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透过天空之井看人间徽州

[复制链接]

75

主题

75

帖子

22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00:32: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老而常见的天井 |


因花结屋,驻日月于壶中; 临水成村,辟乾坤于洞里。



天井在古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建筑样式,指的是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因面较小,光线较暗,状如深井,故得此名。

凡是在古院老宅中生活过的人们对天井都不陌生,一桌棋,一壶茶,一盏酒,午后的一束阳光,黄昏的一抹细雨,超然于居室之外,傲然于高墙之内,这是现今的高楼大厦、精美别墅和恢宏豪宅都找不到闲趣生活之致啊。







有堂皆设井的徽州 |

有堂皆设井,无窗不雕花。天井虽不是徽州独有之物,但毫不夸张地说,是徽州人把天井的美丽和深邃发挥到了极致。实际上,天井是徽州古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格式,与马头墙等成为徽派民居的基本构件,也是徽州人人文思想积淀和审美的主要载体。


徽式民居天井变化多端,布口方位宽窄不一,深浅位置可宽可窄,吞吐光线各有千秋,在正堂和门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造出了一种“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徽州的天井一般由井口、井身、明堂组成,与内室和厅堂在空间上区别开来,井底以石板铺地,并设有排水暗沟。有的大户人家还会再设置几方石几,几处果木,小池盆栽,养鱼放龟,真说得上是别开生面、怡然自得。












徽式天井特色鲜明 |

日本建筑美学家茂大计一郎曾经这样评价徽州天井:“天井和厅堂浑然一体,这种共有空间在西欧、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住宅里都是没有过的。”这种“绝妙的建筑空间”在包括中国其他地方在内的世界建筑范围内都是唯一的,徽州天井有着自己十分鲜明的特色。


徽州天井数量惊人。徽州人有大家庭的传统,大户人家宅屋相连一片,一进一天井,套间组合,环环相扣,有的甚至号称百余个天井,令人叹为观止。


徽州天井以小著称。即便是大户人家,也很少见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天井。内敛的徽州人开着小小的窗子和天井,谨小慎微地做人,却在磨砺中开阔了心胸。


徽州天井筑井观天。站在屋内透过天井仰视,一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静谧油然而生。所谓“在屋顶开个口,给人间一束光”,天井即是天眼。












通天通地天人合一 |

据考证,中国唐朝居室,就有天井一说。而徽州天井正是从中原一带迁徙而来的先民,逐渐将“天井”这一原始概念,在徽州本土上顺乎山区地理进一步挖掘深化而来。


通风采光。徽州地处深山僻壤,为安全保暖考虑民居大都建成高墙深宅无外窗的封闭样式。天井满足了采光需求,同时又带来了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可以说天井就是天然的空调,它使屋内光线相对充足,空气较为流通,起到采光纳气、通风排水、遮阳拔风诸功用。

聚财聚族。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天井此时就成可一个聚宝盆,寓意财源滚滚从天而降。徽州人讲究聚族而居,“民不染他姓”。着子孙繁衍,房子就一进一进地套建,这些鳞次栉比、紧密相连的民居的采光、通风等问题的解决更必须依仗天井这个天窗了。

天人合一。“古人讲天人合一,天井通天通地,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房子要包起来,要安全要保暖,但又要开朗要开阔。天井,井就是泉,泉就是人的命脉。”这是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对徽州天井的精辟解读。晨沐朝霞,夜观星斗,感受四时之气,观察一日之变,“坐井观天”,也许这就是“物我一体、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好诠释吧。













徽州这眼天空的深井是永远也无法读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04:14 , Processed in 0.7154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