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美祁门 | 多彩六都 气度不凡

[复制链接]

45

主题

45

帖子

13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1:50: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小祁门县,大大六都村‘’据悉六都村九品以上的官吏近百人,其中五品以上的高官10余人,这在祁门无村可及,绝无仅有,恐怕在整个古徽州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从祁门县城北行,约十公里,一条小河惊现在眼前,对面村庄,依山临水,三面环山,清澈碧透的河水如玉带环绕,在村前缓缓流淌。这条小河名和溪,这个风光如画的村庄,便是祁山镇的六都村。




六都是个古村,古称善和里,为程姓世居之地。史载东晋时新安太守程元潭28世孙程澐起兵抗击黄巢,其子仲繁佐父征战,屡为前锋,以功授检校户部尚书,镇守祁门浮梁一带,遂挈家迁祁北善和里,后定居江西浮梁锦里,其三子令洭奉母还居善和里。


过桥进村,迎面有座牌坊,上书“世美坊”。此坊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砖砌牌坊,如今是六都村进出的总大门。



仙鹤斋/摄


村中古迹众多,进村处有座“和溪桥”,此桥始建于明弘治7年(1494),清同治元年(1862)倾圮,同治4年重建,为六都村未通公路之前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如今古风依然,小桥流水,情趣盎然。




桥头屹立着宪伯坊,为旌表程昌所建。此坊是祁门县绝无仅有的上等著名牌坊,古朴雄伟,4柱3间3层,外向正中上层镌有“大宪伯”3字,两侧上中两层嵌有镂空浮雕,镌有龙凤花鸟图案,精美无比。


整座牌坊高大雄伟,古朴豪放,是祁门现存的唯一一座大型石坊。古桥古坊紧密相连,未及进村,便让人感受到村子的悠久文化底蕴。




林坚/摄
六都村最多的古迹是祠堂,历史上村中有18座祠堂。如此众多的祠堂汇聚一村,实为少见,人称“祠堂村”,现存还有6座。最著名的祠堂是承恩堂,建于明初,原名永安堂,后因明代穆宗二弟朱玺赐书“承恩”而改名。占地近2亩,6柱5间,栋宇宏伟,石柱雕梁,气势巍峨。原祠内匾额众多,有曾国藩、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国民党元老柏文蔚、于右任等亲书匾额数十块,惜均被毁。


祠前有卵石广场,照壁迎立,拾阶而上,两侧是一对相峙的石狮,气度不凡。石狮昂头少髻,是典型的明代产物,在徽州的石雕中很少见。




悠久,文风昌盛,历代文人墨客辈出,高官显宦不少。尤其是南宋时,村中出了祁门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就是武状元程鸣凤,他被朝廷外派在广东、四川、广西为官,政绩显赫。为表彰其功绩,徽州知府魏克愚专门在祁门县城竖了状元牌坊,显赫一时。


明中叶是六都村的鼎盛时期,村里中进士者有程泰、程宏、程昊、程杲、程昌等5人。其中程昌曾“致仕在家”,徽州知府及祁门士绅皆来拜谒,求政问难,以其一言而定夺,乃至县城至六都的乡道,车水马龙,轿来轿往,好不热闹,“小小祁门县,大大六都村”褒奖之语由此而来。




六都村古时有著名的“和溪十景”,村口有大片水口古树林,夕阳映照下的和溪古桥、宪伯牌坊,更显得古朴沧桑,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建筑,那斑驳的砖墙、精美的徽派“三雕”,让人仿佛走在过去的年代里,悠悠岁月,风情无限。


1、交通

自驾:

各方向自驾至屯溪经杭瑞高速——黄祁高速——S326——X026——六都村




非自驾:

乘各路交通至屯溪,屯溪汽车站转车至祁门后乘坐往六都村方向的班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17:21 , Processed in 0.77922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