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庆源村的村落文化之村庄历史与基本格局

[复制链接]

25

主题

25

帖子

7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23:40: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庆源,又名“小桃源”,简称“小源”,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境内,距婺源县城紫阳镇约56公里。古驿道从县城出东门,至李坑、官桥、长径、秋溪、港头、茶坑、梧村,即到庆源。[1]公路由县城前往,经秋口、汪口、江湾、晓起、港口,然后沿段莘河北上,至段莘水库一级站、苦株山,即到庆源。清代邑人王友亮旅居金陵回婺源时所作《婺源道中》诗:“隔坞人家叫午鸡,幽深不让武陵溪。白沙翠羽一双浴,红树画眉无数啼。”可谓是去庆源途中所见景物的形象写照。[2]


庆源村名的由来,雍正七年(1729)《庆源詹氏家谱》(抄本)有记:“盖取大易积善余庆之义而名之焉。”[3]

庆源村头“别有天”古亭,本名永济亭,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光绪六年(1880)重造。[4]此亭粉墙黛瓦,门额上题有“桃源深处”四字。“别有天”古亭内存有匾额铭文,曰:“余里居万山之巅,群峰拱抱,幽谷深渊。东开圆镜之奇,西列方屏之美。土地肥沃,民风敦朴。自唐于兹千二百余载,水不通舟,戎马绝迹,真隐者之居也,别号‘武陵源’。是亭题为‘桃源深处’,追思古人命名之义,乃冀世代相传,秉承先达遗风,永葆武陵景色。”古亭内现留存有古人绝句:“翠园深处淡烟笼,古木森森一径通。流水小桥花细落,行人笑指武陵中。”其联文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

此亭另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亭大门口两侧亦另有联,其联文为:“车马绝喧阗,忆前人三径怡情托迹,不殊陶靖节;鸡犬声相闻,惟此地四民安睹落花,犹似武陵源。”[6]

庆源建村于唐广德年间。据《庆源詹氏宗谱》记载:婺源詹氏之先祖,原系河间人,后迁南阳。东晋大兴年间渡江而南,散处各邑。至隋时,有詹元载者遂定居于婺之庐源,乃婺源詹氏宗族第一代。至唐广德年间,有名詹盛者一支又自庐源迁庆源,这就是庆源詹氏之始。到明代,詹姓在徽州府地区已繁衍成大姓,赫然列于“新安名族”之列。[7]

关于詹元载,清雍正年间《詹氏宗谱·庐坑新屋世系》(亦为抄本)有载:“(河间府詹氏五十一代)公讳初,陈后主永定戊寅十月十八日生。至德癸卯仕陈,为东阳郡赞治。在任有治绩。民歌曰:‘前有沈,后有詹,东阳获二天。’后因郡废,不仕隋。隋大业二年(606),寻幽择胜,至于徽州婺北之庐源,乐其山水秀美,慕黄石公隐居之义,因号‘黄隐’,遂居焉。著有《寒松阁集》。卒葬庐源石井坑桂花树下‘宝剑出匣’形,坤向。唐光化戊午(898)追赐玺、像赞。”

据该家谱记载,五十一代詹初,字元载;五十二代詹飞,字鹏远;五十三代詹伯高,字仲嵩;五十四代詹显,字世荣,别号云烟公。


民间传说,詹氏传至五十四世时,有三兄弟:长兄云岳,仍居庐源(此即所谓“长子不离居”也);二兄云烟(即盛公之父),迁居庆源;小弟云气,迁居浙源。[8]

庆源的始迁祖詹盛,后代尊称“小八公”。雍正七年(1729)《庆源詹氏家谱》记载:“府君讳盛,字宗昌,行小八,唐玄宗开元十年甲子十一月二十日戌时生,人品清高,不慕仕进,身长七尺,魁梧重厚,动止必以礼法自持,未尝谑言妄语。性好读书,陪宾之暇,手不释卷。间有余暇,放情山水,寻幽纪胜,乐而忘归。一日,登高望远,至于庆源,见其宅幽势阻,外隘中宽,不减太行之盘谷、武陵之桃源,乃慨然曰:真隐者之所居也。于是,舍庐故址,于唐广德年间遂谋卜筑而徙居之,因号其地曰小桃源。厥后子孙日以蕃衍,基业富饶,遂世居之。”[9]

根据相关史料(主要是抄本家谱)并结合民间传说,詹盛(小八公)为詹氏宗族五十五世祖,最初随父詹显(云烟公)从庐源迁居段莘养田排泥墩,但盛公懂《易经》,会阴阳八卦,看出段莘之地居人,将出三教九流,后代儿孙会遭遇横祸(有千百年历史的大村庄段莘,1969年因建水库而全部拆迁,彻底结束了段莘的村庄历史,似乎为此说作了注脚)。有一天他站在鸡公尖山顶鸟瞰庆源坞,看出庆源坞是块风水宝地,遂生迁居庆源之意。最初迁居地是庆源入村口东边的山坞(现名“里禾村”),若干年后从“里禾村”迁出至河西一带(现名“屋基里”),又过若干代,逐渐沿河往下移,至现址后才基本稳定下来,可谓是“三易其址”了。而庆源人则将詹姓氏族的祖序舍弃往历的五十四代,把本是五十五世祖的小八公作为一世祖。此后庆源詹氏所有序列、次第均以此计。小八公墓葬大弯山下大睦坞口。[10]

