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白是来过婺源的,太白镇就在这儿。

[复制链接]

59

主题

59

帖子

17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10:38: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黄山知名导游于2017-6-1210:03编辑

准确地说,李白跟斐文学剑并非弃文从武,而是想学几套剑法防身,抑或也是道教风气使然。他的酒仙诗仙风骨已成,想的仍是以诗文动上听,进而博得一官半职,驷马大车荣归故里。但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其家国身世之叹不时地萦绕在他的心头。

一日,李白又喝过了酒,乘醉舞起剑法,边舞边歌: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候,当年颇惆怅。

这首诗所说的就是自己的远祖李广。李广为汉武帝时的名将,虽有边功,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常闻风丧胆,不敢正面交锋。然而,终李广一生,未得封侯。酒涌心头,百感中来,李白当下就掷剑而卧,不免涕泪唏嘘。鲁夫人见状,慌忙将其搀起,欲拥内房歇息。李白不许,挣扎着扑向酒桌,抱头不语。

“夫君怀才不遇,老守着妻孥也不是事。”鲁夫人像是自语,“还是外出散散心啊,写几首好诗,说不定就遇上贵人了。”

李白这才抬头看看夫人,不免满眼泪光。恰在这时,道友元丹丘来了,他对李白说:“太白,我此来是送信的,浩然兄得了疽病,已卧床不起,极想见你。”

李白大吃一惊,他详细问了浩然病情,已知凶多吉少。乃决定同元丹丘一起去襄阳。他们由运河出长江,遇风乘船,无风陆行,水陆兼程,到达襄阳已是中秋的光景了。

古人常说:人生的最后一面和养儿能否送老?这都是命中注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李白和元丹丘赶到鹿门山庄时,盛唐杰出的诗人孟浩然已经作古。但是,李白在这里巧遇王昌龄,他也是赶来看望孟浩然的——斯人已去,他们仨也只有备份香纸,到浩然坟头哭了一场!

晚餐,孟夫人治酒相待。元丹丘说:“浩然英年早逝,我等已是哀伤莫名,这酒是无法下咽了。”昌龄也颌首附和。李白却怪怪地笑笑,说:“我是长歌当哭,醉吊浩然兄长。”

“太白贤弟所言极是”,孟夫人也勉强地笑笑说,“浩然要是知道我不以酒待客,他会骂我的;再者,他今年也有五十岁了,不称夭寿了,算是‘白喜’,大家多喝一杯吧……”说完,便用衣袖擦擦眼,红着眼圈给大家斟酒。

夫人这番话解除了大家疑虑,这一道“二仙”便开始喝酒,李白与王昌龄在京都有一面之缘,但未深交。此番相遇,不觉喜出望外。他问昌龄何以至此?昌龄说:他是因事获责,被贬岭南,类同流放。流落襄阳时闻浩然兄作古,便匆匆赶来吊香……李白听到这里,不免叹息,乃举杯说:

“昌龄哦,你长我三岁,也是老哥了,我敬你一杯酒吧——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愿醒啊!”他说话时朝王昌龄举举杯,仰着脖子一饮而尽。自然,王昌龄也喝干这杯酒。

接下来,李白又朝元丹丘敬酒。他嫌这样的喝法不过瘾,又抱起酒坛痛饮一番。饮干一坛酒,他才掷坛于地,大叫一声:“浩然兄,你,你不该丢下我们啊……”一语未了,竟然痛哭失声。

他们在鹿门山庄歇了两夜,第三天一早便与孟夫人作别。元丹丘要回终南山找玉真公主(持盈法师),为了李白的仕途,他还要求玉真公主出力。李白很感动,执手挥泪而别。昌龄无甚大事,李白就邀请同游湘水;又说匡庐之南的歙州婺源今年建县了,县城不算大,但婺水两岸的风景极好,尤其是荷岸商埠码头,吴樯楚舵,南商北客皆云集于此,非常的热闹,这次一定要去婺源看看……听李白说得眉飞色舞,昌龄亦心动,遂答应结伴同游。

李、王游潇湘,取的仍是水路。就李白而言,新婚之际已于发妻许小宛游览了潇湘七泽,因此就少了一份初始的情趣。王昌龄却不然,他生于北地长于北地,初临南国婺源水乡真的被“小桥流水人家”陶醉了!李白理解好友心情,尽可能的满足他的游兴。这期间,客舱对酒之际,古亭放目之时,王昌龄少不了要询问太白的身世,以及皇帝不录用的原由。李白无奈,只好以“本家陇西人”一诗见示。昌龄览诗,已知李白是帝室之胄,唐玄宗因有疑忌而见黜……但是,他是一介小小的贬官,爱莫能助,因而也未点破,乃手书《七绝·巴陵送李十二》相酬,兹录如下:

摇曳巴陵州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就诗而论,后人可以看出,昌龄一度也为太白“醉乱考场”的“风闻”所迷惑,抱怨今上无知人之明,从而使志士空怀“蒹葭”之叹。诗,写得比较隐晦,但李白是懂的,明白朋友良苦的用心,因而也就无话不谈了。

