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段莘的雨途

[复制链接]

50

主题

50

帖子

15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21:1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11:07 编辑


1、大雨恣意倾诉了一夜,意犹未尽。哗哗的雨声湿透的梦,象一层润透的包装纸,不触也破了,渐渐散开内里的记忆原型,那存积了几十年的不安、忧虑、欢乐和期望一点一点渗出生活的表面。

我们于雨淋漓地宣泄中奔驰在婺源县城通往段莘的路。大巴在被雨涤荡净化的山道上勇往直前。两岸青翠夹路相迎,一汪浊洪如影随形。粉墙黛瓦,精致的马头墙如古朴雅静的女子,不时站在山脚、溪边迎来送往,水尝试着爬上山道与丛林,烟雨点染黛如碧玉的山林,生命的涌动与飞扬,生灵的搏击与冲撞,在风雨中和鸣。生的欢愉与死的阴影,同时噬啃你的心。这是我儿时光阴的底板,所有欢乐与悲伤,都是这块板上的图画、文字与画外音。婺源的乡村,象是我失散多年的孩子,不期然蓦然遭遇,不由得悲喜交集。生出无法扼制的伤感。我的眼睛也象泗水的窗玻璃染上泪意。也许这山这水,有着魔幻的手笔,让你浸淫在一种不切实际的伤感与忧患中。

车内的气氛是热烈的。话筒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说吧,这样的时候,需要言语的引领来驱逐某种情绪的集纠。有人说起一个孩子,在水的诱惑下走向死亡的深谷。这样的故事,带着生与死的恐慌,一直陪伴着我的童年。让我渴望出走,走到一个没有恐慌的地带。走吧,生活需要行走让你邂逅各处景致各类情感。但离家再远,也走不出内心里那份隐隐着痛的不安。每当暴雨,它就从心时的某个角落冒出来,小口小口地噬啃你。譬如此刻。

同行的何婷,诵起《水滴声远》,唯美的文字与沉吟般的诵读象一把梳子,梳理着我愁结的心绪,先是牵扯着心生痛,慢慢愁结梳尽,心血顺畅,一切复归沉静与安逸。原来美丽的文字与声音才是你需要的那味药。生死依旧退回他们自己的角落,与我无涉,我只是那林梢的一袭雨烟,岩边的一尾茅草,路边的一朵小花,水边的一只青虫,自得其乐。

转过一座山,眼下的谷底生出一个小村,被一条溪水推拥在山脚。清新落拓。这就是段莘的五龙源。

2、雨一直下。大雨给五龙源的活动增加了迷离的诗意。


阆山女人,是婺源段莘的一道风景。在未上阆山之前,就听了阆山女人的爱情传说。

阆山因此“母系社会遗风”之说,今日的“母系遗风”是什么,初听便有些不以为然。在这个以男人为主体的社会,女人的名字曾经叫弱者。在农村,女人绝对是弱势群体。这个村子的遗风赖何生存?女人是以什么来支撑整个世界的?



日竿一丈,田垅里一个个女人早已把农活干得热火朝天。辛劳的生活,强悍的性情,依然掩不住女人的琐碎。她们在劳作时,最爱聊的还是男人。这个说:我男人还在挺尸(意在睡觉)。那个说:我家男人正喝着茶呢。更有人骄傲地说:我男人已经咪上了(方言喝上酒了)。养得男人神定气闲,儒雅舒泰,才是她们的骄傲。

阆山的传奇,是耕作的女子与读书的郎。这里的女人是家的脊梁,是男人的衣食父母,男人是她们的思想,是家的精神。对男人,阆山女人是妻子,更是母亲,对他们包容到溺爱。她们的肩背,背负着生活的重担,背负着爱,背负着子子孙孙的未来。她们供养男人衣食住行,是为了仰视男人的思想与文化。因为她们懂得,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才是子孙万代的根基。女人的骠悍与男人的儒雅就是阆山。虽然,阆山的母系遗风,终要敌不过文明的席卷。

