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的古道悠悠草木深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9

帖子

8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23:07: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提及古道,不由就想起元代马致远的诗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了常令人潸然泪下。还有就是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泣如诉的曲调也是让人悲伤不已。古道总是和离别连在一起,“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人们出行有多艰难,不难想象。李白入川,就惊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时没有手机,一个人出门离家,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与亲人断了联系。家人不知你到了何处,你也不知家人的状况。人在旅途,再想相见已不知何日。此种别离或许就是永别,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个中滋味是今人绝对体会不到的。
古人离家,出门上道,这个道就是古道。古道,可以叫官道、也可叫驿道。它主要是由官府出资,或由官府牵头筹资所建,是通州达府的通道、是连接州县的一个网络。乡里之间的道路只能称“乡间小路”,且多为土路。有些修建得也比较讲究,但通常是地方的豪绅所为,中国人有了钱多喜欢做善事,修桥铺路最为常见。休宁川湖到白鹳长达几里的石板路,就是民国时期川湖首富倪中和出资修建的。


古徽州的古道有多条。以徽州府为起点,通安庆府有徽安古道、通池州府的有徽池古道、通宁国府的有徽宁古道。通浙江昌化、开化有徽昌古道、徽开古道。通江西浮梁有徽浮古道、通青阳有徽青古道、通泾县有徽泾古道。如以休宁为起点,则有通婺源的休婺古道、通淳安的休淳古道、通遂安龙山街的休龙古道。通上饶的休饶古道。现在穿石田中学而过还有一段石板路,就属休饶古道。
古道成网,亦可称四通八达。不过,限于历史条件,这些古道都是石砌,宽的不过三尺,窄处不过尺余。古代没有开山钻洞的能力,于是遇大山峻岭,道路也只能盘旋而上,有的地方便显得十分惊险,人过,无不心惊胆战。然而,古道穿行于徽州秀丽的山河之中,多有风景绝佳之处,常使人驻足不前而心旷神怡、只觉美不胜收。还有沿途那数不清的路亭,五里、十里必有一亭。这些亭除可供行人歇息、小憩之外,或因处于最好的观景点、或因其自身建筑奇绝的特色,而令人观赏不已。还有亭柱上的那饶有人生哲理的楹联,亦让人玩味。到得亭中,稍事休息便疲惫顿消,精神抖擞再上旅途。古道虽不都为坦途,但为人南来北往、为物资互通交流,提供极大的便利。尤其在徽州,古道每一块石板都印满了徽商沉重的脚印。
时光进入了现代,不仅有了高速、高铁,连村与村之间都通起了公路,古道早已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许多的古道都已被废弃,更多的古道被切割成一段段。处在偏僻路段的古道已被深深的草木所掩埋,踪迹难寻。


在休宁右龙村,一条石板路串联着整个村落。许多石板已破碎不堪,但它却是休浮古道的一段,这段古道长有4公里。在路边立有一碑石,上刻着“徽州古道”四个大字。还有一行小字“皇清乾隆三十八年”,清楚表明这块碑立在此处已有近二百五十年。当年为何要立此碑,我想无非是提醒世人要珍惜它、爱护它。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时至今日,古道虽已无用,有些毁之也自有其缘由。但是尽量对一些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古道进行保护,确也是当务之急。因为它们已成了古迹、成了文化。


2016年重阳,年逾古稀的我在几个年轻朋友的鼓动下,竟爬了一次我县境内高度仅次于六股尖的第二高山——五龙山。五龙山海拔1600多米。我们选择从北坡下的笔太村开始登山。虽说这是三条登山路中最长最难爬的,但是这条路上还保留着一段十几华里长的徽州古道。这条古道起于休宁的龙湾,翻越五龙山到婺源的段辛为止,全长四五十华里,如今只剩下了山上这一段。这是这次登山最吸引我的地方。原本无处不有的徽州古道已越来越罕见,我们非常想去亲身体验一下,感受一番。
下了车就开始爬山了。路边停了好几辆摩托,无疑已有驴友先我们一步。未几,我们便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古道。古道全由青石板铺就,每块石板有尺许宽,二尺来长。虽已过去几百年时光,路面基本还算平整,石板也很少有松动,坍塌的地方很少,走在上面心里很踏实。只是宽窄不一,有的地方宽不过尺许。
古道随山势一直在大山的褶皱间弯来弯去并逐渐爬高。当地人称这十几里路为七十二弯,七十二弯是古道保留最长最完好的。沿途细看,修筑此道确实不易,在古代绝对算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有许多地段因山势陡峭,施工者常要从低处把石块垒成一二米高的石磅,才能铺就那一二尺宽的路面。弯多谷多,山涧就很多。每条山涧都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瀑布流,从高处落下,断断续续,好似一瀑布的链条。白色的瀑布与黝黑的山林形成强烈的反差,煞是好看。只是給筑路者造成了许多麻烦。为给涧水让道,于是古道上便常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石板桥,小巧玲珑、古朴简易。清清的山涧顺着岩石从桥洞穿过,流水叮咚。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沿途还有两座古朴的单孔卷洞桥,算是古道上的大型建筑了。桥墩、卷洞、桥面全是片石垒成。一座名“永安桥”、一座名“长生桥”。除这两座古桥外,古道旁还留有许多古跡,石寨庙、茶口亭、尚书殿、神仙水等不一枚举。每至一处,同行中有知情者,都会给我们讲述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听得我们都入了迷。这条古道是官道,据说官府修建这条官道,承包给建筑商的是一阶三个银元。结果,承包商支付给施工者却是一个银元三阶。若传说属实,这个奸商的心真是太狠毒了。不过,奸商贪了多少,这个账是不难算出来的,只是官府主持发包的官员有没有从里面捞到好处、捞了多少,人们就不太清楚了。


过了七十二弯,终于登上了一处隘口。前面开始下坡,它的下面就是江西一个叫源头的小村,再往下就是段辛。站在隘口往下看,隐约能看到小村的影子。靠右便是五龙山的顶峰,望去已是近在眼前了。在这三岔路口的边上,靠山竟建有一个石砌的卷门洞室。面积约有十平米,里墙正中有一神龛,两边墙脚有石凳。显然,有不少登山者曾在此歇脚,里外地下可见有不少空饮料瓶和食品包装袋。


古道啊古道、徽州古道,你承载了多少功绩,你做出了多少奉献,我们怎能把你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20:54 , Processed in 0.1011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