一叶小舟出洞庭,过庐山,进湖口,展现眼前的便是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按王昌龄的想法,想在湖口盘桓一日,看看三国时周瑜的点将台和鞋山胜景。李白却坚持说,应趁着顺风速进婺河,至于湖口景点,返回时再看也不迟。昌龄不便执拗。小舟乘风而行,湖面上也就掀起一道道好看的波浪。其实,李白并非存心难为朋友,而是他知道湖口是片不平静的水域,通常是无风三尺浪,多有航行事故发生。个中缘故说不清,道不明,趁势而过为幸。如果停船,那么就要朝拜各路神祗,非耽搁五七日不可。这种隐忧,李白后来还是告诉了王昌龄。

鄱阳湖的水,清,但婺河流出的水更清,清得有点像乌褐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茶色;因此,它汇入大湖时,很长的一段距离都显得泾渭分明。

艄公说:“现在进入婺河了,是顺风逆水,但水流平缓,这是二位客官的好福气。”“此去荷岸商埠码头,有多远路?”李白偎在艄台上问。

“有两百多里水路,大小有七十二滩”,艄公漫不经意的说,“过滩时水流湍急,如风力不足,船就过不了滩,岸上就有人来背纤——靠河吃河——这是要例外付钱的。”

所谓滩?严格说它就是河洲,是受水流冲击又失于疏浚而自然形成的。举凡河滩处,河水两边流,河水因水道变窄而加大流速,这对帆船航行极为不利。因此,婺河两岸就自然诞生了专业的“拉纤”队伍,俗称“纤夫”。纤夫把船“拉”过滩,就向船主要赏钱,大凡这时候,一般的船主都很大方……

李白笑对艄公说:“这个好办,我们按常例出钱就是了。只是这一路上遇到名山好景,你要停船让我们游历一番;还有更重要的,遇上好的河鲜如鱼虾沙鳖等,你要帮我们买几斤,也好尝尝婺河水产的滋味。”艄公笑笑,点头称是。

傍晚。一艘小鱼舟朝帆船靠拢。舟子大声问:“要河鲜吗?沙鳖大虾黄斑鱼,应有尽可,叫客官尝尝婺源的河鲜吧。”

李白心痒难耐。艄公即叫伙计落篷(帆)减速,小鱼舟就搭着帆船,由艄公看河鲜成色,讨价还价。李白有些不耐烦,经自捉了两只斤把重的沙鳖,又称了两斤河虾和黄斑鱼,算了算,付了鱼价。晚上,帆船就地抛锚过夜。李白和王昌龄平生第一次吃了婺源河鲜,都赞不绝口。

金秋季节,天气稳定,婺河之夜的空气特别好,还有些许甜丝丝的味道。李白和王昌龄喝到几分酒意,睡得也特别香甜。待到晨光熹微时,李白叫醒昌龄,二人小心翼翼的来到前甲板,要观察婺水之晨的风景。

月郎星稀,四野如梦,偶有夜莺鸣叫,玉宇澄清静得出奇。这当儿,一抹霞光从山尖上现出,渐渐地染红了山腰。但见,半山以上红霞缭绕,半山下面则被一层乳白色的迷雾包围着,或浓或淡,或高或低,变幻不定;三五农居,也是或隐或现,令人产生无限联想。仰视间,朝霞越来越红,整个雾层也被染透,一个光怪迷离的人间仙境也就呈现在两位诗人眼前。

霞光映照河面,河面又被染成红褐色,波光潋滟,好看极了……

“啊,太美了!”李白情不自禁叫了一声,脱口吟道:洪都之侧,匡庐之南;有水名婺,色碧如茶……正吟间,伙计送来两杯香茶,让两位诗人评茶赏景。

李白接过茶杯,轻啜一口,笑对昌龄说:“哦,我刚吟了四句,这会没了。兄长可续上。”“贤弟诗才,天下无匹,愚兄唯敬服而已。”王昌龄谦逊地附和着,佯装喝茶,实则构思。“兄长太谦虚了。”李白又喝口茶,真诚地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样的好诗,又是歌颂愚弟先祖的,愚弟真的佩服得很!嗯,世称兄长是‘七绝圣手’,真的当之无愧!”

李白一番半真不假的恭维让昌龄听着很受用,他摇头晃脑,俄而说:“有了,愚兄就续上四句吧:色碧如茶,源自龙山;常饮玉液,寿比南山。就这四句,太白贤弟以为如何?”

李白暗里默涌这道诗,欣喜地说:“好啊,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只是,这样的写法,不知是什么体?”

“管它什么体?”王昌龄喝口茶,笑着说,“能合辙就好,愚兄能与贤弟联句,是平生一大幸事!至于什么体,让后人去评吧……”

“哈哈……”二人一阵大笑。

西南风,顺风。只是风力略小。

朝阳染红了婺河。河面上百舸争流,鸥鸟追逐白帆,河下面鱼翔浅底,历历在目,不远处连绵的群山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无不呈现出一片繁华祥和的景象。李白站在船首,对身边的王昌龄说:“好山好水,我们要是长住于斯多好!”