庆源位于南北走向的一条深长山谷中,东边山峰有大弯山、观音合掌、圆镜山,西有西边来龙、山背原、杉树尖、土堆尖。东边的“观音合掌”主峰抱合着“圆镜山”,西边的“天外来龙”主脉下天生一座“玉屏岭”,对庆源村形成东、西夹峙的态势。民国版《婺源县志》载:圆镜山“连峰插天,山半顿起华盖,其圆如镜。”西面(亦可看作南面)的杉树尖海拔787.1米,“峰顶可直望蚺城(婺源县城另一称谓),远近诸村亦历历可数”,且“山有龙岩,祷雨多验。”[11]

鸟瞰整个庆源村的村貌,恰似一艘巨船,静泊在深山峡谷中,船身依“屏”对“镜”,船头船尾是狭窄的隘口,而村中有着1200余年树龄、高达30余米、需三四人才可合抱的古老银杏树,似乎就是这艘“船”的“桅杆”。



从庆源村中央穿村而过的小河,名“桃溪”。小河原从西边山脚通过,被风水先生看出问题——水从“船”边过,那就意味着“船”已在河岸上搁浅了,凶多吉少,对后代儿孙大为不利。破解的唯一办法就是人工改道,让河道从村中央通过,成为一条“破肚河”,这样,河水始终从“船”中央通过,也就是从“船底”流过,“船”就永远不会搁浅,大吉大利。[12]

穿村而过的桃溪,缓缓地弯曲着绕行,颇有八卦图阵的味道。而新、旧民居则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小河两岸。其中尚存有数十栋明清时期典型的徽派古民宅,粉墙黛瓦,马头墙,石库门,水檐天井,砖雕木雕石雕精美,古色古香。


河道两岸均用石块叠砌齐整。沿河每隔一小段就筑有石阶下到溪埠,供村民涤衣洗菜。河东岸有条大路,路面以青石板铺就。旁侧连通大路的小巷,其路面亦用青石板铺砌,过桥走巷,四通八达。沿河而下的石板路上还建有木构凉亭十余座,供行人和村人歇脚、纳凉、聊天、下棋。[13]

穿村而过的桃溪河上建有十九座石桥。大桥小桥均以巨块石板架设,其中最长的石板长10米,宽1.5米,独块过溪。

清溪尽头处,则是庆源村的“水口”。这里现存有四座建于明、清两代的石拱桥。第一座为“福庆桥”(也叫“上庙”),是座廊桥,由里人詹仁偕其弟詹义、詹礼、詹柔、詹正同建,天顺元年(1457)进士、户部福建司主事程广题记。[14]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桥上的双层廊亭已倾圮。第二座为“嘉会桥”(也叫“下庙”),由里人好义者共建,桥上原架有双层廊亭,亭四门的门头上分别题有“半空浮壁”、“翠映银屏”、“空谷传声”、“祥云出岫”等字样。[15]惜此桥廊亭毁于“文革”时火灾,仅剩拱桥。第三座桥为“毓秀桥”,建桥年代不可考,是庆源通往珊厚、湖山的必经之路。第四座桥是“穿鱼桥”,建桥年代亦不可考。但此桥是笔者平生所见过的最奇怪的石拱桥,因为那座桥的构建规模颇为宏大,但做工却很马虎。最奇怪的是,石桥的另一头就是山崖峭壁,根本无路可通![16]


[1]“古驿道路径”部分,依据2009年7月2日庆源村詹秋炎口述,并结合作者少年时在县城求学亲身所走过的村落见闻。

[2]王友亮(1742-1797),字景南,号葑亭,又号东田,婺源漳溪(今思口漳村)人,清代诗人、文学家。

[3]此自然段资料来源:陈爱中《深山桃源庆源村》,载《徽州五千村·婺源县卷》,黄山书社2004年9月第一版。作者亦拍有该谱相片,可以两相参照。

[4]此亭重修和重造年代,见亭内梁柱上的原始文字记录。作者2009年7月3日与詹秋炎实地踏访时手抄。

[5]此自然段中所引用的铭文、绝句和联文,均为作者2009年7月3日与詹秋炎实地踏访时手抄。其铭文和绝句的出处无法考证。

[6]同上。

[7]此段资料来源:刘和惠《读稿本〈畏斋日记〉》。但参照家谱,修改了其中的个别讹误。

[8]此处所谓“浙源”,非今婺源县浙源乡,乃“浙水之源”之谓也,即今之浙源乡“虹瑞湾”、“岭脚”一带。

[9]此段资料来源:抄本《庆源詹氏宗谱》之“迁庆源祖小八府君遗像像赞”(见本文附录一)

[10]此段文字叙述,根据作者2009年7月3日与詹秋炎实地踏访的所见所闻,历史情况主要由詹秋炎介绍,并结合了众多当地村民的“七嘴八舌”,难以一一具陈。

[11]此段为作者2009年7月3日与詹秋炎实地踏访所得,并参考了陈爱中《深山桃源庆源村》。

[12]庆源村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系根据多人口述整理,无法一一具陈。

[13]庆源村貌的描述,是作者作为庆源女婿20多年来的切身感受,比较可靠。作者散文《庆源的暖意》可供参考。

[14]此段史料文字来源:原桥碑刻。

[15]资料来源:陈爱中《深山桃源庆源村》。

[16]关于庆源4座石桥的描述,系作者2009年7月3日与詹秋炎实地踏访的所见所闻。历史情况主要由詹秋炎口述。形成文字时参考了陈爱中《深山桃源庆源村》的部分段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18:33 , Processed in 0.5478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