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导的“圆礼”和明训别院·云水谣的“圆理”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4

帖子

19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1:3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是潘金莲》的取景地就在明訓别院·云水谣门前,由此,云水谣也和冯导结下了友谊。



冯导的“圆礼”我们的眼睛是圆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却不是圆的呢?这里,我们对电影的剧情不做讨论,只是说说我认为的“为什么《我不是潘金莲》是圆形画面?”


圆形画幅是不是创新?是创新,也不是创新!说他是创新,是因为在大陆院线上映的电影中,并没有圆形画幅的出现,这不可谓不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说他不是创新,是因电影史上,默片时代有段时间盛行各种形状的遮罩,圆形是非常主要的一种。刘别谦有一部电影,大量运用各种几何形状的遮罩来改变画幅。


那么为什么要用到“礼”字呢?我擅自揣测了一下冯导的用意:在普遍都是长画幅的电影中,给观众一些不一样的,是不是会很有意思?当然,肯定不会如此简单,但是我们就想的简单一点。



圆形画幅的运用,更加的突出人物,同时也能更能表达中国山水中的意境。尤其是在婺源这个有着大量古建筑的地方,中国古建筑中的圆运用更是普遍。


云水谣中的“圆理”中国人提倡以小观大,小中见大,把大自然当中的美景移到房屋中来,使人和自然产生某种空间上的交流。也就是俗称的“借景”。就像下面这张,云水谣的餐厅,开圆窗,通过这个圆窗,把窗外的景物拉到屋内。


房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有了窗户,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使人可以从窗户中间看到窗外的景色,一扇窗户就是一张画。


而这种空间上的交流就需要通过门,窗,走廊,楼台,亭阁等建筑来打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云水谣花好月圆客房,把这种圆运用到了极致,通过圆形拱门,圆形开窗,在加上圆形的背景墙,一段一景,却又相辅相成,做到了秩序美感。


如此,画和景的境界就无穷的增多了,从小空间走入了大空间。 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两张画。




恭喜《我不是潘金莲》获得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贝壳奖

恭喜范冰冰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影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5 04:51 , Processed in 0.0733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