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云霞港:深山藏有尚书墓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1

帖子

3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1:08: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流传着“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美谈,说的是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至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的五十年间,婺源县龙山的桃溪潘氏连续9人考中进士。潘鉴就是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后任右都御史、兵部尚书。




潘鉴(1482-1544),字希古,婺源孔村人,潘旦从弟。曾历任按察提刑使司佥事、布政司左参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工部左侍郎、升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再起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等职。为人耿直,为官清廉,勤于政事,每赴一任都政绩显著。任工部右侍和左侍郎兼左副都御使期间,奉旨总督湖广川贵诸省采办木材,在偏僻的边远山区进进出出忙碌了8年,心殚国事,不辞辛劳。他亲眼目睹山里百姓采伐木头疲惫不堪,生活贫困,于是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山区百姓的负担。奏章获得朝廷批准,苗族百姓和边关吏胥无不交口称赞。后转兵部尚书,提督两广军务。嘉靖二十三年(1544)九月十一日病逝任上,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襄毅,封正一品。潘鉴公私分明,治家有法,将“四礼”等书作为仪礼规范,要求家人子弟学习履行。著有《潘襄毅公文集》。




潘鉴墓位于中云镇霞港新屋村的枫树山上。据村民回忆,此墓在80年代曾多次被盗,“文革”前,这是一座非常宏伟、保护完整的古墓。主墓由大块的青石砌成,由墓基向上螺旋上升,在顶部还有一个圆形的石球,非常漂亮。墓前,左右成扇形对称立着高大的石翁仲,还有石马、石羊和石龟驮着的神道碑,雕刻工艺精美,所用的都是当地没有的石材——汉白玉。墓前的左右两侧都由20多厘米厚的石板砌成,墓前用平整的石板铺就,在离墓30多米左右,两侧对称立着两根6米多高的巨大石柱。在墓东面两百多米处,还建有高大的石牌坊,威严壮观。




“文革”期间,这座尚书墓受到严重的破坏。石牌坊被砸断,石柱被推倒,翁仲被砸,石板和坟头砖被挖去建了房子。




后来,为了保护残余的文物,村民自发将潘鉴墓前一些挪得动的石雕搬至村中。一直由村民收藏的潘鉴墓志铭,长宽1米见方,厚10余厘米,石材质地坚硬,上下两块用桐油石灰呈书本状密封闭合,外用铜箍扎紧。盖在上面的石碑,用篆书清晰地刻着“襄毅公墓志铭”(襄毅公为潘鉴谥号)六个字,铭文由当时的“资政大夫户部尚书”题写,蝇头小楷铭文清晰完整。




除两块墓志铭外,墓地周边的荒草中一尊倒在地上的汉白玉石马,两只栩栩如生的巨大的驮碑石龟也趴在距墓南面10米的丛林里。在墓东面的灌木丛中,两块倒在地上的石碑和一块刻着凤凰图案的石头,石碑长1.8米,宽1米,一块已断成两截,碑文已无法辨认;另一块完整的石碑上覆盖着落叶,虽历经几个世纪,碑上“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碑文依然历历在目。墓志铭已被县博物馆收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4 15:07 , Processed in 1.0937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