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山市研学旅游示范点】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学西递

[复制链接]

79

主题

79

帖子

23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22:38: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8-1-27 17:58 编辑

  千年前,王维喜欢在《田园乐》里寻找一些痴迷于日常的人。“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采菱渡、日头一点点向西斜……依旧是诗与画最巧妙的结合,款式风范一点也没变,而唯一变故是:他把那些活在烟火气里的人弄丢了,一丢,便丢在了那个西递古镇里。


  于是,我们今天去西递,便常常能想起杏树坛边的老渔父,和那桃花源里人家。我能说,一场穿越了前世今生的缘分才刚刚开始吗?

  西递古镇,又称西溪、西川。或许是因为审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以至于“西递”这个词被人们广为传知。

  而我个人也最喜欢“西递”这个名字,原因多在于一个“递”字。递:仿佛一个秘密,被不紧不慢地一层层送来;仿佛一个人,一层层往深里走去。这一层层下去,有年轻人的动感,也有曲径通幽的味道。这样灵动,和古镇很般配。

  而有时候,我也很想知道,前来研学的你们将会如何解读“西递”二字?这不是一种考验,这是一种对美的追问。



  再者看,西递镇,隶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不论你是研学还是采风,想要找到这里,还真得费一点“往最深处”走去的耐心。研学的人们,这对你会是一种挑战吗?还是你觉得乐趣横生?

  而如果你足够痴迷于寻找,也足够痴迷于古镇文化,你会发现,原来古镇里,别有洞天。



  西递古镇坐落在江南小丘陵上,四面环山,镇中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这些,都能过成为研学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这里,黄山松,银杏,红叶桂木都很常见,当然也少不了画眉鸟,相思鸟,白灵鸟的歌声。



  不妨想想,可能你难得见一次青石板铺起来的粗砺小路。绵绵延延的小路可以直通到那一户挨着一户的徽州古镇里去,镇中不过青烟,黄狗,菜园子,却有不可复制的美。

  而眼光往回收,小道上忽尔立起一石拱桥,桥身是“黑瓦白墙”中的“白”,年岁久了,也染了不少这“黑瓦白墙”中的“黑”。桥上立三两个穿红衣绿裤的妇人,看着俗气,却可能是俗世里的妙人,赤诚得很。



  此刻,为了研学来这里的你们是否会按下快门?镜头里,人与天与水自成一幅画。

  古镇染在画上,天空中忽然飘出几片金黄的银杏叶子来,叶子柔美,是一个斯文有才气的女孩。

  桥边是将溢未溢的水,而因了这水,远处山峦倒过来了,白云,人影全都倒过来了。

  此刻,不知道研学的你们是否还记得那遗落了千年的后两句古诗: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银杏叶子我已见过,只是那树下的渔父在那儿?桃花源里何处有人家?

  那么,如果你来研学,就沿着那条石板路一直走,一直走。你总会发现,老渔父正坐在银杏树下看飞鸟,其实呀,他已很多年不再捕鱼了。

  如果你愿意坐下来,和渔父聊聊日常,聊聊那些逝去的岁月,可能你会发现,一粥一饭间,那一户挨着一户的人家,就在遗落了千年的桃花源里。

  银杏树走过了数不清的年头,老渔父就要回家了,村里家家有炊烟。

  愿你找到他们,找到他们,你就找到了研学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9 08:41 , Processed in 0.0809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