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造民国徽州教育研学黄金线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3

帖子

6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23:06: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透视民国时期徽州教育的一个视角;展现民国时期徽州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一个样本;把握徽州教育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一个平台。
从第一状元县到徽州府,从陶行知启蒙馆到陶行知纪念馆,从休宁中学到歙县中学,从潈川小学到新安小学,从伊坑小学到隆阜四女中……在这条线上,镌刻着民国时期徽州教育的印记;在这条线上,见证徽州乡贤许承尧、陶行知、胡晋接……一代代人筚路蓝缕努力前行的身影;在这条线上,传承对徽州教育敬畏与尊重的基因;在这条线上,留存徽州文化的密码。
这是一条民国时期徽州教育的跋涉之路,这也是一条徽州教育的传承之路,这还是一条徽州文化的解码之路。
从还古书院到紫阳书院,这里承接历史;从隆阜女中到休宁中学、歙县中学,这里面向未来。承上启下,承前启后,让我们踏着先贤的步伐,汲取他们不竭的动能,开启我们新的里程……


历史的基因:从还古书院到紫阳书院
休宁古城岩。这里曾经是休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还古书院就坐落在这里。走
漫步于紫阳书院遗址,依旧能感受这里的尊严,流淌的教育血液似乎依旧鲜红:高耸的柏树还在守护孔庙,高悬的“明伦堂”匾额依旧在传导崇德向善的理念,就连那破损的石碑都能让人感受这里的厚重。
徽州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地方,自古就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说。其实,教育的基因伴随着士族的南迁浸入徽州的血液,成长为徽州的特质,于是办书院、兴教育成为徽州人的集体责任。北宋景德四年(1007),绩溪龙井村桂枝书院横空出世。至宋末,徽州书院已发展到17所,而除一所为官办外,其余皆属私办。至元代,除设官学外,还以乡里每50户为一社设社学一所,民间的书院和私学也颇兴盛。至明清时期,随着“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徽商雄厚资财的投入,徽州书院、社学等遍及城镇及众多山村。也就在这时,歙县紫阳书院和休宁县还古书院走进了徽州时间。
据史料记载,从南唐到清代,徽州共出过33名状元,其中文状元30名,武状元3名,而休宁成为第一状元县也成为徽州重视教育的一个见证。
先贤的努力:从许承尧到陶行知
厚重的传统为徽州教育植下发展的种子,但传统的厚重也对徽州教育的转型提出了挑战。历史进入民国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对徽州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科举教育走向终结,徽州的新式教育如何破题?
面对挑战,徽州的乡贤通过自己的跋涉,开辟了徽州教育的崭新面貌。
作为末代翰林,歙县唐模村人许承尧(1874-1946)不仅为徽州贡献了《歙事闲谭》,在教育上更是徽州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型的奠基式人物。许承尧认为教育是兴国之本,改变现状的最好办法是兴办学校。他深感提高国民教育素质之重要,积极推行“陶铸国民之教育”理念。他认为,“无本之木必倾,无源之水必涸”,普及教育应“始于蒙、小学”,“师范为尤要”,教育的内容必须吸取中学与西学的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许承尧回乡以歙县古紫阳书院为堂址创办了新安中学堂,并附设师范科、师范传习所,自任监督。次年又办紫阳师范学堂,兼任监督。《歙县志》记载:紫阳师范学堂“已毕业而治小学者,成绩斐然”。两所学校的创办,揭开了徽州近代中等教育的发展序幕。同时,他还在唐模帮助其祖父许恭寿创办了敬宗小学堂、端则女子小学堂。而端则女校的创设,开创了徽州女子入学读书之先河。这四所中小学校“开徽歙新教育的先声”,对徽州乃至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时任安徽巡抚冯煦奏称“皖南学务以皖歙最早,歙县兴学,则自许氏”。
跋涉的身影一个接一个。从还古书院旁边的万安启蒙,到紫阳书院故里成长的“万世师表”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徽州的教育呕心沥血,不仅贡献新的理念,而且亲身实践,成为民国时期徽州教育的开拓者和徽州文化的重要符号。
陶行知先生一生大力推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和乡村教育,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张“教学做合一”,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积极倡议下,1922年设立屯溪隆阜安徽第四女子师范,成为徽州区域社会新女性的成长摇篮。1923年9月,陶行知召集同乡发起成立了南京安徽公学。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晓庄师范,在培养乡村教师的同时把他自己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付诸实践。1931年至1935年间,在陶行知及友人的帮助下,安徽省开展普及教育和抗日救亡工作,陶行知亲自到安庆、定怀、桐城、歙县等地讲学,推行“小先生”制,组织工学团,为配合全面抗战培养抗战建国人才幼苗。1939年7月,陶行知在当时的政治中心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并任校长。
