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桃溪的魅影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177

帖子

53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7:11: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09:00 编辑



当潺潺的清泉,一路低吟浅唱,淌入春日的鹅峰山豁口时,坞头的桃花开始飘红了。一脉清流与桃花的相遇,开始了缠绵千年的情话,经年不老的恋情,成就了桃溪的前世今生。桃红柳绿的季节,我一次次沿桃溪溯源而上,入豸峰,走孔村,进坑头,循着水系去寻访桃溪曾经涌动桃花的烈焰,波光漾起的村庄典故,还有飞檐鳞瓦叠起的民俗文化魅影。
在婺源历史文化的河流中,十八里桃溪绘就了波澜的图景。在1120年前,坑头村的始迁祖潘逢辰,相中了鹅峰山下列峰为屏的山水,从歙州黄墩迁此定村,开始编织一个桃园的梦境,并以地缘为依托,傍着桃溪的清流,血缘向着豸峰、龙山扩展。坑头村位于桃溪的源头,亦称桃溪。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当我第一次徜徉在坑头幽长的深巷时,很难相信落寞冷清的村落,曾有过灿如烟霞的桃园,曾有过千烟之村的繁盛。桃溪的清流,三十六座半桥,古老的民居,在我脑中构建了坑头村落的最初意象。然而,年前因与香港中文大学有一项合作课题,一次次对坑头传统社会进行田野调查,一次次对坑头民俗风化进行抽丝剥茧地阅读时,我不仅找到了坑头“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门庭,在《四库全书》里找到了坑头潘士藻等人的17部著作目录,在村口的废墟里找到了牌楼与节妇坊的残基碎片,而这些,都在时间的上游。
祠堂,是村庄的灵魂。坑头村在千年的时光里,虽然一座座宗祠都成为了废墟,但我依然从“尊德”、“仰贤”、“瑞滋”等宗祠的祠名中,读出了坑头潘氏人家对祖训的尊崇与先贤的膜拜。在坑头村与潘述子、程梅香等长者的访谈中,光宗耀祖的匾额,学童开蒙的场所,载谱的仪式,祭祀的活动,以及龙灯围着祠堂柱打旋的高潮,还交织存留在古稀老人的记忆里。在村人的引领下,面对祠堂的废墟,我不仅感受到了时光的无形力量,人性缺失的阴霾与汹涌,还有一个村庄温暖之后的悲凉。庙宇中的神灵,是依附在村庄土地上的虚无,却在人的敬畏与烟香的缭绕中,遗存在大地之上。坑头民间相传有“六庙一观十三庵”,虽然一次次坍塌,又一次次重建,“六庙一观”也只留有汪帝庙与土地庙了,而传说的“十三庵”实则只有何暮、云居、圣怡、永济等“九庵”,还都是一座座遗址。相对于坑头村人,我只是坑头的一个过客,却从村人的民间信仰中,对接了村人的内心,走进了坑头村庄的深处。汪帝庙座落在村庄的水口,我进出坑头都要经过庙前。汪帝名为汪华,是徽州民间尊崇的偶像,有关坑头与他的渊源,相传历史上黄巢谋反后,曾结义兄弟的汪华要求黄巢不能侵害扰乱乡民。得到应允后,汪帝快马加鞭,在六州以遍插黄荆为记号,以护六州。坑头水口田硬与小船坑口生长的黄荆树,便是汪华插黄荆为记的见证……坑头村汪帝庙的原庙是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建的,在上世纪末原址上重建的庙门口,有一块400多年前“太学生里人潘滋撰并书”的“桃谷汪王庙碑”为证。庙门两侧,标写着“汪威圣德英烈千秋黎民奉境王,帝面红光崇仁万古广众拜真神”的联文,庙内烟香缭绕,供奉着汪帝木雕神像,庙墙上还贴有褪色的“寄世贴”。
在坑头村潘述子家堂前,我与老人聊起汪帝,他有说不完的话题。坑头村祭汪帝,又称“迎十八”,即在汪华的出生日(正月十八)举行祭祀汪帝菩萨活动。在遥远的年月里,祭汪帝期间是坑头村最为热闹的日子,村中要组织三五天进行演戏,家家户户都要邀请邻乡、邻县的亲朋好友,前来做客、看戏……串堂班的鼓声,戏台上抑扬顿挫的徽腔,软绵的黄梅调,以及舞动的水袖都已经远去,我却在清代坑头人潘甫的著作《瓿余录》中,读到的一幅演戏联,想象着演出的情景,上联:何必名都梨园,但令孰可勤,孰可惩孰可激发。一一曲肖真情,略施扮演以登场,也使顽廉懦立;下联:趁此醋歌挑渚,且喜若者生,若者旦若者丑净。人人各呈妙技,倘进秀良而为士,会看霞蔚云蒸。每年正月,《乌金记》、《三结义》、《白玉簪》、《闹天宫》、《白蛇传》、《打金枝》等曲目,经久地吸引着坑头村里村外的目光。
倘若在没有对坑头进行翔实的调查之前,有人与我谈起婺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婺源傩舞》,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话题引向秋口长径与段莘庆源。然而,坑头的“狮傩班”不仅经年在村中“驱邪祈福”,还与婺源历史上的傩舞形成了时空的对接。坑头村的“狮傩庙”虽然坍塌了,但坑头村作为婺源狮傩班主要分布区域,已得到更多人的共识。或许,这些都是我从坑头碎裂的历史缝隙中,在桃溪的深处,追寻与探究到失落的村庄文化符号。
桃溪的水,可以冲走岁月,却冲不走文化积淀的遗存。晴雨勾连的初夏,我陪同香港中文大学的劳格文、卜永坚教授,再次溯桃溪而上,在古木的蔽荫下,在古旧的《桃溪潘氏宗谱》上,在古稀老人讲述的语境中,再一次寻访到了桃溪在俗世中的魅影。在桃溪的魅影中,有大地的辽阔,村庄落寞的安静,民间信仰的神秘,以及民俗文化的深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8 05:37 , Processed in 0.0751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