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口民宅之清园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1:37: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园”是潜口民宅博物馆的扩展项目,1998年国家文物总局批准立项,历时6年建成,总投资1500万元。该园占地面积约20亩,位于“明园”对面的观音山上,也是采取易地保护的方式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典型清代民宅进行搬迁和集中保护。目前,园内已迁入清代民宅11幢。建筑风格上既有清代典型风格的徽商住宅、官宦邸宅、书香门第,也有普通平民百姓的民宅,另还有古祠堂、古戏台、收租房、古井和精美绝伦的三雕艺术,它和明园遥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成为游人了解明清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徽州民风、民俗的“活专著”。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两园已相继建设完工,24幢各具特色的明、清徽派民居纷纷在潜口紫霞山庄落户。

清园正门





官宦住宅“畊礼堂”,这也是清园内面积最大的一栋民宅。这幢房子的进深和开间差不多,基本是四方形,远看就象一枚方方正正的官印,寓意这是官宦之家。祖辈的确是清朝的四品官员。“畊”同现在的耕,意思是以耕为本,“礼”就是礼仪,合在一起就是要求后代能以耕为本,读书兴业,讲究礼仪,以确保家运长久不衰。”该宅子共有房屋32间,前后有两个天井,二楼有两个跑马楼。这种结构在清代民居中非常少见。








“诚仁堂”也叫“金家大屋”,也是一栋徽商住宅,建于清代1815-1840年间。。房主是一对兄弟。哥哥叫金文台、弟弟叫金北台,两人在上海开当铺发迹后,回到家乡建造了这座建筑面积达700多平方米的大宅子,三进、三个天井组合而成,共有房间20间。这栋徽商住宅,让我们见证了主人财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年徽商的鼎盛。


广场的左边是古戏台,清园中的这座戏台是歙县南乡显村在上海做绸布生意的洪氏家族兴建的,分上下两层,底层主要供戏班子住人和放置行头、道具,上面用来演戏。两边演员进出的门洞设计很特别,左边的门洞设计成花瓶的形状,意喻“平平安安”;右边的门洞则是树叶的形状,意喻“叶落归根”。


洪宅位于古戏台左前方,是一座建于晚清的普通民宅,这座民宅不同于一般民宅,它是清园里唯一一幢三层建筑。

戏台对面的义仁堂为一座祠堂,义仁堂是程氏宗族的一个支祠,是存放祖宗牌位和家族议大事的地方,整个建筑从结构到装修较为严谨朴实,具有厅堂建筑的庄严感,又具有家族融合聚会所要求的亲切感。大门两旁有一对石鼓,门套外面竖有四根方形的茶园石石柱,象征着礼仪廉耻,封建社会认为这是支撑家族精神的四根支柱;四根柱子之间有棂星槅扇门,两侧为八字墙,屋脊顶两端有鳌鱼纹装饰。希望家族英才辈出,光宗耀祖。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香”、“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这些楹联也让人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14:22 , Processed in 0.0783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