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庆源,邂逅文货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7

帖子

17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22:02: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11:11 编辑



说起这个村庄,人们会评价:它不是人人都可以待得住的地方。它慢慢地靠近你,摆一副姿态,又带一种尊严。能否走进它,全凭一份心境。你也可以不必真正走近,只人云亦云一句“最美的乡村”就好。

村里人,在寂静的古屋里,未停止过观察。他们观察来人是奇异或平静。之所以观察,是因游客总是过分地赞誉或干脆把这儿当穷街陋巷而不投入感情。村庄的静谧造就了他们的敏感,他们天生就会观察。但他们装作只对天气的阴晴、邮递员自行车上的信件、炭火和炊烟的活力感兴趣。他们知道,外来人的表情,是一种避免沉闷的馈赠,又是一种耗费精气神的诱惑。很多人说,因为缺乏变化和刺激,小村庄人等闲而居。不过这儿不一样,他们阅览宗谱、在外墙上用毛笔写诗、日历上细细密密地写满了快乐或忧伤,诗意的生活帮他们换了一种活法。

这是一个没有过度开发的地方。言语夸张的生意人,说俏皮话的男男女女不足以扰乱它的宁静和文明。村里的人系着围裙、打着麻糍,一手包揽蔬菜野果,一手蒸鱼蒸鸡蒸肉团。女人是家事主要的负责人。她们的袖子一挽,髻发一闩,说着笑着,将沉思和幻想寄在饭甑中的一朵南瓜花苞里。女人也说不清活着的含义,也判断不了外面世界是景气还是不景气,面朝小溪而坐,说对“文货”望尘莫及。打听了一番,原来“货(阳平)”是普通话的“化”。她们的床头没有放一本书籍,衣物箱里没有藏一部手稿,她们自顾待着、自顾地说“文化”,是个什么意思。


没有深沉的眼睛,没有漫长的眼光。悄悄地听一听她们的呢喃自语,才懂她们在想什么。她们在想,没什么文化的我们,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孩子究竟从自己身上继承到了什么精神和抱负。她们不懂文化,可是她们爱、她们尊敬:庆源村,称小源,建村于唐开元年间,是村始祖詹氏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庆源詹氏家谱》里记着这儿的始迁祖。她们为了学习文化,而能做的一些努力,就是简单地叙述一下小村庄的历史,和总结几句入情入理的生活箴言。

这里的风光多么绮丽?这里有很多爱情故事和历史名人?没有。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小村子,有一些货真价实的徽派建筑。不过说起这儿人心中的偶像,流淌的溪水也逡巡着一阵怀旧的杂音。他们的偶像是村口古亭的建亭人,是转述溪边巨大人形青石的传说的老人。

村头隘口有一处“别有天”的古亭,留有“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从1855年到1864年期间,太平军多次路经婺源。当年太平军的一支部队,前锋进入庆源村头隘口,发现这地方山闭涧断,疑此为山谷尽头,于是折回离去。这儿土生土长的人,能感觉到古亭的“魔力”。他们感激从前建造这座亭子的工匠,知道这亭子如何担负起了很多代人的命运。


在庆源村的溪水边,有一块巨大人形青石,传说是女娲造人的遗石。很多年前流传下来的传说,使人们有一种归属感,仿佛离开这块面孔温馨、姿态慈祥的青石,家乡会像异乡一样让人生疏。

与村庄的人相识不久,却像是有很老的情分在了。他们讲到自己奔向城里的超市、电影院和服装店打工,可是他们不够有文化呀。他们陷入过尴尬、使人失望、还错失过爱情。不过能怎么办呢,他们说不管怎么样,要为后生晚辈的文化尽一份力。他们声音庄严,说必须为华夏文明的交递做一分努力。听说每当村里哪家的孩子爱读历史爱好文化,大人就必定每餐饭蒸上几条河鱼,为孩子记性好一点,记得知识多一点。

无论何时,都忘不掉村里人口中的“文货”。他们已经担负了普通农村人的命运,谈文化只能浅尝则止。但他们对于孩子在学习文化上的浓厚兴趣,庆幸不已。



在一个太阳还未升起的清晨,重新打量这个村庄:红鲤鱼在小溪里悠悠地游着,摇摆的节律讲究某种意蕴;鸟儿寻找谷子,在刻着字的门栏上短暂停留。村口走进一对来旅游的年轻男女,男孩搂着身材妖娆的姑娘,脸色不耐烦,好像这地方压根不值得驻留。男孩或是从前一晚的酒醉中刚醒过来,睡眼惺忪地向在长椅上大声朗读的姑娘问路。读书读得入神的姑娘,抬起头来,露出一双明净的眼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6 13:56 , Processed in 0.7881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