“固所愿也,恨不能尔。”王昌龄一声轻轻地叹息。
  船过老虎滩,以现有的风力不能通过,溯河而上的帆船少不得接过岸上专业纤夫抛来的纤绳,让他们背纤过流。李白乘座的帆船也概莫能外——人力借助风力,帆船很顺利的通过了滩头流水。大抵南方的河流比较温顺,唯汛期除外。

第三天傍晚,帆船抵达目的地婺源县荷岸商埠码头。这里河面开阔,帆樯林立,吨位较小的木船都抵岸停泊,大船在河心抛锚,由自备的“小划舟”解决岸船交通。荷岸码头占地面积不小,正码头外,两端还辟有小码头,在小码头内侧视线可及处,还载了不少的白莲荷,虽然花季已过,但伸出围墙外的莲蓬子,饱胀成一张张笑脸,在迎接南来北往的弄潮人呢!

汪口:古村落,徽商古埠码头,商人经商水运路线

“如此,称之谓荷岸码头名符其实。”李白大加感慨,喃喃自语。

为着下客栈,李白和王昌龄发生了小小争执。按李白的意思要住“吴氏客栈”,说这里的吴姓都是吴国夫差的后裔,对他们要尊重点。王昌龄却说:吴国后裔与贤弟李姓无关,倒是“王氏客栈”,使愚兄生出如归之感,少不得要委屈贤弟了。李白见王昌龄说得认真,不好和他争执,便一同下榻“王氏客栈”。这客栈规模不小,餐厅以外还辟有歌馆茶舍浴室等娱乐场所。两位诗人晚餐后,不约而同的都提出到歌馆消闲。

“锦江水滑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薜涛。”大凡风景迷人,钟灵毓秀之地,其女子多姣好。这河岸码头的歌女一个个都显得细皮白嫩,水灵灵的。王昌龄感慨地说:“北地胭脂,不及南朝脂粉,信之不虚也。”李白怪怪地看了王昌龄一眼,小声问:“夫子有意了?”王昌龄摇摇头,说:“此时,没这心思。”

李白不吱声了,听那妙龄歌女唱的竟是王昌龄的《出塞》,不由暗自一惊,酸酸地说:“兄长哦,你听到了吧;你的诗名远胜于我。”

王昌龄也是一头雾水,心想幸亏和太白未离半步,否则,为着下客栈之争,还真有点瓜田李下呢。就在太白发酸之际,场内却响起掌声。听那班主说:“各位客官,下面由我家小囡唱李太白的《杨叛儿》,更好听呢!”……场内又响起了掌声。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里沉香火,双烟一气凝紫霞。

小歌女唱得非常投入、感人,自然又博得阵阵掌声和“再唱一曲”的喧哗……

李白和王昌龄各向唱自己诗歌的歌女包了五两银子。班主受宠若惊,硬是追问尊姓大名。二人不得已,只好说了实话。于是,当朝两位大诗人同游婺源的消息不径而走,李、王二人在荷岸码头逗留了两天,看了附近的几个地方,大抵是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村等。在江湾,李白看得特仔细,他对王昌龄说,“此处地形藏龙卧虎,他年必出大人……王昌龄也略懂风水学,当下点头赞许。

按李白的意思,想进县城拜访县令。王昌龄不许,说一介贬官,形同流放,这样的身份怎好出头露面,再者又是人地生疏的……李白想想也是,自己尚未脱白,一介庶民无人引荐怎好惊动县令?不免叹息一声,罢了念头。

但是,荷岸村的百姓没有忘记这两位诗人。他们自发地送来婺河水产品和土特产,还挑了两坛自酿的陈年“婺酒”(这酒据说是当年吴王太子逃难带过来的宫中秘方),委托王、吴二姓族长牵头,为诗人举行盛大的饯行宴会。情也滔滔,酒也滔滔,酒酣耳热之际,他们一再邀诗人在适当的时候再来婺源游山玩水,留下珍贵的诗歌和墨宝。





婺源石城:11月中旬-12月上旬深秋和初冬的风景,晨曦里金色阳光透过山谷的晨雾照耀着村落。

  江岭:秋色红枫尽染,田间地头是油菜苗,来年春天将是万亩梯田油菜花海与云海、雾海的壮观景象。

注:荷岸商埠码头即今婺源县太白镇。

唐开元28年(740)秋季,婺源建县伊始,李白由庐山买舟东下,经湖口入鄱阳湖,溯婺水而上,过七十二滩,抵婺河最大的商埠“荷岸”码头。这里距婺源县城30余公里,太白是否去了县城,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陆路交通闭塞的年代,荷岸码头已呈现出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的盛况,南来北往的弄潮人和各路客商都乐意在这处宁静而美丽的港湾休憩、贸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5 23:56 , Processed in 0.62848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