我以为,这次女作家们来段莘,是婺源山水对她们的殷切招呼,更是冥冥之中的微妙安排。比如叶广芩老师于晓起,方方老师访裔村。叶老师是闲谈中无意听到“晓起”这个名字,事前既然没起意去关押父亲的“晓起”探访,也不知道父亲的“晓起”就在婺源。方方老师也只知道她的祖宗九江彭泽汪姓从徽州搬迁而来,并不知是裔村。来到段莘之后,方方老师才清楚婺源地处古徽州,是古徽州六县之一,段莘的汪村(裔村)可能就是她们的祖居之地。

这是一座守望的村子。
村里的一栋栋古民居依旧保存完好。远望马头墙一重一重,依次从高到低,散落在青山碧野之中。走进去,你才知道这里的农家曾经是何等富贵与讲究。雕栋画檐,虽然遭遇过破四旧的斧凿,但依旧可见工艺之精美,决非出自粗鄙之手。连住过颐和园的叶广芩老师都赞叹不已,不停地拍摄雕刻中保存完好的各具形态的小老鼠。

村民们过日子很是实在,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菜园里的瓜架也十分扎实整齐,菜园一畦畦,瓜架一行行,开花的开花,挂果的挂果,花姿率真而不招摇,瓜果毛绒绒的粉脸憨态可掬。

陪同的汪校长捧出族谱,方方老师翻找到记载,确认九江彭泽的汪姓果然从这里迁出。方方老师,原来是裔村的女儿。这灵秀的山水渗透过的血脉,很早就播种了文学的种子。

5、

进村前,我就想石佛村一定与佛有渊源,很想探究石佛村与佛结缘何处。下车之后,站在溪河的石桥上,临着一架架瓜藤,目光与吊垂着的瓜果对视,胡芦、黄瓜、南瓜、茄子、辣椒,处处给人生脆清新的感觉,这种自然本真的农家园地,山黛水碧,村子的桃源本色,已经够让人心神摇曳了。石佛之缘已无足轻重。蝼蚁皆有佛性。心净的地方,就是佛生的地方。我放弃了村子与佛的联想,留连于齐整结实的瓜棚瓜架,这些瓜棚都是用树木搭建的,结实高大整齐,我与每一枚瓜果轻声招呼着,它们也或羞怯或大方地向我们微笑。

祭祖活动开始于一堂串堂,串堂是很多农村婚丧嫁娶不可或缺的伴奏。是一切仪式的契子,是好戏的过门。初听可能只是一片热闹,锣鼓喧天,唢呐和声。只有细听,于锣声鼓声唢呐声的配合、快慢、转承起合之中,你才可以听出喜、怒、哀、乐、悲、恐、惊,听出婚丧嫁娶的不同来。一通串堂之后,祭祖的牺牲摆放妥当,村人们由长至幼跪拜完毕,挂披好的道士上台作法。在这通热闹之中,采风的作家记者们,拿出各自的相机手机紧张抓拍。这于城市的繁华,是一碟盐水笋干,是一碗乌米饭。虽不名贵,却值得一品。

观摩完祠堂的祭祖活动,我们依旧沿着石板路欣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路边半截布告吸引了我们,这是一则村子里常用的布告,已经被风雨剥落,红色褪尽,残破不已。但上半截的字还在:鸟鸣轻盈曲,竹奏清平乐,随着段浙线公路的开通——大意看明白了,是禁止砍伐林子的通告。第一次看见农村的布告写得这么文味十足。

漂过五龙源,踏进源头古村,爬上阆山,探听晓起,寻访裔村。雨下个不停,或大或小,一直淅淅沥沥、哗啦哗啦、噼噼啪啪,雨途的诗意在油纸伞上流泻,泼墨抒写山水里的时间与生命。

文学,是打开一个人心灵的钥匙;文学,也是激发一片山水灵性的酵素。段莘结缘文学,五龙源的水,将因为文人的抒写而激扬四方,山村的灵秀,因为文人的写意而流传千古。叶广芩老师的话说,这里是长故事的地方。这里的山灵水秀滋养了笔墨,笔墨的酣畅丰润这里的故事。故事将到处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6 06:16 , Processed in 0.75299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