的挑战。


到了海拔800米以上的山脊线,高大的乔木、甚至常绿灌木,都已在千万年的寒风洗礼中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一丛丛落叶灌木。
在这些临风而立的落叶灌木中,总少不了黄山特有的高山杜鹃。每年五月,成片的映山红在这千米绝顶盛情绽放,红似滴血,灿若云霞。惊艳的背后,也许少有人关注它们此刻的坚忍不屈,这些瑟瑟的树枝迎着凌冽寒风,几乎落去所有叶片,仅为孕育枝头上那一支支雀嘴般的芽头,即使被霜雪冻得通红,也顽强地支撑着这份来年盛开的种子。
和南坡喜阳的杜鹃相比,北坡绵延起伏、一望无边的箬叶已完全吞噬了古道。前些年,试图探访这条古道的行走者到了这里,也只能望路兴叹,原道折返。
感谢璜源村村民用砍柴刀恢复了这条绿叶丛中的通道,使我们有机会去触摸这条千年官道的悲壮和苍凉。




这是一段横穿山背的道路,路虽平坦,却因大山北面阴冷潮湿,路面石板已覆上一层尘土和青苔,甚是湿滑。此处山势陡峭,部分路面已塌陷,个别路段已完全毁损,需攀爬方可通过。
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有“万人坑”之称。1949年5月,屯溪解放后,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张义纯及所率保安部队、省政府官员及家属等一万三千多人、民夫三千五百多人经马金岭南逃浙江开化。为阻止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将士追捕,张义纯命人毁坏这段路面。在激烈的战争中,无数兵士、马匹因此葬身山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在这一带采摘箬叶时,还能发现人马尸骨。


青山埋忠骨,绿叶寄哀思。
我们默默地行走着,直至古道最高点、海拔950米的垭口。
垭口的关隘建筑已基本消失,仅剩一截石墙。一米多高,为“关门”遗址。相传,关隘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由篁墩人程沄、程淘、程渝兄弟率乡民修筑,以阻止黄巢起义军侵扰州里。关隘夹持于两峰间,南北山势险要,为休宁古代五寨之一,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代兵家必争。相传,元至正十六年(1356),婺源知州汪同等率兵过马金岭,追击“红巾军”(朱元璋的早期义军),收复休宁县等失地;清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范汝杰部,从浙江折回,过马金岭,入徽州,大战清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休宁出发,越马金岭,入遂安县(今淳安县西部)召开了著名的“茶山会议”;民国二十七年(1938),陈毅在开化县集结江南八省游击队七千余人,分三批走马金岭,至岩寺新四军军部点验集训后奔赴抗日前线……


如今,古关隘远去了金戈铁马,消失了刀光剑影,这截残留的关门遗址静立在马金岭上,以森林为伴,与风雨为伍,仿佛一堵古老的碑墙,默默地承载着徽州“南门”上的历史云烟,倔强地坚守着那些曾经为生存、为自由、为使命而安息在这里的英灵。
马金岭有幸见证了人民解放军活捉张义纯的那一刻,见证了这个标志着徽州历代战事画上休止符的伟大历史时刻。


过了关隘,开始下山。从这里至山脚,古道基本以Z字形迂回而下,路面略宽些,且大部分由徽州传统的青石板铺设,登高强度比北坡略低。古道在修长茂密的杉树林中穿行,路面上横七竖八地倒着遗弃的枯木,部分路段已被山洪冲毁。路边柴草已多年无人清理,幸好不是繁殖力极强的芒草、箬叶、苦竹,否则这段古道也同样消失在大自然的新陈代谢中了。沿途还有四间路亭或山舍,均已圮塌,千年史迹也就这样深深掩埋在这些砖头瓦砾下。
到达“岭脚”,即为高速公路“马金岭隧道”出口。


隧道长3.2公里,与古道起点相接,终点相连,三分钟车程替代了古人三小时的艰难跋涉。
我们今天迈开双腿,用脚去阅读徽州“南大门”上那段辛酸的历史,似乎又在演绎现实中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借着飞速的车轮直奔目标,不在乎沿途的风景;有的靠着双脚,历经崇山峻岭、万水千山,除了目标,还收获了险峰上的无限风光。


(修建高速公路时保留下来的石拱桥)
世事沧桑,人生苦短,回首走过的路,似乎攀登的过程比收获的结果更值得回味。


前去终点古楼坦村的古道因修建公路而不存,我们就此原路返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08:20 , Processed in 1.08626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