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宿旅行:寒冬萧瑟?去徽州来一趟寻墨之旅吧!

[复制链接]

31

主题

30

帖子

9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17:02: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造墨始自西周,徽墨始自唐末,盛于明清。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少有年轻人愿意放下诱惑去学制墨。
在键盘几乎代替手写的时候,舞文弄墨也仅作为一种兴趣爱好而存在着。
而需加水研磨的墨,越来越淡出人们的事业。
制墨的行当正难以为继,制墨的手艺正逐渐失传。
趁现在,去徽州走一趟寻墨之旅吧。

老胡开文墨厂,前身为末老胡开文墨庄,位于安徽歙县,就是上图中那块心形的地方,离江浙沪地区都不甚远,驱车的话也就半天之内的旅程。
徽墨制作十分讲究,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现代的制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锉边、描金、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

清代老胡开文墨庄的牌匾
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

制墨的原料——桐油
【古法炼烟】
炼烟是徽墨制作的第一道关。这一过程收集来的油烟是徽墨制作中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古法炼烟以手工燃烧桐油来收集油烟,成品杂质少、质量高,素有“金不换”之称。但因操作复杂、出品量少,这一工序正逐渐被机械化操作取代。

“古法油烟墨”,以“灯盏碗烟”为主,所用的油烟原料皆采用最原始炼烟法收集。“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烟制墨……”说的即是古法油烟墨的制作过程。

炼烟,桐油燃烧过程中,烟会附着在上面的取烟处

加油取烟的工具

倒扣的碗下是桐油、猪油、生漆的混合,灯芯草燃烧之后的油烟聚集覆盖在碗内。每隔四十分钟,师傅便将碗取下来,用小刷慢慢将薄薄的一层油烟收集起来,每次仅能得数克。
【和料】
是先将胶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和经过一定数量的捶打之后,便制成了圆饼状的初制墨。

墨中添加的牛皮胶

墨中添加的骨胶

配料的称重


和料

休息中的活料工人

圆饼状的初制墨
【制作】
将坯料按规格搓拓成浑然无缝隙的墨果,压入墨模成形,成为各种形状,墨面印上精细的装饰图案及文字。

称重,保证墨坯的重量大于标准重量2至3克。

定型

称重用的小秤



模子的制作台

压制成型的墨块
【晾干】
墨成形之后还要晾干,有平放、入灰、扎吊三种方法。平放晾干的初期,墨要不断翻转,使干燥收缩时自然拱翘的墨体自行恢复平整。晾墨环境的温度、湿度要严格控制,风大、阳光直晒、过分干燥都会导致墨内水分析出不均匀,以致产生碎裂纹。另外,温度过大也不好,会使墨出现霉变,影响墨的质量。

正在晾干的墨块

晾干室,上面悬挂的是柱形的墨块
【描金】
墨干燥后,还要将墨面上的款识纹样作描金添彩处理。一般以上金色和银色为主,故名描金。描金层要求光亮、整洁、色层均匀。描金的作用,不仅增加美感,而且有密封作用,使墨保持一定的湿润度。

纯手工制作的古法油烟墨,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而这样一锭墨的整个制作过程至少需要经过一冬一夏才算完成。
欣赏完徽墨的氤氲之旅,可就近选择当地特色民宿下榻——

歙县九月徽州客栈紧邻许国石坊。客栈整体装饰古朴典雅,所用木材大多采自皖南山区拆建的古民居,经过仔细清洗,被用作客栈的天花板和板壁。

客栈融入当地,丝丝入扣的徽文化。

从客栈远眺,灰墙黛瓦,恍惚间还以为穿越了时空。

古色古香的客房,将古典与现代融合。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打箍井12号
寒冬萧瑟,不如趁个周末,携家人到徽州来一趟寻墨之旅吧。赏一门尚未失传的手艺,住一间古朴特色的民宿。萧瑟寒冬,悠悠岁月,终会在一种格调中慢慢逝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4:43 , Processed in 0.0851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