文化的传承:星火之火已然燎原
这是一组群像,在许承尧、陶行知的身后,一大批徽州仁人志士怀揣对故乡的深情,寄望于教育。
1905年,呈坎人罗会坦、罗运松、罗会圭从日本留学回到呈坎,创办了徽州最早一所可以男女同班同学的新制小学——潨川小学,解放后改名为呈坎小学。1907年,歙县西溪南人吴元瑞等在丰南创办私立崇文两等小学堂。1946年,歙县西溪南竦塘村叶姓族人叶光、叶锡纯、叶光植等经商回乡,集资在叶氏宗祠原祠址重修宗祠,将修好后的宗祠前后进辟为学校校舍——郑源小学。
近代徽州教育的倡导者胡晋接先生1902年开始筹备创办、1904年正式开学的绩溪私立思诚两等小学堂为徽州创办最早的学堂之一。1912年初,根据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普及义务教育之纲领,胡晋接先生又在万安创设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开徽州师范教育之先河。它先借歙县问政山麓紫阳书院为校舍,后租休宁率口荷花池民宅当代用校舍。1914年元月,奉省署命改名“安徽省立第二师范”。1914年7月,购得休宁万安古镇新棠吴、任两氏故居为永久性校址,胡晋接任校长,直至1928年。经过胡晋接先生15年的苦心经营,省立二师建设初具规模,成绩卓著,曾得到教育家黄炎培的好评,被誉为“安徽学府”,蜚声国内外。1952年学校更名安徽省休宁中学,并被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而在歙县城东问政山麓,古紫阳书院旧址,1943年歙县中学创立,1962年被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研学的黄金线:从封建科举迈向现代教育
沿着先贤的足迹,从休宁到歙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民国时期徽州教育的路径。
万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但万安还有一个陶行知先生的启蒙之地,陶行知先生就是从万安老街狭窄幽长的皂荚巷里走出去的。
陶行知生于歙县,从小在休宁万安外婆家长大,从7岁到14岁一直拜在当地名师吴尔宽门下,在吴尔宽私塾(蒙童馆)接受启蒙教育。1908年,少年时代的陶行知从万安码头乘船赴杭求学,从此走上寻找教育救国的革命生涯。2012年,休宁县多方筹集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启蒙馆进行全面修缮和布展,讲述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并作为“学陶、思陶、践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免费开放。
从万安到西溪南,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一路播种。陶行知先生曾与潨川小学教员罗运机密切交往,潨川小学按照陶先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思想,增设手工课,强调实践,自然课也增加仪器使用和标本识别的教学内容,陶先生于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之时谱写的《锄头歌》,潨川小学一直教唱到解放前夕。在私立崇文两等小学堂,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的学生吴辅仁在学校里积极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推行“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校长吴政达的胞妹吴佩瑛在崇文小学任教期间,曾多次前往歙县县城聆听方与严有关陶行知教育思想报告,大力推行“小先生制”,并利用业余时间办妇女识字班、民众学校。
位于歙县县城的陶行知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纪念馆展厅分7个时期,展示了陶行知先生光辉的一生,也诠释了陶行知先生成为一个令故乡人民骄傲的徽州文化符号的过程。
而从歙县到休宁,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徽州先贤宏阔的追求与风范。
歙县中学的紫阳书院是朱熹讲学的地方,他在此开创了书院文化。上承历史,许承尧于此创办了新安中学堂和紫阳师范学堂。胡晋接先生也曾借紫阳书院为校舍,从这里走向休宁万安古镇,并先后走出孙起孟、吴象、许根俊、洪德元、许泽永、胡裕树、朱自煊、程道德等一大批名流学者。
“斯文正脉”堂见证着休宁中学一个世纪风雨兼程的历史,巧合的是,“斯文正脉”匾额正是由胡晋接先生在万安还古书院旧址所得。徽州的教育传承着还古书院和紫阳书院的精神内核,从历史走向未来。
在徽州教育发展历程中,民国时期的徽州教育是从封建科举教育迈向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期。这一时期,徽州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中等教育从无到有,并有了相当规模,甚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徽州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为日后徽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这一条路线,从歙县到休宁,从休宁到歙县,沿着先贤的足迹,我们可以透视民国的徽州教育发展,我们可以瞻仰先贤跋涉的努力,而这条线也为我们研学民国时的徽州教育提供了一个样本,展现了一个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8 21:16 , Processed in 0.0743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